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带秦卫青在基地简单地转了一圈,两人又拎着饭盒去了食堂。

离十一点还有十来分钟,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姜淳于就带着秦卫青提前去排队,这样就不用和大家一起挤着打饭。

主要是基地人太多,拖家带口的也不算少。

但是因为宿舍的问题,所以自己开火的很少,条件不允许,只能吃食堂。

吃饭五分钟,排队半小时。

运气不好,来迟点,说不定饭没打到,上班时间都到了。

一进食堂,姜淳于就发现她们还不是来的最早的。

那些还没安排好工作的家属,还有没有上学的孩子,已经早早来食堂排队打饭了。

几乎排队的人,手里都不止一个饭盒。

有的人,手里拎了个网兜,四五个饭盒叠在一起,一看就是一个人带了一家的饭。

看样子有家属在也是好事,起码吃饭不用排队,有人提前打好直接吃就行。

昨天姜淳于还看见,有的家属是把打好的饭菜送到车间去给工人吃的。

只要不进车间,外面随便找个地方一蹲,几分钟吃完,碗都不用洗,直接扔给家属回去洗。

这样,就能多出最少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多,除非家里在上班的人工作太累,家属因为心疼他才会这么做。

还有的也不是家属带饭,比如整个食堂,穿深蓝色工作服的多,穿浅蓝色工作服的就少。

做领导的,几乎大部分也不用亲自打饭。

像姜淳于这样的高工,以后估计来食堂也少,不然给她配助手做什么。

高工的时间,就不应该浪费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上。

秦卫青是第一次来这么多人的食堂,原本还有些好奇地东张西望。

等到下班的铃声响起,看着蜂拥进食堂的人潮,她才目瞪口呆起来。

这是秦卫青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111基地工人有多少,听说这个基地有三个食堂,而且现在还是刚下班,后面还有大量的人流往里进。

一个食堂,开了十个窗口,每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时间越长,队伍也越长。

这边食堂今天中午吃粉。

姜淳于猜测,大食堂的师傅应该是当地人。她来了三天,已经在食堂吃了四顿粉。

姜淳于还没到吃腻的时候,只是看着几个窗口抬出来的大盆,还是皱起眉头。

吃粉没有米饭馒头压饿,车间里大部分都是体力活,这个粉看着吃的多,但是也饿的快。

不过也没人会拿这说事。

基地给食堂的粮食是有定额的,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粮食不够充足,吃粉的话还能节约点。

起码吃下去的时候是饱的,至于饿的快,那就是没办法的事情。

听说今年还算好,去年刚来的时候为了节约粮食一天只能吃两顿。

晚上那一顿,因为吃完了不用工作,基本都是稀粥,窝窝头也只能一人一个。

很多人晚上回去饿的睡不着,就喝水。

水喝多了,肚子里叮铃咣当响不说,还有一股子泥土味从咽喉处往上冒。

姜淳于和秦卫青因为来的早,各打了一饭盒的粉的,加上足足的料汁,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等她们饭吃到一半,食堂的人越来越多。

姜淳于加快了吃饭速度。

秦卫青本来还在好奇地边吃边看,见姜淳于一饭盒粉已经快吃完了,忙也加快速度。

等到姜淳于放下筷子,秦卫青饭盒里的粉还有一多半没吃完。

向前进拎着几个饭盒,赵荣说着话进了食堂。

一眼就看见和姜淳于坐在一起的秦卫青,他忙用胳膊捣了一下旁边的赵荣:“哎,赵荣,你看姜同志身边的那个姑娘,是不是有点眼熟。”

赵荣瞥了一眼:“嗯,上次我们坐一辆车过来的。”

向前进当然记得秦卫青,他对这个姑娘印象很深。

那次他们火车遇到劫匪,后来事情忙完去找姜淳于的时候,看见这姑娘在哭,他还被这姑娘挠了一脸。

到现在脸上还有淡淡的印记没下去。

当时彪哥就要跳车窗下去找人,被乘警紧紧拽住,差点打起来。

后来还是乘务长说,车马上就要到下一个站台,等到了站台就可以打电话报警,赵德彪才没犯浑。

因为就算那个时候下去也没用,那么远的距离,光靠跑的话也要时间。

还不如等到站点,找个电话先往上报。

后来彪哥下去打电话,上面说这件事不用他们插手,继续去基地。

他们才没有插手,继续坐车来的基地。

向前进对秦卫青的印象太深刻,自己被挠了,有苦说不出,因为对方哭的实在有点惨。

哭的鼻涕泡都冒出来,虽然及时擦掉了,不过还是被向前进看见了。

后来,火车到站,小姑娘跌跌撞撞下车,抱着姜同志的包裹跟着乘警去了休息室,大家就分开了。

没想到,她们还真是熟人。

难怪当初那姑娘哭的,比死了亲爹妈还伤心。

向前进来的算早,排了十几分钟总算打到了饭菜,和赵荣拎着五六个饭盒往办公室走。

向前进其实还是挺想过去和姜淳于说几句话的,不过有赵荣在,赵德彪又等着吃饭,他脚步微顿,就跟着赵荣急匆匆出了食堂的门。

他们也是刚来,虽然很多事情说是军事化管理,但是在这里和部队又不一样。

在部队你面对的是一群兵,严守纪律,是军人职业的应尽义务,也是军人道德的基本要求。

但是在这里,他们面对的大部分是工人,还有其家属。

这些人,用部队上的那一套来约束他们根本不行,得折中。

轻不得,重不得。

所有事情都要从头学起,非常头大。

赵德彪为人义气,敢拼敢杀,就是脾气大容易惹事,不然也不可能在部队升了降,降了又升。

第一天在食堂吃饭,就因为有人插队的问题,差点动了拳头。

因为这件事,赵德彪后来还被军代表踹了两脚,才算消停。

这几天,向前进和赵荣24小时跟着赵德彪,连上茅房都跟着,就怕他脾气一上来压不住,再弄个打架斗殴,到时候难办的是周文雍。

其实这次让赵德彪来基地,就是周文雍的主意。

周文雍是和赵德彪一起经历过生死的兄弟,他实在不放心赵德彪,必须把他看在眼皮子底下才放心。

好在赵德彪也只服周文雍,周文雍怎么说他,哪怕给他两巴掌,他都不带生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