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云老二一家的传奇故事 > 第476章 去范家吃进士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新阳应着,转身去了徐越的院子。刚进月亮门,就见小余子在院里的晾衣绳上搭衣服,见了他忙笑着喊:“云少爷来了!”

屋里的徐越正坐在窗边看书,听见声音抬头,从打开的窗户看见他来了,放下书迎出来,语气里带着点埋怨:“不是说过两天就来吗?怎么拖了这么久?”他还等着云新阳先来看自己爷奶,他才好去看姑姑呢。

“先去了趟省府。”云新阳说着,跟着他进了屋。

徐越一听“省府”,眼睛立马亮了:“你们去省府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跟你说了你还想跟着去考府学?”云新阳笑着泼他冷水,“不是我打击你,别说府学了,就是鹿鼎书院,你现在去考也没半点戏。明德书院估计肯定能行,可那儿的学费太贵,你爹未必肯让你去。”见徐越耷拉下脸,他又补了句,“不过年前鹿鼎书院还会招一批学生,到时候你提前去试试,考完了咱们一起回,怎么样?”

“真有那么难?连鹿鼎书院都没希望?”徐越瞪圆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来报考的,哪个不是各州府出来的尖子?我虽然没去鹿鼎书院,估计也要十里才取一,你说难不难?”云新阳实话实说。

“那岂不是比中举还难?”徐越的声音都低了些。

“那倒不至于。”云新阳摇摇头,“府学每年还能录三十个,乡试三年才取三十多个举人呢。”

“这么说,我将来中举的希望更渺茫了?”徐越彻底泄了气,瘫坐在椅子上。

云新阳没说没用的安慰话——他知道,与其哄着徐越,不如让他认清现实:每个州隔一年院试一次,就取三十多个秀才;一个省三年乡试一次,也才取三十多个举人。就安青府,秀才想中举,十个人里未必能成一个,就像去年的安青府,整个府也只中了两个举人。

他跟徐越又聊了几句,便起身说:“我还没去见大舅,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徐越起身,陪着云新阳轻步来到了徐大舅的书房。云新阳规规矩矩给大舅见过礼,不等对方开口询问,便主动将自己探望姥姥姥爷来迟的缘由一一说明,语气里带着几分少年人的诚恳。徐大舅素来对云新阳的才学颇有信心,听闻他考取了省府学,脸上只是淡淡颔首,仿佛早在意料之中。令云新阳有些意外的是,以往每次见面,大舅总要考较他几句诗文经义,今日却只问了些日常起居,便温声让他退下了。

转眼几天便过去了,很快到了范丞坤办进士宴的日子。这进士宴要连着办七天,好在云新阳他们被安排在了第一日,若是排得晚些,怕是只能托人送份贺礼,这喜宴就吃不成了。

这天吃过早饭,云新阳和书童新昌一起,仔细收拾了明天要带的行李——叠得整齐的换洗衣物、包裹好的笔墨纸砚和书本,归置进包袱里。捆扎好被褥等一一收拾妥当后,两人便往吴家去,又在吴家耽搁了会儿,才与吴鹏展一道,跟着吴夫子往范家走去。

范家离得不远,不过二里地,几人便没选坐马车。吴夫子身着青绸长衫,带着长随缓步走在前面,偶尔低声交谈几句;云新阳和吴鹏展并肩跟在后面,手里各攥着把折扇,轻轻晃着;两个小书童则落在最后,乖乖的跟着。今日不是逢集的日子,往范家去的人一般走不到这一段,路上静悄悄的,几乎见不到其他行人,他们一行人便这样慢悠悠地走着,倒有几分闲逸。

走着走着,云新阳忽然想起了原先郑氏私塾的郑夫子,忍不住凑到吴鹏展耳边,小声打趣:“郑夫子今天怕是又要到处吹牛了吧?肯定会说‘哎呀,我不仅教出了举人,教出了进士,还教出了状元呢’。”

吴鹏展闻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连我和我爹一个字都没教过!别说他不在了,没机会吹这个牛,就算还在,他要是敢这么说,我照样敢当场揭穿他。不过范进士倒真算是我爹教出来的,这么多年来总在我爹跟前请教功课,可是实打实的算是我爹教出来。”

云新阳“呲”了一声,挑眉道:“夫子可是状元郎,教出个状元都不算稀奇,何况是个进士?这有什么可吹的?要我说,等将来他教出个首辅来,那才值得拿着锣四处说呢!”

“照你这么说,我爹这辈子怕是都没机会吹这个牛了。”吴鹏展笑着摇摇头。

“那可不一定。”云新阳难得露出几分傲娇的模样,撞了撞吴鹏展的胳膊,打趣道,“万一将来咱俩谁有出息,当上首辅了呢?”

吴鹏展被他说得眼睛一亮,乐的笑眯了眼,也跟着打趣说:“嗯!你说的对,那咱俩可得好好努力奥!”

“对,一起努力!”云新阳却故意板起脸,一本正经地说,“将来争取有一个人当上首辅,也好给吴夫子挣个吹牛的机会。”

走在前面的吴夫子,其实早听到了两个孩子在后头小声叽叽喳喳的玩闹。听着他们的话,吴夫子不禁放缓了脚步,嘴角悄悄勾起一抹笑意——他忽然想起,当年云新阳刚到吴家不久时,自己闲来无事,总喜欢坐在书房角落,一边翻着书,一边听这两个孩子在屋里边练字边说笑。有一次,好像也是这样,说着说着就聊到了要给夫子争脸的事。如今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家里的事、外头的事都变了不少,可这两个孩子的关系,倒还跟小时候一样亲近。

又走了片刻,转过一个弯,范家的大门便映入眼帘——门口早已停满了马车,来来往往的宾客络绎不绝,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云新阳看着这场景,心里不禁暗忖:也难怪范老爷子会那般骄傲的找不着北,换做任何一个农家汉子,看到自家出了个进士,门口这般热闹,怕是都难掩喜悦,会有些飘吧。他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当年自己刚去吴家读书时,父亲总爱暗地里跟娘说“等我儿考上秀才,我定要出去好生炫耀一番,去打现在嘲笑我的那些人的脸。”,那副盼着儿子出头了,自己好得脸猖狂的模样,至今还清晰得很。可后来自己真考上了秀才,父亲却没在外人面前炫耀过半句。但愿将来自己能走得更远时,父亲也能一直这般冷静沉得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