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韩氏贵公子,谈笑虏项羽 > 第454章 万里皆韩旌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哒哒哒!!!!”

燕山山脉北方,数十万匈奴铁骑,无数的牛羊、妇孺组成了庞大的队伍,到达了燕山山脉脚下。

尽管骑着马,尽管匈奴人非常善于骑马。但连日赶路,仍然让所有匈奴人疲惫不堪。

其中部分人还死在了路上。部分战马因为马蹄受损,而被杀了吃肉。

毕竟他们也都是血肉之躯,不是钢铁。

看到了山,也差不多到达长城了。大单于的命令下达,安营扎寨。匈奴人也随之勒马停下。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然后慌忙翻身下马,取出了羊皮水袋中的水饮下。现在天寒地冻,水袋中的水不仅有羊骚味,还很冰凉。牧民们不敢畅饮,只能含在口中片刻,小口小口的咽下。

妇人、少年们开始安营扎寨。身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一生都住在帐篷里,建造帐篷的工作对他们来说犹如吃饭喝水一样轻松。但因为现在是行军打仗,冒顿有军令,修建一座坚固有序的大营。

这增加了妇人的工作量。部分地位低的牧民冒着严寒前往山上砍伐树木竖起围墙,又在围墙外堆了一些土。

现在的土都冻住了,牧民们干的十分辛苦。

除了这些之外,他们的路上也不容易。从雁门关向东直奔燕山,直线距离就非常的远。

更何况他们这么多人马吃用,需要水源。有的地方也不适合战马行走。他们路上走走停停,沿着有水源的地方行军,花了很多时间才到达了燕山山下。

前方燕山,更是崇山峻岭。

很多牧民想一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牧民们一边砍伐树木建造营寨,一边抬头看向前方燕山山脉。火热的眼神,似乎要把燕山给点燃了。

燕国人放行了,长城不再是阻隔。只要翻越燕山就是诸夏之一燕国土地。

他们也不知道诸夏是有区别的,燕国是诸夏的边陲,蛮荒苦寒贫瘠之地。

他们只知道只要进入长城到达诸夏,就有无数的丝绸、瓷器、黄金、白银以及那温暖的女人。

只要抢了这一票。他们不仅能很轻松的渡过这个严寒,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也会舒舒服服。

抢来的女人明年就能下崽子,十三岁就可以嫁娶。生下更多的崽子。家族会越发壮大,家族壮大就可以抢更多的物资。

抢,抢,抢。

牧民们哼哧哼哧的干着,热火朝天。

大单于的大帐先立起来。

但单于冒顿没有入帐,而是率领诸王、诸大臣、诸大将与燕国使臣刘金一起站在帐外,握着剑柄昂首眺望前方燕山。

身为匈奴的大单于,他也是第一次来到燕山之外,甚至历代匈奴单于几乎没有人到达过燕山。因为这里原本是东胡人的领地,是他消灭了东胡人,把匈奴的势力向东拓展到了大海。

他看着前方的崇山峻岭,不由的雄心万丈。

没错。韩国的使者说的对。夏人耕田,匈奴放牧。匈奴人无法在夏地居住。

夏人也无法在草原生存。但是草原的规矩,强者可以拥有一切。

强大的大匈奴,控弦数十万。完全可以欺凌夏人,不断的在夏人的身上得到财富,得到供养。

分裂的夏人,软弱的夏人才是好夏人。统一的,强大的夏人就是坏夏人。绝对不能让韩王统一河北。

冒顿深呼吸了一口气,转头对众人说道:“入帐,饮酒。”

“是。”除了燕国使者刘金心情复杂外,匈奴大贵族也都是心情激荡,豪情万丈,大声应是。众人一起簇拥单于进入大帐。

单于令厨下上酒菜,让漂亮姑娘进来跳舞。众人饮酒作乐,意气风发。

只有燕国使者刘金笑的很勉强。冒顿很照顾刘金,把其中一个漂亮姑娘给了刘金,又赐给了刘金很多黄金。吩咐道:“金。你放心,我已经下令。大匈奴的铁骑不会伤害一个燕国百姓。如果哪个勇士敢违抗我的命令,我会斩杀。”

顿了顿,他又说道:“你晚上好好休息,明日先走告诉燕国守军我来了。等事情办成,我另外重重赏赐你。”

“谢大单于。”刘金很惭愧,但不得不弯腰感谢道。

“嗯。”冒顿点了点头,让匈奴姑娘与刘金下去,好好温暖人家。

外人走了,就都是自己人了。冒顿端起酒杯,意气风发,红光满面的对大贵族们举杯说道:“我的叔父,兄弟,侄子。这一杯酒敬伟大的大匈奴。”

“这一次,我们将得到一切。”

大贵族们也都红光满面,激动到热血沸腾,举杯大叫道:“敬大匈奴。”

次日一早。刘金便带上了燕国人,部分匈奴人组成的二百人队伍先行翻越燕山,前往长城。

冒顿一声令下,众人合力拆掉了无边帐篷捆绑好。匈奴数十万大军带着无数妇人、少年,牛羊,也进入了燕山山脉。

进入山区之后,冒顿也开始谨慎起来。令左贤王率领大军先行,并往四面八方派遣探子,以免中了埋伏。人心叵测,防人之心不可无。

................

燕国的国土,东西长,南北短。因而燕国的长城特别长,需要防守的地方也特别多。

这方面对燕国来说十分不利。但另一方面,燕国的北方有燕山。

长城就是依托燕山建造。这巨大的山脉,阻挡了匈奴人的铁骑肆意入侵,让匈奴的铁骑只能走特定的五条道路。

绵延无数里的长城之上,每一座烽火台,每一个屯兵之处,挂上了“韩”字旌旗。

一队队的燕地壮士,冒着严寒裹着皮衣服,手持长矛,带着弓矢,在长城上站岗巡逻。

说实在的,燕国灭亡他们不是很在乎。但是他们对匈奴人进入燕地很在乎。

为了他们身后的家人、朋友、同乡,他们愿意流干最后一滴血,把匈奴蛮夷阻挡在长城之外。

从东到西的“韩”字旌旗连成一片,长城仿佛化作了一条勇敢善战的黑龙。

张牙舞爪,朝天咆哮。

杀气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