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给站在身后的宫女颂芝一个眼神,颂芝看懂华妃的眼神,便立马走出殿内。
“莞常在的贴身婢女浣碧乃是罪臣之女的后代,而莞常在与她的贴身婢女乃是同父异母的姐妹。
莞常在的这位婢女的母亲不单单是普通的罪臣之女那般简单,还疑似是先帝时期异族余孽的后代。
这甄家不仅包庇并收留罪臣之女,还与其生下一孩子并抱回甄家养。
莞常在不仅知道自己的贴身婢女的身份,还甚至不惜违反宫规也要将其带入宫中。”
华妃冷着脸看着甄嬛,决定先把这个大事曝了出来。
她当时知道这件事也震惊十分,这莞常在一家实在大胆,还想瞒天过海让浣碧入宫。
她为了皇帝的安危着想,绝不能让后宫有一丝危害皇帝的性命的存在。
“华妃娘娘,嫔妾不知您是从哪里得知这一消息,但事实并非如此,您不能随便定论,来污蔑嫔妾。
嫔妾的父亲乃是先帝夸过的忠贞臣子,更是大理寺少卿,向来秉公办事,严律己身,断不会做娘娘口中的那些事情。
浣碧的确对于嫔妾来说是如姐妹一般,只因浣碧从小服侍嫔妾,嫔妾也自然而然把浣碧当成自己的妹妹来对待。”
甄嬛本欲直接把浣碧供出来,让甄府逃过一劫,但又想起父亲那晚对她的叮嘱,还是决定隐瞒一切。
她想着父亲瞒了家里那么多年,自然不会轻易让他人知晓这件事。
而且父亲如今是大理寺少卿,浣碧母亲早已死去,种种证据早就灰飞烟灭,华妃肯定没有任何线索。
所以只要她咬紧牙关,绝不承认浣碧是罪臣之女的后代就行了。
至于浣碧,她倒不担心会不会出卖甄家,毕竟她从父亲口中知道浣碧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让她母亲的牌位进到甄家祠堂里。
若是浣碧供出来了,那甄家全都忘了,她母亲的牌位也就不能进入甄家的祠堂。
所以她想到这,才这么有把握对华妃这般开口,她在赌华妃对浣碧是父亲的女儿这一事情是一知半晓。
华妃听到甄嬛说的那番话便冷笑一声,幸好她早有准备,才不至于让甄嬛有翻身机会。
“本宫竟然不知道莞常在如此口齿伶俐,把黑的都说成白的。
不过,莞常在真的当本宫没有任何人证与物证吗。
颂芝,将人都带进来。”
华妃朝着门外喊了一声,示意让颂芝将找到的人带进殿内。
她虽然做事嚣张跋扈些,却还没有那般愚蠢,虽然成为华妃之后,人飘了些,做事也开始变得毫无顾忌。
华妃虽然有自家哥哥年大将军做靠山,但若是没有一点心眼,早就死在这吃人的皇家了。
自从她孩子被人害死之后,她便不相信任何人,整日跟皇后等其他嫔妃斗来斗去,大多数情况下自己的还十分清醒。
直到皇帝登基之后,华妃感觉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甄嬛那么大的问题,她竟然毫无察觉。
“娘娘,皇后娘娘,这是甄府的嬷嬷莫氏以及丫鬟桂香”
颂芝将人带进来之后,便对自家主子以及皇后介绍她身后之人的来历。
甄嬛见跪在地上的莫氏,眼里闪过一丝慌乱,这莫嬷嬷和桂香怎么会出现在景仁宫里。
她在心里安慰自己,母亲都不知道浣碧的身世,莫嬷嬷还有桂香肯定也不会知道。
“皇后娘娘,华妃娘娘,民妇莫氏是甄府一名嬷嬷,十三年前,我家老爷从府外带回一名两三岁的幼女,取名为何浣碧,并将其放在大小姐身边当贴身丫鬟。
随后老爷让我们下人私底下多加照拂浣碧这个丫鬟,其吃穿用度比大小姐略逊一成即可,另外浣碧每月开销皆由老爷亲自拨款。
民妇在五年前曾不小心偷听到老爷与浣碧说话,才知道浣碧也是老爷的女儿之一。
浣碧是老爷的女儿之一这个消息,甄府里有大约五位下人知晓。
民妇的丈夫是甄府的管事,老爷曾经花了大价钱请了有名的舞师来甄府教导大小姐,说是什么惊鸿舞。”
莫氏跪在地上哆哆嗦嗦才把这段话说完,随后低着头不敢看向上首坐着的各位娘娘们。
年府的人找上门时,说只要把知晓甄府的秘密都说了出来,就可以获得三千两银子。
她在甄府干一年才得十几两银子,而甄府比其他官家还要抠门,逢年过节的赏银也没有多少。
平日里还时不时受到浣碧的挑刺。她们这些下人怨声载道好久了。
所以在年府的人找上门来时,她才决定把自己知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