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姑娘拿起一个林素素新设计的、带有简约几何纹样的双肩编织包,爱不释手。
“我要这个小松鼠摆件!太灵了!”
几个姑娘顿时陷入了选择困难,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陈丽自己则果断地拿下了那个看中的双肩包,九块五。
又给妈妈挑了一个带盖子的储物篮,五块八。
她的姐妹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掏了钱包。
这个买包,那个买壁挂,还有两个合伙买了一套四个不同花纹的杯垫。
这一波购买力强劲的年轻顾客,引得周围其他摊主和路人都纷纷侧目。
安青山的摊位前竟罕见地排起了小队!
带来的六十多件样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安青山收钱收到手软,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林素素看着心里既高兴又踏实。
她在一旁负责收钱找钱忙的也不可开交。
然而,就在这忙碌和喧嚣中。
林素素因为坐着,视线相对较低,她突然注意到,在摊位侧面一个穿着灰蓝色旧工装的瘦高个男人。
这个男人不像其他顾客那样仔细挑选,而是眼神快速地在价格稍高的编织包区域扫过。
当安青山正背对着这边,忙着给一位大妈拿放在高处的篮子时,那个男人迅速伸手,一把抓起一个挂在侧面、定价四块的斜挎编织包,看也不看,转身就往人群外挤!
“青山!那个人!没给钱!”
林素素心里一紧,立刻指着那男人的背影喊道。
她的声音因为急切而显得有些尖锐,在一片嘈杂中格外清晰。
安青山正踮着脚取东西,闻声猛地回头,正好看到那瘦高个男人攥着包、埋头往外冲的背影!
一股火气“噌”地就冒了上来!
光天化日,竟敢明抢?!
“站住!”
安青山大吼一声,也顾不上摊位了,一个箭步就从摊位后面跨了出来,拨开人群就追了上去!
他常年在山上混,身手矫健,几步就拉近了距离。
那偷包贼听到身后的吼声和脚步声,跑得更快了,像泥鳅一样在人群中穿梭。
但安青山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那贼似乎对市场地形很熟,七拐八绕地想往市场深处的小巷子里钻。
“抓小偷啊!前面那个穿蓝工装的偷东西!”
安青山一边追一边大喊,希望能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市场里顿时一阵骚动。
有些摊主和常客似乎认出了那个逃跑的身影。
“又是‘三只手’张癞子!”
“这家伙又手痒了!”
有人低声议论,但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真正上前阻拦的却不多。
眼看那张癞子就要钻进一条堆满杂物的窄巷,安青山心急如焚,这要是让他跑进去,再想抓就难了!
他猛吸一口气,脚下发力,一个前扑,右手精准地抓住了张癞子后心的衣服!
“哎哟!”
张癞子被拽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他猛地回头,露出一张惊慌又带着几分无赖相的脸,手里还死死攥着那个编织包。
“你干什么!放开我!”
“干什么?你偷我东西!把包还回来!”
安青山紧紧抓着他,厉声喝道。
“谁偷你东西了!这包是我买的!”
张癞子梗着脖子狡辩,试图挣脱。
但他那点力气在安青山面前根本不够看。
“你的?你叫它一声看它答应吗?大家刚才都看见了,你从我们摊位上拿了包就跑!”
安青山环视四周,希望有人能作证。
这时,市场管理处的那个办事员闻讯赶了过来,皱着眉头。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别在这堵着路!”
“李干事,他偷我们家包!”
安青山立刻说道,同时指了指张癞子手里的包。
“就是这个,他拿了没给钱就想跑!”
李干事显然认识张癞子,脸色一沉。
“张癞子!你怎么又犯老毛病!还不把东西还给人家!”
张癞子见管事儿的来了,气势矮了半截,但嘴上还不服软。
“李干事,我就是拿着看看,没想偷……”
“没想偷你跑什么?!”
安青山怒道。
“拿着看看需要像做贼一样往小巷子里钻?”
周围也有看不下去的摊主和顾客帮腔。
“就是,我们都看见了!”
“张癞子,你这毛病得改改了!”
“人家小夫妻做点小生意不容易!”
在众人指责和李干事的威慑下,张癞子这才不情不愿地把已经被捏得有些变形的编织包塞回安青山手里。
嘴里还不干不净的用听不懂的方言嘟囔着。
李干事对安青山说。
“对不住啊,安同志,这家伙是市场里有名的惯偷,手脚不干净,我们也头疼。今天多亏你反应快。东西拿回来就好,以后多注意点。”
他又转头训斥了张癞子几句,警告他再犯就送派出所,然后才把他轰走了。
安青山拿着失而复得的包,检查了一下,除了被捏得有点皱,没有损坏,这才松了口气。
他对着周围帮忙说话的人和李干事道了谢,然后快步回到了摊位。
林素素一直紧张地望着那边,见安青山平安回来,手里拿着包,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没事吧?青山?”
“没事,包拿回来了,是个惯偷,被李干事训走了。”
安青山把包放回原处,虽然抓回了东西,但心情多少受了点影响。
他本以为市场管理员能把人抓起来。
不过,这个小插曲并没有浇灭顾客们的热情。
相反,安青山勇抓小偷的举动,反而让人觉得这小伙子正直可靠,对他卖的东西也更添了几分好感。
摊位前的生意很快又恢复了火爆。
直到下午三四点钟,带来的六十多件样品,除了那个被抓皱的斜挎包和几件不太起眼的小摆件,几乎都被卖光了!
很多后来被人推荐来的人只能空手而归。
还纷纷询问安青山林素素下次什么时候来,或者能不能预定。
林素素心里激动不已,琢磨着等晚上就写信回去让秋菊两口子继续寄货物过来。
当然还得把这次样品的钱寄回去!
收摊回家!
安青山仔细清点完,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素素!你猜今天卖了多少钱?!九百八十多块钱!”
这等于他们在海市找到了一条可行的生计!
林素素靠在椅子上,轻轻抚摸着肚子,脸上虽然有疲惫但笑的却无比满足。
开业第一天,虽然有惊险,但更多的是超出预期的成功。
“咱们就按照之前的定价,把这批样品的钱一起给秋菊寄回去!”
“行!”
傍晚,灯光昏黄却暖意融融。
安青山将那个沉甸甸的钱箱子倒在桌上,毛票、分币、还有厚厚一沓大团结,堆成了小山。
夫妻俩头碰着头,开始一笔一笔仔细清算。
“素素,你念单子,我来算账。”
安青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本子,上面记录着每一样样品对应的成本和预估价。
林素素拿起那份根据记忆和剩余样品整理的清单,轻声念道。
“镶碎花布边单肩包定价十三块五,卖出八个,万字纹杯垫,五毛,卖出十二个。小猪摆件一块五,卖出五个;改良双肩包九块五,卖出六个,带盖储物篮卖出四个……”
安青山手指飞快地拨动着算盘珠子。
他不仅算总收入,还要精确核算出每一件样品的成本,以确保寄回老家的钱既能让乡亲们满意,又留出了他们应得的辛苦费和后续发展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