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此刻颇有一种坟头蹦迪的感觉。
毕竟,她也看见了坟里边那双看自己的眼睛………
若是其他人,恐怕此刻已经吓得求神拜佛了。不过柴米不是很怕,毕竟牛马蛇神早就被打倒了。
什么怪力乱神,远没有人心可怕。
柴米都不怕那些背后算计着自己的人,还怕眼前的东西?
管它是什么东西,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难题是一棍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
那就多来几棍子。
或许是看见了柴米眼里那股子肃杀的气息,坟里头的东西,似乎害怕了,直接冲了出来。
它的速度很快。
不过柴米棍子的速度更快。
一棍子,正中脑门……
只听见嗷的一声惨叫,一个黑不溜秋毛茸茸,有点像大耗子一样的东西,被柴米一棍子打翻在地。
“这啥玩意?”宋秋水对于这种情况还是比较怕的,她躲在柴米身后,小心翼翼的看着眼前的“怪物”。
那“怪物”约莫有个半米来长,扁扁个脑袋,溜尖个鼻子,小耳朵小尾巴,爪子却挺大……有点像大号的老鼠。
毛发却黑一块,白一块,灰一块的,反正奇丑无比……
“獾子吧……”柴米也不是很确定,毕竟獾子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
柴米前世听人说,有人在坟圈子里边,抓住过獾子,也不知道这玩意为啥总爱住坟里边……
按着刚刚柴米的观察,这东西不是偷坟头棺材里的东西去了,毕竟这个年代很多尸体都火化了,不存在腐肉。
上了年头的坟,人也早就烂掉了,只剩下骨头渣子了。
况且,大山里可能对于人类来说,缺少食物,但是对于东西来说,它们能吃的太多了。
动物能吃草,人不行……
所以这些杂食性的动物,也不存在饿得刨坟,啃死人的脚丫子的情况……
所以柴米估摸着这个獾子,应该是拿这个坟头当家了。
怎么形容呢……
鸠占鹊巢。
当然了,墓主人也没说不行……
(墓主人:不好意思各位,老夫已经死一百多年了,全身上下就下牙口还在了,我特么反对我死后有人抢我家……)
“獾子是啥玩意?”宋秋水对于这些东西,那是一点也不知道,她就是觉得这玩意好丑,而且太特么恶心了。
住人坟里边,恶心不恶心?
谁家祖坟让人刨了能开心?哪怕是一只獾子……
而且看这坟头的位置,和上边歪歪斜斜写着一个苏字,应该就是柴米姥爷家的祖坟……没准是柴米的太姥爷呢。
所以,这獾子着实可恶。
“柴米,再给它两棍子,这玩意要咬我……”宋秋水看那獾子,似乎还能动弹,竟然朝着自己咬了过来。
不过下一秒。
獾子就被柴米再次当头一棒!
咔嚓。
棍子切了。
獾子也趴地上一动不动,“倒头就睡”,走的极为安详。
不过柴米怕它没死透,又揍了它两棍子。
随后柴米用棍子扒愣一下獾子,獾子身体根本没啥反应了。
“死了。”
“该死。这玩意大白天装神弄鬼的,太该死了。刚刚没把我吓死,我还以为你太姥爷复活了呢……”宋秋水捂着胸口害怕的说道。
“那不至于,我太姥爷都没了几十年了,即使复活,也就剩下一把骨头架子了。”柴米安慰宋秋水:“没啥怕的,山里的动物多了去了,这又不是laidai,你怕啥?”
laidai就是狼。
柴米姥姥家附近的山里,一定会有狼出没的。
不过狼一般成群结队的出来,没啥特殊情况,他们也怕人的。毕竟人类这种两脚兽,对于laidai来说,特别可怕,特别是十几年前除四害的时候,麻雀蚊子苍蝇老鼠都被除了很多,特别是老鼠都快干绝户了。祸害庄稼的动物,都被人祸害没了?何况专门祸害人的laidai?当年laidai基本被枪毙没了。
(这里就不做赘述,参考狼图腾那本书。辽西也属于东蒙,故而是一样的,也曾经捕杀过狼。)
“那现在咋整?”宋秋水一时半会还有点蒙圈呢。“扛回去,回家吃肉?”
“我的姑奶奶,这玩意这么丑,能吃吗?”柴米一阵头疼的说道:“再说了,这玩意老值钱了。要不咋说可遇不可求呢?而且……”
而且獾子本身也不是什么野生动物保护名单里的动物,不存在法律问题。况且,野生动物保护名单,是1992年发布的,此刻才1990年……
“整家里去,这玩意肉不值钱,但是油特别值钱。咋说呢……”柴米用手比划着:“别的东西论斤卖,这东西的油,论克……”
“啊……论克?那就妥了。”宋秋水立刻两眼放光。
獾子的油,对于烫伤烧伤有特别好的疗效。类似于后世的高分子再生凝胶。
而且本身獾子的习性很特殊,专门找一些阴暗潮湿的地方藏着,白天窝在洞里,晚上才出来觅食,故而十分不好抓。
加上本身柴米家乡这块獾子就比较少,不像长白山那边这东西都泛滥了。
所以,獾子油本身就是有价无市的。
在这个医学科技并不是特别厉害的时代,一旦人烫伤烧伤,全靠自身恢复,其过程缓慢无比。
如果涂上獾子油,皮肤再生速度能提十倍以上。
柴米记得前世的时候,村里曾经有人抓过一只獾子,后来卖了几斤油,瞬间就成了村里赫赫有名的“老三万”。
老三万就是说家里有三万块钱。
当地风俗不同,其他地方有说这个时代的万元户是特别牛的存在。
不过在柴米家乡这边,其实讲究的是“老三万”,老三万才是富裕人家。
这里有很大的地域不同,主要是三万块钱,在这个年代可以盖一栋大四间的bJ平了。
有了这个房子,就相当于后世在汤臣一品有一栋大平层……
无论是儿子娶媳妇,还是老婆出去溜达,都倍有面。
虽说村里好多人盖了新房,不过水准多为一般,多数的时候,还是就地取材的。比如墙壁,并非都是砖头,而多数是石头的,檩木也多是当地的杨柳木和榆树,至于窗户也是杨柳木的。
这种看起来是新房,而且外观也不错。但是实际上使用寿命很短。
可以说是豆腐渣工程的典范……
比如柴米的三叔柴有德盖的那个房子。一根钢筋也没有,导致年头一久,就会漏水,墙壁也折下去。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反正能有钱,自然日子过得好。而能一夜暴富,柴米只听过当年那个卖了獾子油的人。
具体獾子油值多少钱,柴米不清楚。
反正应该挺贵的。
柴米看了看已经死透了的罐子,左右samo一圈,终于找到几根榆树,随后编了几根榆树yaozi。
就是用细的榆树枝条,编成绳子,当地就叫yaozi。可以捆东西。
柴米用榆树yaozi把这只獾子捆上,随后背了起来,就准备下山了。
“啊,这就走了……咱俩刚来呀。”宋秋水有一些意兴阑珊,她是为了玩。
但是柴米怕夜长梦多,这獾子值钱这件事,恐怕村里的都知道。这东西可比兔子,野鸡值钱的多。还是早点放家里,安心一些。
总不能两个人扛着一个四五十斤的獾子爬山吧……
那就不是看风景了,那是脑残……
毕竟,宋秋水也扛不动,柴米一个人扛着,不得累死呀!
“送家去。”柴米说道:“一会儿,你在我姥姥家待会,我先回一趟家。”
“啊……”宋秋水声音都有点变了:“回咱们村呀?”
宋秋水还以为柴米说送到她姥姥家呢……
“你这来接你妈,半道上回去,不太好吧……”
“这是最好的选择了。总不能我招摇过市,扛着獾子去我姥姥家里,到时候这东西对我姥姥姥爷也没用,完事还搞得人尽皆知的。”柴米倒不是担心钱的问题:“到时候一打听,从我姥姥家的老坟这边抓着的,过后不得一群人过来刨坟呀……”
宋秋水听柴米这么说,就理解了。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毕竟,柴米捡到这个獾子凭借的是运气,或者说是“祖宗保佑”,从坟圈子里边就这么碰巧遇到了。
这事确实不能让人知道,特别是柴米姥姥村里的人。万一他们知道了,心生歹念,到处挖坟,就不得安宁了。
“下一步咋整?”
“你去叫刘三出来,别搁我姥姥家里吹牛逼了。让他去村口开车,我去那边等他。”柴米吩咐道。
随后两个人下了山,柴米直奔村口。
宋秋水则去了柴米的姥姥家。
柴米背着獾子,一路上小心翼翼的,到了那辆五菱宏光车子旁边,放下了休息了一会儿,刘三便过来了。
“咋了柴米,要回家?”
“嗯,回家一趟。”柴米没有说干什么,刘三便也没有问。
车子很快启动,不到半个多小时柴米便到家了,柴秀在家里偷摸看小人书呢,柴米把獾子放到家里,随后嘱咐柴秀要好好看家,随后便又和刘三回去了。
午饭吃的热热闹闹。
特别是宋秋水,吃的贼欢。
虽说屋子很小,但是桌子还挺大。主要有挺多宋秋水没吃过的玩意。
胡萝卜炖兔子肉,红蘑炖小野鸡,鸡蛋炒野生木耳,白菜熘小蘑菇干。
都是山里的家常菜。
酒足饭饱之后,到了下午三点多,柴米便张罗着让母亲苏婉回家了。
虽然舅舅一直说着:多住几天,多住几天。
但是实际上没地住。
苏婉住这半个月,娘家的大哥大嫂都去住牛棚了,实在是没办法再住下去了。
好在柴米拿来的东西也比较多,无论是大米白面还是十几条大鱼,二十多斤粉条子,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这些东西,也让本来面色不太理想的大舅妈,喜上眉梢。
况且,柴米除了明着给了三个舅舅一人一百块钱,又偷摸塞给了大舅妈二百块钱。
虽说都是真亲戚,但是绝对不能让那剃头挑子一头热。
要不然,就不太好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送着柴米和苏婉等人出了村子,结果刘三喝酒了……一不留神,扑通一下摔个跟头,门牙干碎了好几颗。
随后众人坐车回去。
柴米本来担心刘三喝酒开车的问题,不过由于刘三把门牙磕掉了,疼的他一直嘶嘶嘶的……
酒劲就过了。
即使没过,精神注意力也提高了。
毕竟,他忙着疼,就没功夫在乎酒劲了。
而且由于苏婉怀里还抱着孩子,刘三车开的不太快,加上柴米大姨总唠叨,千万慢点开,别瞎怔不拉的……
刘三便更上心。
一路无话,除了苏婉有一些担心回家……
苏婉已经半个月没回家了,在娘家呆了半个月,身体也好了,神色也好了很多,还胖了一些。
不过离开家之前,柴米还和车连云干了一仗,而且苏婉也不知道当初借出去的钱的那个问题咋整的,一路上也是忧心忡忡。
车子很快就到了三家村。
刘三先把柴米和苏婉送到家门口,宋秋水也顺带下车了,随后刘三才开车回家。
毕竟从柴米家到刘三的家里,还是有一小段时间的。
刘三走后,宋秋水也直接回家了。
理由就是困的要死……
午睡没有睡,早晨起来的早,又中途爬了一段山路,宋秋水的身体已经吃不消了,随后宋秋水也没多说什么,告别了柴米就要回家。
“这就走了?着啥急?我给你拿点东西。”柴米说着话,从一大堆在姥姥家的时候,大舅和舅妈送的小山货里边拿出来四只兔子,两只野鸡,还有一口袋野生红蘑。
特别是这个红蘑,是个好东西。有价无市,是真.小鸡炖蘑菇的宫廷御用的蘑菇。
说白了,东北有一道名菜,叫小鸡炖蘑菇。但是,只有喀县周边附近的红蘑,才是当年小鸡炖蘑菇里的那个蘑菇。不过后世的时候,由于植被被破坏了,红蘑的产量极低,加上其特殊的生长习性——在紫砂红土为基础的松树跟上才有一点,导致红蘑无法被人工栽植,就再也没有几个人吃过正宗的小鸡炖蘑菇了。
而且就算是这个年代,红蘑也是有价无市的。一两百块一斤很正常……
当然了,柴米的大舅一共就给了柴米也就三五斤,还是攒了两年的蘑菇干,柴米分了一半给了宋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