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君怀为了照顾南风身体,此行并没有快马加鞭。本一日的路程,生生三天才到,说是游山玩水都不为过。
进了村子,不少村民都认识九儿,都纷纷上前打招呼。
“哟,九儿回来啦!”
“九儿看着出息了,有乔侍郎关照,当真不一样了。”
“你没瞧见吗?九儿的气度都变了,生生一个俊俏郎君了。”
四面八方的夸赞,让九儿羞赧不已,不过还是热情一一回应这些村民。
当时同去大理寺告状的谢良听说九儿回村,连忙丢下手中活计,来凑凑热闹。
谢良看着九儿,一脸欣慰:“九儿,你长大了,你养母九泉之下能瞑目了。”
九儿态度谦谨:“谢叔,九儿曾受您照拂,九儿在此谢过您。”
谢良含笑:“多久的事了,亏你还记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九儿一日不敢忘怀,不过现今我还没有实力,无法报答。若将来有出人头地的一日,我当报答整个宁和村。”
谢良感动颔首,拍了拍九儿的肩:“谢叔相信你。”
九儿回头问询南风:“三姐姐,你身体可受得住?”
南风明白九儿的意思:“无妨,我们先去给你养母,还有你的启蒙恩师上香。”
此次出行,南风没让孙守一道,是怕孙守对许夫子还有愧疚之心。与其触景生情,不如相忘于江湖。
谢良带路,先来到许夫子坟前。
九儿郑重跪下,磕了三个头,点上清香。
“九儿全靠恩师启蒙,才能拜在老师门下。若没有恩师指导,九儿将坎坷一生。九儿会时时铭记恩师之德,往后必定将其发扬光大。”
说完,又磕了三个头。
南风一路上,已经给穆君怀讲过宁和村所有的事。穆君怀和南风一样,对这个以身入局、拯救村庄的许夫子肃然起敬。
南风、穆君怀上前,给许夫子上了香,然后在九儿带领下,一行人去了九儿养母的坟前。
九儿潸然泪下,磕头、上香、祭语一样不落。
南风蹲身安慰:“九儿,你养母知道你现在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九儿颔首:“三姐姐,我知道的。从今往后,我便是顶天立地的男儿,男儿流血不流泪。”
南风黯然,九儿成长得太快,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谢良带着他们,回了九儿养母的宅子。
这是一个小院,因为久没住人,蒙上许多灰尘,许多地方,还有些蜘蛛网。
春安、夏绻连忙打水收拾,向三、秦仁、秦及也上前帮忙。
南风好笑的看着春安和向三,就等着他们哪天来她面前,捅破那层窗户纸。
人手多,院子不大,很快小院干净整洁,有一种朴素之美。
难怪恶霸能看上这个院子,这个院子被九儿养母收拾得极好,屋子盖得也不错。想来盖这个小院的时候,九儿养母应该是些银子的。
南风好奇问:“九儿,你的养母姓甚名谁?”
九儿摇头:“我不知道,养母从没提过。”
南风问谢良:“谢大叔,你们平日里如何称呼九儿养母?你可知她姓名?”
谢良沉思片刻:“记得村子里的人都叫她惠娘,并不知她真实姓名。”
南风蹙眉:“能在宁和村里修建房屋,里正那里难道没有登记惠娘的户籍文书?”
谢良有些尴尬,还是如实说道:“不知身份的人,扎根在宁和村的不知凡几。当初惠娘带着九儿来这里,便去找了里正。后来里正就给惠娘母子划了这块地,现今那位里正已经去世,谁也不知道惠娘和里正说了什么,或者有什么交易。”
南风点点头,看着这个小院,能有钱盖宅子,自然有钱打点里正。
眼看到用晚膳的时间,谢良想尽地主之谊。
“乔姑娘,穆公子,九儿,不如去我寒舍用晚膳,只是粗茶淡饭,莫要嫌弃。”
穆君怀和南风对视一眼。
穆君怀道:“多谢谢大叔,还是请谢大叔留下一同用膳吧,我们马车里还有些食材。也好叫谢大叔,尝尝我们厨子的手艺。”
谢良又有些尴尬。
九儿:“谢叔,留下吧,万一三姐姐还想问问关于我养母的事呢。”
谢良笑了笑:“那我便厚颜留下了。”
用过晚膳,谢良告辞。
小院只有一间正堂和两间卧房,惠娘住的屋子小一些,九儿的屋子反而大上一倍。
这很不合理。
于是南风、春安、夏绻住在惠娘屋子。
穆君怀、九儿、秦仁、秦及住在九儿屋子。
其余护卫,便在正堂打地铺。
子时,南风睡得正香,突然电闪雷鸣,把南风惊醒。
春安、夏绻还在熟睡,南风偷偷下了床。
人有三急,南风想去如厕。
去了茅房,回来后,竟睡意全无,南风便百无聊赖躺在床上想九儿的身份。
如果九儿是惠娘捡来的孩子,没道理让九儿住大屋子,自己却住小屋子。
还有,惠娘如何艰辛都要送九儿去私塾,可见惠娘把九儿放在第一位。
不是说世上没有品性高洁之人,但是大多数都是自私自利、把自身利益看得极重的人。
南风辗转反侧,一道闪电划亮屋子,这时,南风正好目光对上房梁。
好巧不巧,看到一只硕大的老鼠,仿佛在顶一个东西。
闪电不过一瞬即逝,南风并没有看真切。
屋子里有老鼠,更让南风无法入睡,眼睛紧紧盯着房梁。
又一道闪电,南风这时看真切了,好像房梁上真有东西,那老鼠还在不停划拉。
东西藏得隐蔽,又是惠娘的屋子,难道里面是装着关于九儿身世的东西?
这下南风好奇心上来,连忙唤醒春安、夏绻。
两人睡眼惺忪,还在迷茫之态。
“春安、夏绻,房梁上有老鼠,老鼠旁边好像藏了东西。”
两个丫鬟瞬间清醒,春安点燃蜡烛,将蜡烛往房梁上细看,可惜距离有些远,看不清楚。
夏绻:“姑娘,我爬上去看看吧。”
南风颔首,和春安找来桌椅,先把桌子搭在床上,再把椅子搭在桌上。
南风、春安扶住椅子,夏绻拿着蜡烛爬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