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 > 第20章 城市的年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东区的学校和医院投入使用后,陆海天便把目光投向了更全面的城市配套建设。他深知,要让这座新兴之城真正繁荣起来,水电、交通、文化等设施一个都不能少。

首先着手的是水电供应系统。工程组沿着街道铺设水管,水管是用废弃的金属重新熔炼打造的,虽然比不上灾变前的精致,但胜在结实耐用。他们从远处的河流引入水源,又在城区边缘搭建了简易的水净化站,用沙石、木炭层层过滤,确保居民能用上干净水。供电则依靠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装置,高高的风车立在空旷处,叶片迎着风呼呼转动;屋顶上铺满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光芒。刚开始,电压不太稳定,灯泡时常忽明忽暗,但经过工程组反复调试,逐渐稳定下来,到了夜晚,东区的房屋里透出温暖光亮,驱散了黑暗。

交通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他们用碎石和泥土填实坑洼,拓宽道路,还规划了自行车道。自行车是后勤组利用旧零件组装的,虽然样式简单,却成了居民们出行的好帮手。偶尔能看到孩子们骑着自行车在街道穿梭,铃铛声清脆悦耳。陆海天还计划在未来引入电动交通工具,让出行更加便捷。

文化设施的建设同样备受重视。在学校图书馆的基础上,城区中心新建了一座更大的图书馆,两层的建筑里摆满了从各地搜集来的书籍,涵盖历史、科学、文学等各类知识。书架是木工组用实木打造,散发着淡淡的木香。旁边还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举办绘画展览、文艺表演等活动。有一回,一群孩子在活动中心表演话剧,虽然道具简单,表演也略显稚嫩,但台下观众的掌声却格外热烈。

随着东区的日益完善,陆海天决定将建设经验推广到其他区域。他带领团队先从西区开始,依旧是住房先行,借鉴东区的成功模式,建造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住宅。在建设过程中,还根据西区的地形特点,打造了独特的景观带,沿着河流种植垂柳,春天时,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为城区增添一抹灵动。

南区的建设重点放在了生态农业。这里开垦出大片农田,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农业组培育出适应新环境的作物品种,还引入了滴灌技术,节约用水的同时提高产量。每到收获季节,金黄的麦浪、饱满的蔬果,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北区则定位为工业和仓储区,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生产生活用品、建筑材料等物资;大型仓库整齐排列,储备着各类资源,保障城区的物资供应。

当四区都建设得颇具规模后,陆海天开始谋划城市的核心建筑——政府大楼。大楼选址在四区的中心位置,寓意着服务全城。设计方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最终确定为一座庄重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主体为五层,外墙用洁白的大理石装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楼顶飘扬着鲜艳的旗帜,远远就能看见。

建设政府大楼时,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建筑队精心施工,每一块砖石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后勤组保障物资供应,确保工程不停歇;市民们也自发前来帮忙,有的运送材料,有的提供饮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政府大楼顺利建成。内部功能分区明确,有行政办公区、会议室、市民服务大厅等。市民服务大厅里,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办事的居民,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难题。

政府大楼的建成,标志着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陆海天站在大楼前,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心中满是感慨。曾经的废墟,如今已成为充满生机的城市,学校里书声琅琅,医院里救死扶伤,商场里热闹非凡,工厂里机器轰鸣。这座城市不仅是建筑的集合,更是希望的象征,见证着人类在灾难后不屈不挠的重建精神。

如今,走在城市的街道上,能感受到生活的富足与安宁。孩子们在公园里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悠闲聊天,年轻人奔赴工作岗位,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这座城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而陆海天始终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未来的日子会比想象中更加美好,这座城市也将成为人类文明重生与延续的不朽丰碑 ,在岁月长河中绽放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