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少年 > 第564章 “寒酸的婚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征北站起来道:“师叔,我攒了一千两,先给你用着,马上回兵工厂去取,”说着就出门走了,关键时候还是兄弟靠谱啊,柔嘉冲着小梅道:“你卖掉了杨征北的打火机工坊,有五百两银子,应该还给杨征北吧,”说着柔嘉从怀里掏出五百两银票道:“公子,我平时也攒了五百两,给你先用着,”小梅看柔嘉往外拿钱,从怀里掏出一千两道:“柔嘉拿五百两,我也拿五百两,多的五百两是卖打火机工坊的钱。”我赶紧道:“不行,你们都拿回去,我成个亲要拉几年的饥荒,那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我对苏夜寒道:“苏舵主,你去跟漕帮的人实话实说,我真的没钱,又不能动用公款,请他们谅解一下,”苏夜寒摇摇头出去了。

接下来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钱虽然不凑手,但是该要准备的东西都要有,只不过是便宜些,当天晚就要把第二天下聘的物品准备好,忙不过来,只好把熊文灿、刑祚昌、刘养贞这些大官都请过来做管账的,列出清单,然后安排亲兵们出去买,真是忙得鸡飞狗跳。

把下聘的人送出门才有空忙新房里的东西,刚好熊文灿的夫人在襄阳,就请熊夫人做了全福人,熊文灿和夫人负责置办新房里的东西,苏夜寒、刑祚昌、刘养贞开始研究需要请哪些亲友,计算宴席要开多少桌,我和马湘兰要坐在客厅里,随时准备回答别人的问询,

孙铁臂和杨征北送完聘礼回来,回禀了在女方的情况,杨征北一口气把杯子里的茶喝光道:“你们不知道,秦总舵主看完礼单脸都绿了,眼珠子都要瞪出来,”孙铁臂笑道:“秦沧澜那老小子看到礼单上都是不值钱的东西,看那架势好像要把我们轰出来,经过我们解释,就这样的聘礼还是我们兄弟把私房钱都拿出来才凑齐的,”杨征北马上怼道:“就你那还叫解释,你都指着秦总舵主骂“送上门的闺女还想要重礼下聘,”和人家差点就动上手了,还是我跟他们解释,我师叔只拿和大家一样的薪俸,从来不动用公账的钱,就这样的聘礼已经预支了半年的薪俸,这才平息了漕帮人的怒火。”马湘兰笑道:“你们都辛苦了,我们虽然钱花的有点少,成亲当天的气氛一定要搞隆重点,不能让秦姑娘以为我们看轻她,”孙铁臂道:“这个好办,我们让农会、工会、商会的人都动起来,把场面搞大点,”马湘兰笑道:“这个可以有,你现在就去和他们说一声。”

八月十六的襄阳城,天刚破晓便没了往日的宁静。府衙门前的旗杆上,一面绣着 “杨” 字的红旗猎猎作响,旗下的迎亲队伍早已整装待发。孙铁臂身披大红绸带,骑着一匹枣红色战马打头阵,杨征北则领着二十名精悍的独立营士兵,抬着那顶略显朴素却擦拭得锃亮的花轿,站在队伍中央。花轿两侧,农会的乡亲们自发组成了锣鼓队,汉子们赤裸着臂膀,腰间系着红绸,鼓槌落下时,震天的鼓声顺着汉江两岸蔓延开去;妇女们提着装满花瓣的竹篮,鬓边别着新摘的桂花,脸上的笑容比秋日的暖阳还要炽热。

我身着一身崭新的青色长衫,只是在领口和袖口缝了圈红色丝线,腰间系着一块普通的墨玉佩 。他站在府衙门口,望着渐渐聚拢的人群,眼中满是暖意。独立营的兄弟们大多穿着统一的灰色短打,只是胸前别了朵红纸剪的花,一个个精神抖擞,腰间的佩刀擦得雪亮,却刻意收了刀鞘,生怕惊扰了百姓。“出发!” 随着孙铁臂一声洪亮的呼喊,迎亲队伍缓缓挪动脚步,鼓乐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襄阳城的清晨彻底唤醒。

迎亲队伍沿着青石铺就的街道前行,所到之处,早已被农会、工会、商会的人们装点得焕然一新。街道两侧的屋檐下,挂满了红灯笼和五彩绸带,就连街边的老槐树,也被孩子们系上了一串串红辣椒和玉米棒子,透着浓浓的喜庆气息。农会的乡亲们推着装满五谷杂粮的独轮车,跟在队伍两侧,见了我便高声道贺:“杨公子大喜!”“秦姑娘好福气!” 有人顺手抓起一把花生、红枣往队伍里抛,红色的枣子、金黄的花生落在人们肩头,滚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工会的工匠们更是花了心思,他们在街道中央搭起了彩棚,棚顶用彩布绣着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的字样,棚下摆放着他们连夜赶制的木雕、瓷器 —— 有寓意吉祥的龙凤呈祥,有象征丰收的五谷丰登,件件做工精巧,却没有一件贵重之物,都是寻常百姓家能见到的物件。工匠们站在彩棚下,敲着铜锣,唱着自编的贺词:“杨公子,心向善,为百姓,解倒悬;秦姑娘,配良缘,襄汉江,福绵延!” 歌声粗犷而真挚,引得围观的百姓阵阵喝彩。

商会的商户们则在店门口摆起了案几,上面放着茶水、点心,免费供应给过往的人群。掌柜们穿着体面的绸缎衣裳,却没有丝毫架子,见了迎亲队伍便拱手道贺,有人还拿出自家的布料、丝线,往花轿上系,嘴里念叨着:“杨公子清廉,咱们商户也沾沾喜气,愿襄阳城永远这般兴旺!” 街道两旁的人群越聚越多,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前来观礼,有抱着襁褓的妇人踮着脚尖张望,孩子们则在人群中穿梭嬉闹,手里拿着风车、纸鸢,红色的纸鸢在空中飞舞,与街道两侧的红灯笼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