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白鹭”肆虐了整整两天两夜,呼啸的狂风像发狂的野兽般撕扯着村庄。
宋惜尧蜷缩在窗边,听着雨点砸在玻璃上的噼啪声,心也跟着揪成一团。
萧朔彻夜未眠,带着村民们加固堤坝、转移牲畜,雨靴踩过积水的声音在空荡荡的村巷里回响。
清晨,风终于停了。
宋惜尧推开被泥水糊住的窗,眼前的景象让她倒吸一口冷气:村口的老槐树被连根拔起,横亘在泥泞的小路上;稻田里大片稻穗被拦腰折断,歪斜着浸泡在积水里;就连秋婶家的竹篱笆,也被吹得七零八落。
“别担心,我们能修好。”
萧朔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头发还滴着水,深蓝色的衬衫沾满泥浆。
他伸手擦掉宋惜尧脸颊上的雨水:“秋婶他们已经在清理主干道了,我带几个人去砍断树枝。”
临时搭建的厨房在村西头的晒谷场旁,宋惜尧升起柴火,铁锅很快冒出腾腾热气。
她往锅里倒入姜片和红糖,看着翻滚的汤汁,思绪飘向正在雨中忙碌的萧朔。
萧朔昨天为了帮春桃家固定屋顶,被瓦片划破了手臂,此刻伤口应该还在隐隐作痛吧。
“尧尧姐,我来帮忙!”
小豆子顶着湿漉漉的草帽闯进来,怀里抱着刚砍的干柴:“萧老师说喝完姜汤就有力气干活了!”
当宋惜尧把装满姜汤的保温桶绑在三轮车上时,乌云不知何时已经散去。
阳光穿透云层,在湿漉漉的树叶上折射出细碎的金光。
她踩着泥泞的小路往村口走去,车轮碾过水坑,溅起串串珍珠般的水花。
转过弯,她看见萧朔正挥舞着斧头,劈砍横在路上的树枝。
雨水和汗水混在一起,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滴落,浸透的衬衫紧贴在背上,勾勒出结实的肌肉线条。
几个村民在旁边用麻绳捆绑树干,秋婶拿着喇叭指挥交通,声音依旧中气十足。
“萧老师!喝姜汤啦!”
宋惜尧大声喊道。
萧朔抬头的瞬间,一抹绚丽的色彩突然跃入眼帘。
只见一道完整的彩虹横跨天际,赤橙黄绿青蓝紫,在澄澈的天空中舒展成温柔的弧线。
它的一端落在后山的竹林里,另一端延伸到波光粼粼的稻田上方。
“你们看!彩虹!”
小豆子兴奋地跳起来,手里的姜汤差点洒出来。
萧朔放下斧头,大步走到宋惜尧身边。
他粗糙的手掌带着木屑的触感,轻轻牵住她的手:“你看,风雨后总会有惊喜。”
他的眼睛比彩虹还要明亮,倒映着她泛红的脸颊和发间沾着的草屑。
村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仰头望着天空发出阵阵惊叹。
春桃举起手机拍照,秋婶抹着眼泪说这是吉兆,几个孩子追着彩虹的影子在泥地里奔跑,笑声穿透潮湿的空气。
宋惜尧靠在萧朔肩头,看着彩虹下忙碌的村庄。
被台风摧残的稻田虽然狼藉,但远处新抽的稻芽已经在积水里探出嫩绿的脑袋。
倒下的老槐树旁,几株不知名的野花正顶着水珠顽强绽放。
就连被吹翻的竹篱笆,此刻也在村民们的手中重新立起,编成了更结实的模样。
“还记得我们刚来的时候吗?”
萧朔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笑意:“那时候你连生火都学不会,总被烟熏得直掉眼泪。”
“还不是因为某人笨手笨脚!”
宋惜尧轻轻掐了下他的手臂:“非要帮我劈柴,结果斧头差点砍到脚趾头。”
两人相视而笑,过往的点点滴滴在彩虹的映照下格外清晰。
从最初对乡村生活的手足无措,到如今能熟练地修补农具、喂养牲畜。
从设计图纸上的宏伟蓝图,到亲手种下的每一株稻苗,这片土地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他们最眷恋的家。
夕阳西下时,彩虹渐渐淡去,但村庄里的热火朝天却丝毫未减。
萧朔带着村民继续清理道路,宋惜尧和婶子们熬制草药,给受伤的牲畜敷药。
小豆子举着自制的风车在废墟上奔跑,风叶转动的声音和此起彼伏的劳作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充满希望的乐章。
当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地平线,宋惜尧站在新修好的篱笆前,看着远处闪烁的万家灯火。
萧朔从背后环住她的腰,下巴轻轻蹭着她的发顶:“明天,我们一起去补种稻苗吧。”
宋惜尧点点头,握紧了他的手。
夜空中,几颗星星已经开始闪烁,仿佛在预告着又一个崭新的黎明。
而那场惊心动魄的台风,终将成为记忆里的一道注脚。
唯有彩虹下的誓言与希望,会在岁月的滋养下,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