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快穿:朕当皇帝的新流程 > 第217章 主打仁义的戾太子1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7章 主打仁义的戾太子13

张善的政策,让无数人提前,睁眼看世界。

对于世界的认知,开始在人们的心中萌芽,并逐渐发展壮大。

得到战争的反哺,大汉境内百姓的生活,更是一天一个样。

正如那句话,你的幸福生活,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

“切,只要我大汉的子民,过得幸福就够了,

朕才不关心谁在负重前行,朕的仁慈,只针对我大汉的子民。”

“陛下,孔子曰:兼爱者,天下之达道也。如今那些占领地的子民,亦可算作我大汉的子民啊。”

石德带着儒家官员们,跪在地上向张善请命。

这个活动,已经进行了好几天了。

张善对于这个也算熟悉,人权运动嘛,肚子吃饱了,精神富足了,然后爱心外溢了。

但你们踏马的,才吃饱几天啊,就开始玩这个了?之前出兵的时候,怎么没看你们这么积极呢?

“哦,你们积极参与了,但被赶下车了?”

“噗呲,那没事了。”

张善用关心智障的眼神,盯着石德以及这些脑子坏掉的儒家学生。

“你们应该也曾前往前线,能有如此见解,想必是有些道理的,但能不能回答朕,你们是为什么回来的?”

儒生们与石德对视了一眼,然后说道。

“陛下,自然是因为,贩卖奴隶,非正义之举,抢夺财物,亦非君子所为。”

“噗呲,哈哈”

“陛下何故发笑呢?”

“没事,宫里的猫生了。”

“噗呲,哈哈”

其他官员此时也笑了起来。

“你们又为何发笑?”

儒生们有点红温了。

“我家猫也生了。”

“我家猪生了。”

“唉,我家也是。”

.......

许久之后,热闹结束。

张善也要为这件事做总结了。

只见他死死的盯着石德以及这群儒生。

“你们太学院,熟读圣人典籍,能够如此想,朕甚是欣慰,

既然如此,那就由你们出资,拿出你们俸禄以及家产的一部分,用来帮助各地百姓好了。”

“不是,陛下,这不应该由帝国来做吗?都是为了大汉子民啊。”

“?”张善眼睛一瞪。大声喝道

“大汉子民自然有帝国为其保障,如今生活蒸蒸日上就是明证,难道你觉得,朕亏待了大汉子民吗?”

“不是,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你要为百姓谋求更幸福的生活,朕已经支持了啊,

你们大胆的去做吧,到时候钱款分发不过来的话,‘货郎小店’会帮忙的。”

“.......”

重点是石德这伙人,他们并不想出钱啊,他们只想花帝国的钱,赚自己的名声而已。

“就这么说定了,从即日开始,你们的薪资会相应的扣除一部分,用来为帝国子民谋取福利,

其他人想要加入的,也可以投钱,无论多少国库都会接收,并定期公示款项用途。”

可惜并没有其他人想要加入进来,大多数官员,只是冷冷的看着石德等人,心里更是骂开了。

陛下是个什么性子,现在谁不知道,你们上赶着给他送钱,干嘛还要拉上我们?

现在被惩罚了吧,真是活该!

.......

这些小钱,张善并不在乎,战争得来的利益,以及工坊的产出,才是他最关注的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各种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仅改善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更是将世家大族,埋在土里的金银珠宝,都挖了出来,然后存进“货郎小店”的仓库里。

没有需求,那就创造需求。

长安的商业街上,一声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糖人,卖糖人了,三文钱一串,十文钱三串。”

“皇家学院高材生,抄录的课堂笔记,考取皇家学院的不二之选,快来抢购咯”

“皇帝陛下最新题字的论语,特价大甩卖了。”

“小儿,给我一本”一位新到长安的客商听闻,有关皇帝陛下的书,赶忙拉住孩童商贩。

“好嘞客官,一本10两银子。”

约莫八岁的小商贩,赶忙从包裹里取出一本,塞到客商手里。

“慢,小子,俺们不是外地人。”客商的同伴赶忙上前,拉住客商那按耐不住的手,板着脸对小商贩喝道。

“切”小商贩翻了翻白眼。“诚惠五两。”

“.......隔壁坊的,回来进货的同行。”

“啧啧,就你?”小商贩撇了撇嘴,但还是竖起一根手指:“一两”

“嗯”客商同伴咬牙切齿的同意了,掏出一两银子扔给小商贩,交易结束。

整个砍价过程,将外地客商都看呆,头一回见能够这么砍价的。

“........这是?”

“唉,你是有所不知啊,这陛下题字的论语,确实没错,你说整本都是陛下所写,那也没错。

但这书是印刷的啊,成本也就纸张钱,现在纸张已经跌成什么价,你又不是不知道?”

“嗯”客商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现在纸张跌成什么价了,他过来就是贩卖纸张的。

“像你这么说,那这个价也不合适吧。”

“陛下规定,他题字的论语,建议零售价为一两,我倒是无所谓,毕竟又不是我要买的,但你想不接受陛下的建议?”

被同伴看得浑身不自在的客商,丝毫不敢耽搁,赶忙喊道:“接受,我接受陛下的建议,坚决拥护陛下的所有政策。”

“嗯,其实吧,你也不算亏,虽然这书印刷的有点多,也就长安城里人手一本的程度吧,

但它确实是论语,里面的内容,陛下还贴心的做了注解。

等你家孩子,考皇家学院的时候,还是有点用的。

这可是长安特供版,出了长安城,其他地方的‘货郎小店’,可没有卖的。”

“知道,知道,这次我来长安,就是为了购买特色书籍以及纸张,然后带回去转售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帝国的经济循环之中。

张善将商品划分成了两种,区域特供商品,以及普通商品。

特供商品面向那些有钱的世家大族,以及各地官员。

里面是各地有名望之人,做的书画,文章,乃至许多精美的手工制品。

这些东西货郎小店会收取,然后根据能否找系统兑现,来判断是否售卖,其中不能兑现的商品,就会出现在“货郎特供小店”的货架上。

但“货郎特供小店”毕竟只有少量店铺,这就催生了转手倒卖的业务,无数人开始在各地奔走。

然后货郎小店在这中间,再赚一笔物流钱。

双赢!张善赢两次!

至于普通商品,那就多了,囊括衣食住行的基础物资和商品。

主打的就是一个量大管饱,价格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