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九层的能量核心发出沉稳的嗡鸣,像巨人平稳的呼吸。江浅的指尖在装置面板上划过,青铜棱镜的金鳞折射出的光斑在符文间游走,将 “周天三百六十度” 的刻度映照得格外清晰。全息投影里,亚马逊盆地的螺旋裂缝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缩,原本幽蓝色的边缘泛起淡淡的金光,像被镶上了圈温暖的光晕。
“收缩速率稳定在每小时 7%。” 江浅对着麦克风轻声说,目光落在裂缝中心的能量旋涡上,那里的旋转速度已经从每秒 12 圈降到 5 圈,“陈教授,你们的陶埙可以换‘羽’调了,舒缓些的旋律有助于抚平残留的时空褶皱。” 通讯器里传来陶埙悠扬的声线,比之前的 “商” 调柔和许多,裂缝边缘的空气不再扭曲,透过能量流能隐约看到雨林里的金刚鹦鹉正停在枝桠上,羽毛的色彩比之前鲜亮了三倍。
陈教授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却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他正坐在祭坛边缘的岩石上,手里的狼毫笔在朱砂碗里蘸了蘸,小心翼翼地修补被能量流冲掉的符咒。“你看那棵望天树。” 老教授对着麦克风说,镜头转向裂缝西侧的巨树,原本逆生长的枝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嫩芽从枯枝里钻出来,绽放出淡绿色的新叶,“楚巫说‘裂合则万物生’,果然没错。刚才检测到树龄从负 30 年变回正 50 年,连年轮都重新长出来了。”
林野的远程监控屏幕上,北极裂缝的修复进度条已经爬过 70%。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橙色工装服的袖口在屏幕上蹭出淡淡的油痕。“冰原上的临时防护网可以撤了!” 他对着麦克风大喊,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点,北极基站的模型里,无人机群拖着银色的材料带缓缓升空,露出下面已经稳定的淡蓝色能量场,“李队长,你们的磁约束网张力可以降到标准值的 60%,过度紧绷会导致能量反射。” 屏幕切换到实时画面时,北极的科考队员正用激光测距仪测量裂缝,原本扩张的边缘已经开始向内卷曲,像朵即将闭合的花。
江浅的目光被装置面板上突然闪烁的符文吸引,那组代表 “时空稳定度” 的符号从黄色变成了绿色。她调出马里亚纳海沟的实时数据,海底基站传来的压力曲线图显示,裂缝周围的海水密度已经恢复正常,之前因时空扭曲而出现的 “海水倒流” 现象彻底消失。“小周,记录深海生物的变化。” 她看着全息投影里的水下机器人画面,群小丑鱼正从裂缝边缘游过,鱼鳞的反光在能量场中形成美丽的光斑,“之前观测到的‘逆进化’现象逆转了,这条鱼的背鳍已经重新长出来,和数据库里的正常标本完全吻合。”
张译的古籍摊在青铜台上,泛黄的纸页间,《楚巫物候考》的插图正在能量流的照射下微微发亮。老教授用镊子夹起片透明的植物标本,那是从亚马逊裂缝边缘采集的叶片,之前因时空紊乱而呈现出的黑白两色,此刻正逐渐恢复成正常的绿色。“‘万物有灵,时空正则万象归位’。” 他对着麦克风缓缓念道,激光笔在标本的叶脉上划出弧线,“你们看这些叶脉的走向,之前是杂乱无章的,现在重新变成了规则的网状,和楚巫记载的‘地脉引叶脉’现象完全一致。”
小周的防水板上,最新的数据表格已经写满了半页。她用红笔在 “时空稳定度” 栏里画了个向上的箭头,数值从之前的 62% 升到 89%。“所有裂缝的残留能量波动都控制在安全阈值内。” 她对着对讲机汇报,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亚马逊的能量旋涡转速稳定在每秒 4.8 圈,北极裂缝的温度回升到 - 12c,马里亚纳海沟的水压差缩小到 0.2 兆帕……” 她突然停下笔,盯着屏幕上的微小波动,“等等,南极裂缝还有 0.3 赫兹的残留共振,需要处理吗?”
江浅立刻转动装置侧面的微调旋钮,青铜棱镜的金鳞随之轻轻颤动。“把五怨器的木牌能量输出提高 2%。” 她看着全息投影里的南极基站,穿红色科考服的队员正将刻着古文字的木牌插入岩石,牌上的纹路在能量流中亮起红光,“楚巫说‘木能克土’,南极的冻土环境适合用木属性的能量收尾。” 通讯器里传来南极的风雪声,夹杂着队员的欢呼,那 0.3 赫兹的共振波逐渐平息,像被风吹散的涟漪。
陈教授的青铜铃铛突然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正站在亚马逊祭坛的中心,手里的铃铛在能量流中轻轻摇晃,声波在空气中形成可见的波纹,将最后一丝混乱能量包裹、化解。“裂缝收缩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了!” 老教授的声音带着哭腔,麻布长袍的下摆沾满了朱砂和泥土,“你们看祭坛周围的草,之前是枯黄的,现在冒出绿芽了!” 镜头转向地面,细小的草叶正从石缝里钻出来,叶片上的露珠在能量流的折射下,映出七色彩虹。
林野突然从监控设备后探出头,橙色工装服的领口沾着块没擦干净的面包屑。“国际空间站发来贺电!” 他举着平板电脑大喊,屏幕上的英文邮件旁边附着张裂缝修复对比图,左侧是扭曲的时空乱流,右侧是已经平复的正常空间,“史密斯博士说这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奇迹’,他们的引力透镜捕捉到了能量流修复时空的瞬间,像在看慢动作的宇宙缝合术!”
江浅的指尖在装置面板上轻轻敲击,青铜棱镜的金鳞突然集体闪烁,像在回应她的动作。她调出全球裂缝的三维模型,十七处曾经狰狞的伤口此刻都裹着淡金色的能量绷带,边缘的时空褶皱被抚平,露出下面逐渐恢复正常的空间。“别高兴得太早。” 她对着麦克风说,声音里带着惯有的冷静,“楚巫典籍里说‘裂易合,痕难消’,我们需要再保持能量输出 48 小时,确保不会出现二次开裂。”
张译的激光笔在古籍上划出警示符号,《钟楼仪轨》的最后一页用朱笔写着 “功成于慎” 四个大字。“芈家后人的手势不能停。” 老教授看着全息投影里的三位女子,她们的指尖仍在能量场中保持着 “镇魂指” 的姿势,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尖凝成晶莹的水珠,“再坚持两个小时,让能量彻底渗透时空肌理,就像给伤口涂药后要按住片刻。”
小周的防水板上,新画的 “能量维持方案” 详细标注了未来 48 小时的输出参数。她用蓝笔圈出每个整点需要重点监测的裂缝,亚马逊和北极被标上了醒目的星号。“恒温箱的温度要保持稳定。” 她对着对讲机补充道,声音里的紧张感渐渐消退,“五怨器的能量输出每六小时校准一次,青铜棱镜的金鳞每天检查一遍,确保没有氧化迹象。”
江浅抬头看向钟楼的穹顶,玻璃天窗外,北斗七星的光芒已经变得柔和,不再像之前那样锐利。她看了眼腕表,距离修复行动开始已经过去 12 消时,装置面板上的所有符文都稳定在绿色状态,像片生机勃勃的森林。“各基站轮换休息。” 她对着麦克风说,声音里终于透出一丝疲惫,“保持通讯畅通,每小时汇报一次情况。记住,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放松警惕。”
陈教授的陶埙声再次响起,这次的旋律格外悠扬,像在诉说着跨越千年的等待。亚马逊的螺旋裂缝已经收缩成道细细的光带,边缘的能量流像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恢复生机的雨林。林野的监控屏幕上,全球裂缝的修复进度条都稳稳地停在 85% 以上,绿色的光芒映在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像映着片希望的田野。
江浅的指尖轻轻拂过青铜棱镜的金鳞,那里的温度已经变得温暖,不再像最初那样冰冷。她知道,真正的胜利还需要等待,但此刻从通讯器里传来的,无论是陈教授的陶埙声,还是林野兴奋的汇报,或是张译沉稳的古籍解读,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消息 —— 时空正在回归它应有的秩序,而他们,这群跨越千年的接力者,正亲手将世界重新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