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61 年 3 月,大明帝国天启四十一年三月。奥斯曼帝国突然发动了一场针对神圣罗马帝国附属国特兰西瓦尼亚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起因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特兰西瓦尼亚亲王乔治二世·拉科齐,率领着两万五千名士兵,毅然决然地驰援波兰,与强大的大明帝国展开对抗。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他的军队刚刚行进到半路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华沙已经沦陷!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乔治二世惊愕不已。他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经失去了意义,于是毫不犹豫地调转马头,带领着大军匆匆忙忙地踏上归途。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更大的灾难还在等待着他。
在回国的途中,特兰西瓦尼亚军队遭遇了克里米亚汗国的阻拦和袭击。毫无防备的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一时间乱作一团。乔治二世眼见局势失控,无奈之下只得抛下一万多名士兵,带着剩余的残军落荒而逃,狼狈不堪地逃回了国内。
这场惨败不仅让特兰西瓦尼亚军队损失惨重,更给了奥斯曼帝国一个绝佳的开战借口。原来,乔治二世的特兰西瓦尼亚一直以来都脚踏两只船,一边拜神圣罗马帝国为干爹,一边又认奥斯曼帝国为爸爸。如今,这两位“爸爸”分属两大敌对阵线,而奥斯曼帝国对匈牙利平原早已垂涎三尺,这无疑给了他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开战机会。
3月初,集结了十多万大军的奥斯曼帝国挥军攻向特兰西瓦尼亚,在奥斯曼的巨大压力之下,乔治二世一度被贵族议会所废黜,但不到半个月后便又重新复位。
5月中旬,乔治二世集结了国内三万大军,在基劳附近和奥斯曼大军进行了一场大战,结果被奥斯曼大维齐尔(宰相)科普鲁律.法佐.艾哈迈德帕夏给击败,战死沙场。
特兰西瓦尼亚的继任统治者约翰·凯梅尼,立马向神圣罗马帝国求援,并宣布断绝与奥斯曼的附庸关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不希望看到奥斯曼帝国直接控制特兰西瓦尼亚,于是派了一支由蒙特库科利率领的小部队前往匈牙利。
然而奥斯曼军队的数量远远超过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蒙特库科利见势不妙,只得撤退。兵力达十多万的奥斯曼军队在5月底,挥兵特兰西瓦尼亚,杀死了约翰·凯梅尼并将迈克尔·阿帕菲扶上亲王位。
同月,克罗地亚总督,匈牙利人米克洛什·兹林伊此刻站了出来。此人,向来主张应该由匈牙利贵族组织民族军队抗击土耳其人的入侵,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拥立匈牙利民族国王的口号。其在随后带领着一支临时招募的巴尔干多民族军队,发动了一些列反抗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战斗。
匈牙利将领福尔加茨,率领了一支数千人的部队,加入了反抗奥斯曼的战斗中。
这些将领的自行其事,彻底打乱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原有计划。在前有大明帝国数十万大军盘踞在波兰,后又有十多万奥斯曼帝国准备染指匈牙利。
面对此状况,利奥波德一世,只能一边偷偷派出使者前往华沙,寻求和大明之间和谈,一边又向欧洲各势力求援。
原本因为波兰地方起义闹得焦头烂额的吴三桂,立马欣然支持临时停火协议。这样也好让他有精力来对付波兰人的起义。
7月中旬,在得到朱由校的同意之后,明神之间悄然签下临时停火协议。
8月底,数万神圣罗马帝国大军从波兰前线抽调回了维也纳。9月,朱由校乘坐着马车,在数千精锐军队的护送下,悄然抵达华沙。与他同行的是怀着身孕的荷兰国王监国王太后,玛丽·亨利埃塔·斯图亚特。57岁的朱由校又要当爸爸了,就是不知道远在北京的监国皇太子朱慈炜作何感想。
由于巴尔干恶劣的地理环境与糟糕的天气状况,奥斯曼帝国的入侵计划的执行速度很慢。一次性投入十多万大军,也让奥斯曼的后勤压力剧增。
在大维齐尔科普鲁律·艾哈迈德帕夏的领导下,15万奥斯曼军队进入神圣罗马帝国的匈牙利。9月5日,奥斯曼军队在格贝尔采的取得完胜,击败了福尔加茨麾下的数千军队,将逃入诺伊豪森城堡的福尔加茨,团团包围在该堡。围攻数周之后,福尔加茨被迫于9月24日投降。而奥斯曼人下一个目标便是匈牙利地区的新札姆基。
新札姆基是匈牙利北部的一个重要堡垒,要塞位于往南注入多瑙河的尼特拉河河畔。它于16世纪加固过几次,奥斯曼人曾多次试图攻克它,结果是徒劳无功,科普鲁律·法佐·艾哈迈德帕夏决定前往新札姆基。
一系列的胜利令奥斯曼人信心大增,但令神圣罗马帝国作战会议成员大为惊恐。
在新一轮增兵之后,归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军队有人,其中包含名胸甲骑兵、2754 名龙骑兵和大约800名轻骑兵。当对抗土军的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时,帝国军再次扩编。
短短两个月时间,哈布斯堡王朝又扩编了11个步兵团和3个骑兵团。当然,这笔扩军费用全部被算在了匈牙利、奥地利等贵族和平民的头上,也加剧了这些地方对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怨气。
来到华沙的朱由校可不是来旅游的,他的目的是近距离收集奥斯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斗力而来的。为此,他派出了布置在欧罗巴的40%的军情局和经情局特工力量,每日间,无数的情报如雪花一般飘入华沙。
在奥斯曼军队于9月7日抵达新札姆基之前,新札姆基的指挥官亚当·福吉试图袭击奥斯曼帝国营地。 但这次尝试对哈布斯堡王朝方面来说是灾难性的,帝国军队损失过半,但新札姆基要塞的军民顽强抵抗,直至10月13日才沦陷。根据投降条约,新札姆基的居民被护送到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地区,奥斯曼方面给哈布斯堡王朝方面写信证明该堡垒曾英勇地抵抗奥斯曼军队的入侵。
对于欧罗巴人奇葩的行为,朱由校越看越有味道,尼玛的奥斯曼人不是在杀人诛心吗?特么的,都投降了还要把百姓送回去,这叫什么事?
不过,很快他便陷入了沉思,欧洲人的思维是否有什么地方是值得学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