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438章 巴黎平安夜之你回来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8章 巴黎平安夜之你回来啦

1900年12月24日,中国云南蒙自红河岸边的西方人在欣赏萤火虫在夜色中展现的神迹时,因为时差关系,巴黎冬日的暮色早早笼罩了这座“光之城”,但节日的灯火却将它妆点得比白昼更璀璨、更喧嚣。空气中弥漫着烤栗子的甜香、热红酒的馥郁、松枝的清冽,以及一种独属于圣诞前夜的、近乎沸腾的欢乐气息。

乔安娜·梵高-邦格刚从位于奥斯曼大道、新落成不久的莎玛丽丹百货公司(La Samaritaine)挤出来。这家采用当时最时髦的新艺术风格装饰、拥有巨大玻璃穹顶和旋转楼梯的商场,此刻化身为欲望与欢愉的万花筒。橱窗里,机械玩偶在冬景中翩翩起舞;琳琅满目的商品堆积如山,从精致的玩具、闪耀的珠宝到堆积如山的鹅肝酱和香槟;衣着光鲜的人潮摩肩接踵,笑声、惊呼声、店员热情的吆喝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她手中提着几个精致的纸袋,里面是为自己挑选的几件小礼物——一条柔软的羊绒披肩,一瓶沙龙香水,还有一套精美的骨瓷茶具——算是给这个一个人的圣诞增添些许仪式感。

离开喧闹的商场,她沿着里沃利街(Rue de Rivoli)向西漫步。拱廊下,小贩们兜售着圣诞树装饰和手工糖果;街灯明亮,将行道树上悬挂的彩灯和花环映照得流光溢彩。马车和新兴的汽车小心翼翼地穿行在熙攘的人流中,车夫的吆喝与喇叭声交织。家家户户的窗棂都透出温暖的光芒,精心布置的圣诞树在窗内闪烁,挂满了彩球、蜡烛(此时电灯装饰尚不普及)和小天使。空气中飘荡着圣诗班的歌声,从附近的教堂悠悠传来。归家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期待,孩子们兴奋地蹦跳着,紧紧攥着父母的手,怀里抱着新得的玩具。这份浓得化不开的节日氛围,像一层温暖的毯子包裹着城市,却也让形单影只的乔安娜感到一丝格格不入的微凉。

她拐入更显静谧优雅的圣日耳曼德佩区(Saint-Germain-des-prés),最终回到了她位于肖邦广场站(place chopin)附近、塞纳河左岸的雅克·卡洛街(Rue Jacques callot)上的一栋临街三层联排别墅。这是王月生为她购置的家。典型的奥斯曼风格建筑,线条优雅,带有精致的铸铁阳台。虽然地段极佳,闹中取静,但此刻,看着邻居家窗户里热闹温馨的景象——孩子们趴在窗边张望,大人们忙碌着布置餐桌,圣诞树的光芒透过蕾丝窗帘洒在街道上——乔安娜心头那份刻意压下的孤寂感,如同冰冷的潮水般再次涌了上来。自家门口,只有她出门前随意挂上的一个冬青花环,在寒风中显得敷衍而冷清。

她裹紧了身上那件独一无二的皮草大衣——这是王月生上次来时带给她的礼物之一,不知名却异常柔软丰厚的银灰色毛皮,在街灯下流转着月光般的光泽,引来路人频频侧目,女士们眼中是毫不掩饰的羡慕,男士们的目光则带着欣赏与遐思。她像个无忧无虑的少女般,故意放慢了脚步,脚尖轻轻踢着人行道上的小石子,仿佛这繁华世界的喧嚣与注视都与她无关。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个东方男人。

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1895年巴黎那个略显寒酸的画展沙龙。她,一个刚刚失去丈夫、独自支撑着丈夫遗志——推销大伯子文森特那些不被世人理解的“疯狂”画作——的年轻寡妇,窘迫而倔强地站在角落。是他,王月生,那个带着神秘东方气质的男人,径直走向她,目光灼灼地看着那幅《罗纳河上的星夜》和一幅《向日葵习作》,然后毫不犹豫地以十倍于当时市价的惊人价格将它们买下。那笔钱,不仅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更像一道光,照进了她灰暗的生活。

更让她震撼和感激的是后来。王月生通过他在巴黎的助手,源源不断地送来关于文森特作品的分析文章。那些文字是如此深刻、精准、饱含洞见,仿佛穿透了画布,直抵文森特那颗燃烧的灵魂深处。它们剖析着笔触中蕴含的情感风暴,色彩背后象征的生命律动,构图里潜藏的宇宙秩序……这些文章,远比她自己的努力更有效力,迅速在艺术评论界和收藏家圈子里激起了巨大的涟漪。文森特·梵高的名字,以及他那曾被贬斥为“粗野”、“疯狂”的作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被重新认识、推崇,价格也水涨船高。

而当她刚刚在艺术圈站稳脚跟,正思考如何继续帮助更多像文森特一样挣扎的年轻艺术家时,王月生又一次出现了。他委托她建立了“青年艺术家基金会”,投入了巨额资金,不仅提供创作津贴,还以远低于市场成本的价格提供优质的画布、颜料等耗材。乔安娜成为了这个基金会的实际掌舵人。这份工作,不仅给她带来了丰沛的收入,更让她在法国乃至欧洲艺术界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声誉和影响力。她不再是那个依附于丈夫家族姓氏的可怜寡妇,而是受人尊敬的“邦格女士”,年轻艺术家们的伯乐和庇护者。

而那个男人……那个神秘、慷慨、充满智慧的男人,也成了她生命中最炽热的阳光。他给予她的,不仅是物质和事业,更是灵魂的共鸣和身体的极致欢愉。在这栋他购置的别墅里,留下了太多旖旎缠绵的回忆。每一次相聚都如烟花般绚烂,每一次分离都伴随着漫长的等待。回忆越甜蜜,此刻站在自家冷清门前的孤寂感便越是蚀骨。

她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刺入肺腑,试图压下心中翻涌的酸涩。掏出钥匙,正准备插入锁孔,动作却猛地顿住了!

一层客厅的窗户里,透出了温暖的、明亮的灯光!

保姆?不可能!善良的玛德琳太太一大早就带着她准备的小礼物,兴高采烈地回巴黎郊外的女儿家过节去了,明天才会回来。

难道是……?!

这个念头如同电流般瞬间击穿了乔安娜的身体,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起来,几乎要撞碎肋骨。血液涌上面颊,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她强自镇定,用尽全身力气才没有失态地尖叫出来。颤抖着手,小心翼翼地转动钥匙,轻轻推开了厚重的橡木大门。

一股混合着多种鲜花馥郁芬芳的暖流迎面扑来,瞬间包裹了她。玄关处,通往客厅的走廊两侧,甚至楼梯扶手上,都精心摆放着盛开的鲜花:热烈如火焰的红玫瑰、纯洁无瑕的白百合、优雅矜持的紫罗兰、充满节日气息的圣诞红……它们错落有致,生机勃勃,将原本冷清的门厅装点成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小花园!这满室生辉的景象,这毫不吝啬的华丽布置风格,瞬间就让她确认了心中的猜想——只有他!只有那个东方男人,才会用如此张扬又浪漫的方式宣告他的到来!

巨大的喜悦如同海啸般将她淹没,几乎让她眩晕。她迅速关上门,背靠着冰凉的门板,大口喘息着,拼命想把涌上眼眶的热意逼回去。不能哭,不能让他看到自己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她要做回那个优雅从容、仿佛他只是出门散个步就回家的乔安娜。

她熟练地脱下那件昂贵的皮草大衣,挂进玄关的衣橱里。然后,从衣橱深处,拿出了一套柔软的米白色法兰绒家居服——正是上次送他离开时穿的那一身。她快速换上,抚平衣角的褶皱,仿佛只是结束了一天的外出归来。

做完这一切,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恢复平静,甚至带上一点慵懒的居家气息。她像一位等待丈夫下班归家的寻常主妇,款款走向厨房的方向。

厨房的门虚掩着,诱人的食物香气——烤肉的焦香、黄油的奶香、牡蛎的鲜香——更加浓郁地飘散出来。她轻轻推开门。

映入眼帘的景象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

那个熟悉的高大背影,此刻正背对着她,站在料理台前。他身上穿着她上次特意为他定制的、剪裁完美的深灰色法国手工羊毛西装,只是此刻外套被随意搭在椅背上,昂贵的衬衫袖子卷到了手肘,腰间系着一条明显属于这个厨房的、印着小碎花的棉布围裙!他正专心地制作着什么她不认识的东方食物,动作显得很有居家男人的那种流畅,与平素运筹帷幄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萌。

旁边的餐桌上,已经摆好了节日的盛宴:一只烤得金黄酥脆、热气腾腾、散发着致命诱惑香气的巨大火鸡;一盘铺在碎冰上、烤得恰到好处、边缘微微卷曲、蒜香黄油汁还在滋滋冒泡的肥美牡蛎;还有一盆色彩鲜艳、造型奇特的蔬菜沙拉。切成条的翠绿黄瓜、鲜红的番茄块、橙黄色的胡萝卜丝、嫩白的洋葱圈,还有几片卷曲的、她叫不出名字的绿叶菜(生菜),整整齐齐地堆叠在一个宽口玻璃盆里,上面淋着一种浓稠的、散发着坚果香气的浅棕色酱汁(芝麻酱),旁边还点缀着几粒油炸过的金色颗粒(花生米)。

乔安娜的心,在这一刻柔软得如同融化的巧克力。所有的孤寂、等待、思念,都化作了满溢的幸福。她悄无声息地走过去,伸出双臂,从后面温柔地、紧紧地环抱住男人劲瘦的腰身。脸颊深深地埋进他宽阔而温暖的背脊,贪婪地呼吸着他身上那混合着淡淡雪茄、高级古龙水以及此刻沾染的烟火气息的、独一无二的味道。那是一种让她无比安心和眷恋的味道。

然后,她抬起头,像无数个寻常的早晨送他出门“上班”一样,用最自然、最温柔、带着一丝慵懒笑意的声音,在他耳边轻轻说道:

“你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