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在甄嬛传沉浸式宫斗 > 第135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们13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们135

皇上脑海中闪过许多画面,最早的李静言抱着一捧桃花差点撞进他的怀里,后来,桃花变成了弘时和玉章被她搂在怀里,母子三人坐在院中望着他笑,最后,是现在。

她方才睡着了,最近都没有打扮,但皇上能辨别出,她脸上仍然透着自然的红晕。

那个经由粘杆处传达的誓言,皇帝也记得,乌拉那拉宜修既然说了会报应到孩子身上,那想来不会被忘记。

果然,李静言说道:“皇上可还记得第一次与臣妾相遇的时候吗?”

皇帝幅度微小地点点头。

李静言又说道:“那皇上知道,在这之前,臣妾便爱慕皇上了吗?”

爱慕?

乌拉那拉宜修是雍正六年去世的,现下是雍正十五年,皇帝用了九年的功夫,试图让李静言开窍,可他一直没能成功,如今又问了一次,还是看不出一丝成功的迹象。

他忽然想起从前,也许在李静言不许冯若昭靠近乌拉那拉宜修的时候,他就该明白的,那和李静言会嫉妒旁的女子靠近他没有什么两样。

既然如此,又怎么称得上是男女之情呢。

可如果说,不是,有占有欲,会吃醋,会嫉妒,会脸红,会羞涩,会喜悦,这又是什么感情呢?

皇帝也不懂,只是叹道:“你说是爱慕,那朕便信了,心里欢喜得很。”

他的语气沉重,就连李静言也听得出来其中没什么高兴的情绪,但她只以为是皇上在病中的缘故,忙贴心问道:“臣妾扶皇上起来吧?这样躺着也不见得舒服。”

皇帝拒绝道:“不必了。”

他的视线已经开始模糊,看人看物都只能看到色块,想起李静言在乌拉那拉宜修临终前对弘时和玉章出生时辰的如数家珍,和入府时间都记不得的表现。

皇帝又忍不住追问道:“说起朕初次遇见你,朕倒不记得了,你到朕的身边有几年了?”

李静言坐在床头,方便照顾皇上,随口答道:“许久了,当有二十多年了吧。”

皇帝不知道心中是何滋味,心寒?好像不是,即使是现在,弘时很快就能登基的时刻,李静言也和往常一样照顾着自己,方才说起初遇是为了完成对乌拉那拉宜修的誓言,但又说什么爱慕之类的,只怕也有哄自己高兴的意思。

可皇帝也做不到毫无波澜。

他们在一起已经足足三十六年了,而不是二十多年……

他忍不住提醒道:“你到朕的身边已是三十六年前的事了。”

李静言感慨:“是吗?那可真是好久了,看来是臣妾记性不好,记错了。”

皇帝说得用力,头也跟着抬了一下,李静言便搭了把手,也半躺下来,垫了胳膊在皇上的头颈后边。

用心和无心在她身上纠缠显现,叫皇帝不得发怒,也不得解脱,只余三分叹息和……哀伤。

他看向李静言,只能看到大片的粉色,自从当年他夸过一次她穿粉色好看后,李静言大多数要接驾的时候,都会选一件粉色衣裳穿上。

皇帝说道:“你穿这身衣裳好看,”

李静言低头看了看袖子,笑道“皇上总这样说。”

皇帝想,这些年,他享受李静言的天真,稚拙,甚至就连愚笨,他也是喜欢的。

那些美好的情绪,虽在最后九年还了一部分回去,但也足够了,人之将死,也该放过自己,终归三十六年的情分不是假的,李静言再无心,也不能忽视他占据了她三十六年的分量。

他终于不再试探些什么,只是再次温和地问道:“你还有什么想对朕说的吗?”

不是对乌拉那拉宜修的誓言,不是因为怕连累孩子们,而是对他的话。

李静言抬眸,不知皇上怎么又重复这句话,她没什么可说的,只犹豫着说起了那些老生常谈的话。

“皇上,弘时又长高了。”

“好。”

“也壮了。天不亮就去练习骑射和马术”

“……好。”

“弘时读书很用功,一直到深夜。”

“…………好。”

“臣妾总对弘时说要争气,未来替皇阿玛分担。他如今替皇上监国,很是用心呢。”

……

“玉章和驸马的感情也很好。”

……

“前两日,玉章的孩子不听话,还被玉章揍了呢,难得见玉章这样活泼。”

……

“皇上?”

皇帝闭上了眼睛,闭上了嘴巴,第一次接受五感渐渐消失的滋味,他没有等来自己想听的话,他想,对李静言,该更直白些,才不至于浪费了最后一丁点时光。

可以他的性子,那已经是最直白的暗示。

李静言还在轻轻叫着“皇上”,皇帝想,他该最后教一次她的,不然实在放心不下。

【你该流泪了,要痛哭流涕以表哀痛才好,这样人们才会满意。】

他想,他该早些教导李静言的,最好是在她十六岁的时候。

可惜,太迟了,太迟了……四十岁的人早已被定格了。

他以为他的殷切叮咛是说出了口的,因为熟悉的哭泣声飘飘忽忽传入了他的耳中。

最后,哭泣声消失了,在味觉,视力,触觉都没了之后,残余的听力也没了,这是皇帝盘旋的最后一道思绪。

李静言趴在皇上不那么宽广的胸膛上流泪,就像在乌拉那拉宜修的灵堂前一样。

她什么也没有听到,只看到皇上最后动了两下嘴,将耳朵贴上去时,只是含糊的咕哝声。

李静言从皇上嘴中听到的最后一个字便是——

“好。”

就像这一生,皇帝从来没有拂过她的心愿一样。

雍正十五年,雍正帝驾崩,传位与慧亲王弘时,册封生母,雍正帝第三任皇后李氏为太后。

三年后,弘时前往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李静言搂着好几日前就被她留在紫禁城居住的玉章,脸上不见一丝阴霾,对着进门的弘时欢快地招手。

“好孩子,快来皇额娘这儿。”

看着两张笑脸,弘时加快了脚步,还没走到跟前便喊道:“额娘!”

灿烂的阳光透过琉璃窗落在李静言的脸上,耳边的步摇优哉游哉般轻轻晃动,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身边有儿女相伴,日子安宁祥和也幸福。

不管逝去的是谁,不管占据了她人生多重的份量,也都过去了。

(本卷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