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通华的这番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相对封闭,远行的人非常罕见。那些在解放前就闯荡南北的人,如今大多已步入老年,而现在出门的主要是寨子里比较大胆的年轻人,或者是本身有亲戚在省城工作而前来投靠的人。
这些年轻人离开家乡,背负着全家人的期望。他们都怀揣着出人头地、在城市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的梦想,毅然决然地背井离乡。然而,初到陌生之地,他们谁都不愿意轻易惹事生非。毕竟,只要生活还能勉强维持,即使头上有点绿又何妨呢?更何况,这些小混混们也只是求财,并不想闹出人命。
对于黄军来说,杨通华无疑是林城大学校门口这一带的一个麻烦人物,一个让人头疼的刺头。但从杨通华的角度来看,黄军却成了他发家致富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阻碍着他实现自己的目标。
今天两个人的梁子算是结死了,接下来黄军的报复会像暴风雨般而来。
杨通华如果还想在这里继续混下去,凭他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
这一点,他自己知道,唐哲也知道。
“这么多摊子呢,他们隔一天来收一块,一次就有近二十来块,一个月三百多,相当于一个国家干部一年的收入了。”杨通华看着眼前的众多摊位,不禁感叹道,同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洛茵听到杨通华的话,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她轻声说道:“现在不是担心给钱多钱少的问题,通华,那些人肯定会来报复的。我们还是早点收摊回去吧,这样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杨通华的眉头紧紧皱起,他的拳头狠狠地砸在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他的声音有些激动地说:“回去?回去能干什么?我才刚刚把娃儿的学费寄回去,这个月的房租都还没有着落呢!难道让我们一家人去讨饭吗?”
洛茵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被杨通华打断了。杨通华继续说道:“当初我出来的时候,心里就暗暗发誓,在外面要是挣不到钱,我是绝对不会回去的!”他的眼神坚定,透露出一种不屈的决心。
洛茵被他这话给咽得一时语塞,眼睛红红的,哼了一声:“你这个人脾气怎么这么犟?难道找不到钱,一辈子都不回大队去了么?”
杨通华不语,这时隔壁一个摊子的老板也过来了,见洛茵一个人在收拾,他也帮忙收拾了一下,然后递了根烟给杨通华:“你也是,大家都是出来求财的,怎么还和他们吵起来了?”
杨通华哼了一声:“那些龟儿子隔天又来,我一天都赚不到一块钱,他们张口就是两块,真当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那人说道:“你这样容易吃亏,那些人本来就是地头蛇,人又年轻,天不怕地不怕的,你我这些有家有室的人,和他们争哪样嘛,破财消灾,生意好一点就在里头了。”
杨通华把烟放在桌子上,说道:“那些人太欺负人了,绍明,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他隔壁摊上的人叫刘绍明,是赤河人,在杨通华隔壁卖豆腐皮砂锅。
他从兜里摸出火柴来,给杨通华点上,然后看到坐在一旁的唐哲,又递了一支烟过来,唐哲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抽。
然后他才不紧不慢、幽幽地说道:“你以为我不想收拾这帮小杂种呀?他妈的我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被这一帮十几二十岁的小杂毛骑在脑袋上拉屎,拉干的我就拨下来了,拉稀的我擦掉也行,可这狗日些的拉的是虐疾啊!”
唐哲听到这里,差点被他的话给逗笑了,赶忙接过话头说道:“大哥,他们这样你也能忍得了?”
刘绍明深吸了一口烟,仿佛要把所有的烦恼都吸进肺里,然后慢慢地吐出来。那股浓浓的烟雾在狭小的棚子里迅速弥漫开来,像一层灰色的纱幕,将他和其他人都笼罩其中。
洛茵被这股烟雾呛得直咳嗽,她一边用手捂着嘴,一边不停地咳着,甚至连咳了好几声。那咳嗽声在寂静的棚子里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是对这股烟雾的抗议。
等烟雾稍微散去一些后,刘绍明才缓缓地开口说道:“这真不是我们的错啊,这些地头蛇,可不是好惹的。”他的声音有些沙哑,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沮丧。
唐哲听到这话,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追问道:“今天来的那些年轻人,都是本地的吗?”他的目光落在刘绍明身上,似乎想要从他那里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杨通华在一旁插话道:“倒都是林城的,不过他们并不是大学这边的。今天来的这些人里,有两个是在学校的学生,剩下的还有云石的,以及南县的,剩下的不知道还有哪里的人。”他的语气很平淡,就像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刘绍明接着说道:“都是些地头蛇啊,家里的父母都是有工作的,我们这些外来户,哪里能和人家争嘛。”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无力感,让人不禁为他感到惋惜。
唐哲说道:“其实你们这么多摊子在这里,光是男人也有二十来个,大家都是二三十岁带卵子的人,还怕他们几个小混混?”
刘绍明笑了一声,说道:“能在这个年头出来闯荡的人,哪一个不是带卵子的?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嘛,有句话不是说得很好嘛,先穿袜子后穿鞋,先当孙子后当爷,我们这些人都有顾虑,可是那些年轻娃儿一点顾虑都没得。”
杨通华看着唐哲,问道:“小同志,我看你年纪也不大,也是在林大读书吧?”
唐折, 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我是邛水的,这不是改革开放了嘛,我也想来这里看看有没有什么发展的机会,没想到刚来这里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
杨通华摇了摇头,说道:“小同志,常言说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你今天也看到了。”
唐哲坐直了身子,轻轻笑道:“要是我们所有摊主都联合起来呢?”
杨通华说道:“那是不可能的。”
刘绍明年纪要比杨通华大一些,听到唐哲这样说,倒是来了兴趣,眨着眼睛问道:“哦,小同志,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