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身非金非玉,呈现出一种混沌的暗金色泽。
表面没有任何繁复的雕饰,只有几道如同天然生成的玄奥纹路,流转着若有若无的光华。
一股极其内敛却无比厚重的气息从鼎上散发出来。
看上去仿佛活物般生机勃勃,却又犹若浩茫天宇寂静无声。
叶凡心中一动:
“这鼎不是凡物!只是不知跟神农鼎相比如何?”
他没有立刻去触碰那悬浮的暗金小鼎,而是深吸一口气,走向离他最近的一个书架。
书架上放着几枚玉简。
叶凡伸出手,指尖触碰到一枚颜色最为深沉、仿佛承载着无尽时光的墨玉玉简。
这种黑色的墨玉玉简也是上古时期特有的,如今已非常少见。
入手冰凉,带着玉石特有的温润。
叶凡盘膝坐下,将玉简轻轻贴上自己的眉心,神识缓缓探入。
“嗡——!”
就在神识接触玉简的刹那,叶凡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被投入了一片浩瀚无垠的星海!
无数古老、晦涩、却蕴含着大道至理的文字符号如同星辰般在叶凡的识海中炸开,疯狂涌动!
这些符号古朴至简!
与此时修真界通用的文字截然不同。
它们扭曲、盘旋、时而如阴阳鱼般交融,时而如日月般分立。
每一个笔画都仿佛在阐述着天地间最本源的“生”与“化”的奥秘。
“最古老的‘阴阳文’!”
叶凡心神剧震!
这传说中的上古文字,早已失传。
据说只有蕴含阴阳本源之力或特殊血脉者,方能勉强解读其万一。
文字本身蕴含的力量如同滔天巨浪,冲击着他的神识壁垒,带来阵阵刺痛和眩晕感。
《阴阳丹经》!
四个由无数阴阳符文构成的巨大篇章标题,如同四座神山,矗立在他识海的中央!
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散发着令灵魂颤栗的古老道韵。
叶凡沉下心来,凭借刚刚学习熟悉的“阴阳文”,强行解读这些阴阳文,消耗的心神之力远超想象!
每一个符文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不断变化的阵法。
需要他以自身对草木药性、五行生克、乃至刚刚领悟的一丝阴阳相济的道理去反复推演、印证。
他的神识如同在布满荆棘的泥沼中跋涉,举步维艰。
仅仅解读开篇数百个符文,就让他感觉神识之力消耗了近半。
随着叶凡往后的解读,他感到自己的神识之力即将耗尽。
正在此难以为继之时,叶凡丹田内那活跃的阴阳气旋似乎受到了《阴阳丹经》气机的牵引,猛地加速旋转起来!
一丝丝精纯的、融合了青木灵力与日精月华水效力的奇异能量,顺着经脉逆流而上,涌入了叶凡的识海!
这股能量如同甘霖,滋养着他即将干涸的神识。
其中更蕴含着一种奇特的“调和”与“沟通”之力。
叶凡福至心灵,立刻放弃强行“破解”。
转而尝试以自身阴阳气旋的韵律去“共鸣”玉简中的符文。
他不再试图理解每一个符文的精确含义,而是去感受它们整体的“势”,它们流转变化的“韵”,它们所代表的“道”的痕迹。
渐渐地,一种奇妙的感应产生了。
他“看”到的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一幅幅动态的画面。
他在文字中看到了药性本源:
一株灵草在日月轮转、阴阳二气的滋养下,其内部蕴含的生命精华如何分化、凝聚、演变。
叶凡不再把它们按简单的五行属性划分,而是寻找其蕴含的“阴中阳”、“阳中阴”的微妙平衡点。
这平衡点,正是炼丹时激发药力、中和药性、甚至点化质变的关键!
他也在其中看到了火候真谛:
丹火有时并非越猛越好。
玉简中展现的控火之术,精妙到了极致。
火焰被赋予了“阴阳”属性。
文火如月华,阴柔渗透,温养药基;武火如大日,阳刚炽烈,淬炼杂质。
更有“水火相济”、“木火通明”等玄奥法门。
通过不同属性灵力的微妙配合,让火焰在刚柔、疾徐、聚散之间达到完美的动态平衡。
如同天地呼吸,契合丹炉内药力变化的每一个瞬间。
这才是真正的“活火”,而非简单的温度调控。
他在文字中看到了凝丹的奥义:
丹药的凝聚,就是一个小型世界的诞生!
各种药力精华并非简单的融合,而是在丹炉这个“小天地”内,经历“阴阳交泰”、“五行轮转”、“清浊分离”的过程。
引导药力精华在恰当的时机碰撞、交融、分离杂质、最终在阴阳二气的核心调和下,凝聚成一颗蕴含规则雏形的“丹胎”。
最后利用丹成瞬间的“虚空之力”进行最后塑形,锁住药力灵性!
冥冥之中,叶凡仿佛看到了丹道之巅:
以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
炼制出的不再是简单的丹药,而是蕴含大道法则的“道丹”!
此等境界,已近乎于“创生”!
……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叶凡才从震撼中缓缓回神,目光灼灼地望向石室中央悬浮的暗金小鼎。
他依照《阴阳丹经》中记载的“和鸣通灵术”。
运转丹田阴阳气旋,将自身融合了日精月华水气息的灵力,混合着一丝精纯的神念,缓缓渡向那尊小鼎。
“嗡——!”
小鼎仿佛从沉睡中被唤醒,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
鼎身那几道玄奥的纹路骤然亮起,散发出混沌色的光芒。
此丹鼎竟然已经生成了器灵!
一股强大而古老的意念扫过叶凡的神识,带着审视与探查。
叶凡不卑不亢,将自己对丹道的理解,尤其是刚刚从《阴阳丹经》总纲中感悟到的阴阳丹理,通过神识清晰地传递过去。
他仿佛在向这尊丹炉阐述自己的“丹道”。
片刻之后,那股审视的意念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和的接纳感。
暗金小鼎的光芒收敛,缓缓缩小降落,最终悬浮在叶凡面前三尺之处,滴溜溜地旋转着,散发出一种亲近之意。
叶凡伸出手,指尖触碰到鼎身。一股血脉相连的感觉油然而生。
关于此鼎的信息也瞬间流入了叶凡心间:
“玄黄造化炉!”
品阶未知,内蕴一丝玄黄母气与混沌源气,可调和万药,化腐朽为神奇,丹药品质与成功率极高。
炉体坚固无比,可承受多种异火甚至天劫之火煅烧。
炉体自带“纳虚”空间,可储存海量药力精华,辅助复杂丹药炼制。
“玄黄造化炉!”
叶凡心中狂喜!
有此炉相助,他的丹道之路将如虎添翼!
叶凡完全沉浸在这浩瀚的丹道传承之中。他如饥似渴地拿起其他玉简、骨片。
虽然大部分依旧是用阴阳文书写,解读起来依旧耗费巨大心神。
但是叶凡阅读的速度比最初已经快了许多倍。
……
不知过了多久,当叶凡将石室内所有关于基础理论和核心丹方的传承玉简都大致“共鸣”了一遍。
并将玄黄造化炉初步炼化入丹田温养后,他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叶凡此时的双眸之中,青翠的木灵之气与深邃的阴阳二气交织流转,仿佛有无数微小的丹火符文在其中生灭。
他整个人的气质变得更加沉凝内敛,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对草木药性、对能量流转的天然亲和与掌控感。
“呼……”
一口悠长的气息吐出,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叶凡站起身,眼中精光四射。
“这《阴阳丹经》,当真包罗万象,直指丹道本源!
玄黄造化炉更是无上至宝!此行收获,远超预期!”
叶凡迅速将书架上的玉简、骨片、兽皮卷上的内容全部复制下来。
将那些封存着特殊种子和矿物精华的玉盒玉瓶,全部小心地收入储物袋中。
至于那些形态各异的丹炉,除了玄黄造化炉,叶凡又挑选了七八个放进了储物袋。
做完这一切,叶凡才转身走出丹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