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的三千精兵风尘仆仆地赶到后,再加上从百姓中紧急征召的壮丁,如今海州的兵力已激增至七千多人,而且还有两支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
阿哈尼堪此刻信心满满,他认为,凭借手下这些大清勇士,即使面对两万明军,也能与之一战。
二十一日,明军步兵团和两万义军抵达盖州,随即明军开始向海州进发,清军的侦察骑兵发现明军行进的迹象后,立即火速向阿哈尼堪报告。
恰在此时,距离最近的凤凰城的两千满蒙援军也已赶到,这支部队是为防备朝鲜生乱而特意留下的精锐,有了这两千骑兵,朝鲜国便不敢有丝毫异动。
阿哈尼堪手下骑兵已经达到了五千人,于是不等明军赶到,便直接带领骑兵朝着盖州冲去,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垮明军。
明军探骑很快发现清军的动向,随即报告给师部,郭云龙得知以后,大为恼怒,清军五千骑兵就敢朝着自己这边三万人进攻,太狂妄自大了。
郭云龙恨不得立刻带领骑兵团,和清军单独干一场,好好挫一挫清军的锐气,但他此刻是全军的指挥官,要以最小的代价歼灭敌军。
“步兵一团中间列阵,二团左翼!三团右翼!义军压阵,不得轻举妄动!骑兵团准备侧翼突击,迫击炮营原地准备发射!”
军令下达之后,正在行军的明军立即在军官的指令下开始变阵,井然有序,丝毫不见慌乱,不到半个时辰便部署完毕。
此刻清军骑兵主力距离明军只有二十里了,这一次也是第二野战师的实战,行军过程中突遇敌军骑兵冲锋这个科目已经演练过许多遍了。
二师虽然没有向李牟的六师一样训练新式大型军阵,但此时的阵营也是在原本传统阵型上优化而来的,主要就是突出火器的使用。
清军五千骑兵犹如狂风般席卷而来,在广袤无垠的白色雪原上呼啸奔腾,战马嘶鸣不止,旌旗在寒风中猛烈飘扬,他们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明军阵地。
即将接近明军之时,清军迅速兵分三路,意图对明军形成合围之势,阿哈尼堪曾亲身经历过萨尔浒之战的惨烈,那是一场令他刻骨铭心的战斗。
他眼睁睁地看着明军一座座坚不可摧的城池被清军逐一攻破,目睹着这片广袤的土地逐步落入大清的手中。
在他看来,明军在野战中的表现始终是其最大的软肋,只要在野外遭遇明军,清军便能如摧枯拉朽般将其击溃,而今日之战似乎也将非常简单。
当他的骑兵队伍逐渐接近明军阵地时,发现对方已然严阵以待,于是,他果断下令:“前锋圆盾兵准备,弓箭手进行掩护,持续前进,冲破明军阵线!”
此时的明军,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已达三百米,远超以往鸟铳的一百五十米,显然清军对此并不知情,当清军进入明军三百米射程范围内时,明军火枪齐鸣,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骑兵队伍尚未来得及散开,便被一排排子弹击落马下,鲜血染红了大地,后排的骑兵紧随其后,又遭遇了一轮集中射击。
随着双方距离的缩短,子弹竟然穿透了清军的圆盾,直接将后方的士兵击中头部,头顶的铁盔随即被击破,直接从马上落了下来。
阿哈尼堪眼见明军火力凶猛,知道此刻绝非退缩之时,在骑兵的狂奔之下,三百米的距离转瞬即逝,于是下令继续冲锋。
依靠着前方士兵作为肉盾,清军骑兵终于推进到二百米的距离,只要再坚持片刻,抵达一百米时,大清勇士的弓箭便可反击明军。
郭云龙显然并未给清军任何可乘之机,伴随着明军阵中一阵令旗挥舞,迫击炮营终于精确调整好角度,向着清军轰然开火。
炮弹撕裂空气,带着死亡的呼啸从天而降,清军尚未反应过来,剧烈的爆炸便在身旁接二连三地响起,刺眼的火光瞬间将前排骑兵吞噬其中。
在激烈的战场上,冲锋在前的骑兵队伍突遭猛烈炮火,瞬间被炸得支离破碎,巨大的爆炸声如雷霆般震撼着大地,连清军后方的战马也受到惊吓,纷纷失控,朝着两侧疯狂奔逃。
这突如其来的炮击,彻底打乱了清军的进攻步伐,使其阵脚大乱,见状,郭云龙当机立断,立即高声下令:“骑兵团,出击!让清军见识我大明骑兵的厉害!”
早已按捺不住的骑兵团在接到命令后,瞬间爆发出阵阵呐喊,如同嗷嗷叫的狼群般凶猛异常,气势汹汹地冲向已经陷入混乱的清军骑兵。
此时,清军骑兵因先前的战斗减员严重,仅剩下两千多人,士气大为受挫,阿哈尼堪竭力稳住胯下的马匹。
眼见明军骑兵如潮水般冲杀而下,他们身穿的红色棉甲在广袤的雪原上显得格外耀眼,仿佛一股势不可挡的红色旋风,席卷而来。
作战经验丰富的阿哈尼堪顿觉局势不妙,立即下令收拢残余骑兵,调头朝海州城飞奔,试图与明军拉开距离。
阿哈尼堪并未打算就此逃跑,他计划利用地形优势拉开距离后,凭借骑兵精湛的骑术,对追击的明军杀一个漂亮的回马枪。
清军奔袭一段距离之后,觉着身后的明军已经逼近,蒙古骑兵立即转身射箭,论马上骑射,谁也比不上蒙古人。
箭矢朝着后方破空而去,一些明军骑兵中箭,被射下马来,清军见身后明军骑兵不过两千多人,随即又调转马头朝着明军杀来。
清军在一阵疾驰后,察觉到身后的明军逐渐逼近,蒙古骑兵迅速调转马头,张弓搭箭,论及马背上的骑射技艺,无人能出蒙古人其右。
箭矢如雨般向后方破空飞去,不少明军骑兵中箭坠马,见身后追兵不过两千余人,清军又毫不犹豫地调转方向,朝明军冲锋而去。
就在双方距离逼近至一百五十米时,前排明军纷纷掏出燧发短枪,对清军进行了一轮齐射,枪声隆隆,不少清军应声而倒。
此时,双方的前锋骑兵终于正面交锋,手中的马刀寒光闪烁,交错挥舞,明军骑兵原本便是关宁铁骑的精锐,经过半年的严格训练和思想洗礼,其战斗力已然不逊于清军骑兵。
在纷飞的雪原上,后方的明军骑兵迅速分成两队,如灵活的猎豹般敏捷。他们举起手中的燧发短枪,稳稳地瞄准了紧追不舍的清军,又是一轮精准而猛烈的射击。
弹雨倾泻而下,清军中顿时传来一片哀嚎与马嘶,随即,这些明军战士毫不犹豫地抄起寒光闪闪的马刀,向清军阵营冲去,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双方在广袤的雪原之上展开了一场拉锯战,你来我往,骑兵们如狂风骤雨般相互冲杀,雪地上很快染上了斑驳的红色。
马蹄践踏着冰雪,扬起一片片雪雾,整个战场如同一个巨大的旋涡,将所有卷入其中的人吞噬。
半个时辰的激战后,有些狼狈的阿哈尼堪站在远处的高地上,皱着眉头眺望战场,手下的清军虽然没有处于劣势,但也没占上风。
海州城关系重大,绝不能有失,权衡利弊后,阿哈尼堪无奈地举起手中的令旗,高声下令:“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