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大力空军基地。
歼-20的实战试飞密集进行中。
自李干突防关岛,在安德森空军基地那里来了一次极具侮辱性的低空通场,仿佛给东大空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原来我们也可以飞到关岛去!
空军参谋长刘长银仔细看了01号歼-20带回来的图像情报之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找到李干,直截了当地问,“阿干,开展常态化远程作战训练,以关岛为假想目标,是否可行?”
李干说,“太可行了,寇可往,我亦可往,他们的舰队能跑到我们家门口,我们也可以去他们的二线核心基地拍照片。”
刘长银立即说,“那你要把空中加油训练的规范飞出来,部队现在的空中加油训练开展得很慢,我都急得不行了。”
空油-10服役后,空军就把空中加油训练给开展了起来,加油机服役数量不多,目前只有5架,其中一架常驻在东南沿海。
李干说,“我也想啊,可首长你看,我现在分身无术。”
歼-20的试飞更加重要。
刘长银想了想,说,“你组织把操作规范编写出来,一边搞歼-20的试飞,两者兼顾。”
李干没有犹豫了,无非就是累一些。
他道,“是,我从其他地方调人过来。要搞就一次性都搞好,歼-10、歼-11、歼-20三种战机的空中加油操作规范一起搞。”
刘长银大喜,“这样是最好的。”
第2航空教导旅已经装备了歼-11战机,三个大队里,有一个大队换装了歼-11重型战斗机。
李干抽调了两个四人小组过来,分别带了2架歼-10S和2架歼-11S过来,都是双座的教练型号。
人员和飞机到位之后,李干立即开始组织操作规范的编写。
编写规范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要把空中加油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飞出来,找到最合适的操作办法。
这就是李干担心兼顾不了的原因。
李干制定了飞行计划,从西部又调了一架运油-10过来,采取双机同时展开训练的方式。
空中加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硬管加油,另一种是软管加油。
顾名思义,前者使用的加油管是刚性的硬管,后者使用的是柔性的软管。
就操作难度而言,前者相对简单一些,后者则难度更高。
硬管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加油速度比软管加油快很多,但是,就装置的技术难度来说,后者更加简单。
软管加油的优势在于,一架加油机可以部署两根加油管,同时为两架飞机加油,而硬管加油一次只能为一架飞机进行加油。
美军有一百多架加油机,他们哪怕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空中补油,也能同时为好几十架飞机进行加油。
这种空中加油方式成本非常高。
其他国家采取的是更加便宜、简单、但是操作难度更高的软管加油方式。
东大空军走的路子就是软管加油,毕竟,东大空军当前没有美国空军那么财大气粗。
在空中加油中,加油机、受油机需要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这个时候,两机是非常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
加油管的“菊花”加油口只有脸盆大小,受油管会受到风的影响,持续不断地不规则地摇摆,在高速飞行的情况下,飞行员要把受油管精确地怼进这个菊花里,其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空中加油是公认的世界级高难度高风险飞行动作。
空中加油的战略意义、战术意义太重大了。
歼-10d的最大作战半径是1200公里,如果部署在沪上,勉强够得着冈山市,那里距离东京还有好几百公里。
在起飞后,歼-10d机群先在东海上空进行空中加油,或者返航时在东海上空补充油料,那么就可以把整个日本岛覆盖起来。
甚至,利用加油机在空中部署“加油站”,通过连续不断地空中加油,只要飞行员的身体扛得住,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全球到达作战的。
东大没有海外基地,在这种情况之下,加油机以及空中加油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李干采取老带新的方式,编写操作规范的同时,也对兄弟部队的飞行员进行带训。
东大空军的兵力部署很有特点,最能打的那批部队,这会儿基本上集中在了远东地区。
远东地区虽然收回来了,但是需要同时面对三个国家的压力,美苏日三国,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在那里坐镇。
事实上,现在部署在远东地区的空军部队,就是当年全程参与了反击战以及对安猴常态化空中打击行动的那批部队。
第二精锐的空军部队部署在东部沿海以及西部边境地区,
相对较次的部队则放在了中部地区。
第2航空教导旅淘汰下来的歼-10A,就是移交给了驻防在中部地区的兄弟部队。
他们会把这批歼-10A用得差不多了,留出5年到10年的机体寿命,然后移交给院校,作为院校的教学飞机来使用。
也就是说,李干现在搞空中加油带训,主要是带训驻东南沿海地区的部队。
这几个旅,全部换装了歼-10d和歼-11A,此前他们大量装备的歼-6、歼-7,已经全部退役。
李干同时搞空中加油操作规范编写和歼-20的实战试飞,他的时间已经被利用到极致了。
春末的东南地区,每到下午时分,隔三岔五就会来一场小雨,大多是让路面刚好完全湿润的降水量。
气象部门提交过来的报告显示出,每次的降雨持续2个小时左右,去头去尾,半天时间都飞不了。
每周基本上有三天这样的天气,这么一算下来,一周时间就得浪费1.5天的飞行时间。
这可就太多了。
又一个下雨天,李干特意驾驶歼-10S,和张二标二人起飞查看天气情况,尝试在雨天中飞行训练的可行性。
东大空军经历了多次战争,飞行员们有丰富的多种天气飞行经验。
一句话,难道下雨就不打仗了?
不过,空中加油训练本身就是高难度高风险飞行科目,美国空军有类似的恶劣天气空中加油经验,可是人家不可能把数据给你啊!
什么叫规范?
操作规范属于技术规范,是非常严谨的、有包线的指导性操作办法。
比如在对接加油口的时候,受油机和加油机应该保持多少高度差,受油机应该以多大的速度接近加油口,怎样才能避开加油机的尾部气旋。
全都需要大量的飞行得出数据后,从中界定出操纵动作,部队按照这套规范来编写出训练大纲,如此才是能够在全军普及空中加油训练。
这里面还必须要考虑到天气的影响。
李干明确告诉大家,不是要等好天气进行训练,而是要等坏天气进行训练,好天气多于坏天气,应该珍惜坏天气。
开过飞机的都知道,积雨云才会往下降雨,有时候积雨云的高度很高,万米都有,有时候低至三四千米。
所谓黑云压寨城欲摧,这种积雨云通常高度很低,对飞行员来说,这种天气看着吓人,黑蒙蒙的一片,而且雨点很粗、密度很大。
我们小时候写作文,经常用到一句话,“远处天空飘来一团乌云,不多时,豆大的雨点落下,空中笔直的雨线清晰可见,雨点砸在屋顶的瓦片上噼里啪啦作响……”
这种大雨对空军飞行员来说是很容易克服的。
只要爬升到五六千米高度,在积雨云上面,那就是另一片天空了。
雨线笔直,说明几乎无风,雨点豆子一般大,说明云层低。
飞机最大的不是雨,是风。
我们乘坐飞机时,有时候起降时,明明外面天空大雨磅礴,但飞机照样起降无误,还有时候明明外面艳阳高照,机场广播通知“因为天气影响……所以起飞时间待定……”。
大多数人觉得很奇怪,明明好天气啊,怎么就天气影响了。
其实,什么叫好天气什么叫坏天气,常人眼中的标准和飞行员眼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在看不到的地方,各种侧风、乱流一大堆,这种看不见的杀手,才是最大的威胁。
当年李干乘坐试飞中的运-8,在从985厂前往211厂的途中,在渤海上空,就遭遇了一次微暴流。
这种小型的暴风式骤变天气,天气监测设备几乎无法提前探测到,这种天气就像是一只巨大的无形的大手,猛地拍在飞机上,直接把飞机拍在地上。
而对空中加油来说,别说恶劣天气了,侧风稍大一些,都会导致加油失败,甚至会导致发生相撞事故。
英国空军就曾经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空中加油事故,因为天气突变,受油机的飞行姿态失控,一头就撞在了加油机的尾部油箱,空中爆炸后,两架飞机直接成了火球,机组人员连跳伞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李干要锤炼部队低气象条件下的空中加油能力,也要把各种气象条件下的操作规范飞出来,如此才能尽可能地为部队提供最全面最规范的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