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水煮大明 > 第450章 坑爹少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到底是怎么了?”沈佩玉皱着眉头,和汤青雨嘀咕道,“这么疯狂地砸钱,难道不要命了吗?”

她们找来了金山医药集团的唐国治、徐茂生,这两人鬼鬼祟祟地上门拜访李勇。看了半天后,只有一个结论——这哥们精神肯定没问题,只是最近火大!下了重注,天天在关心西部战局的变化。

“靖国将军啊!你这是要把自己累死啊!”唐国治摇摇头,叹了口气。

李勇却满不在乎地笑了笑:“为了大明的未来,这点牺牲算什么!”他又不能讲,自己有金手指,那边地下藏有黑金——石油,必须在这个地界不清晰的年代拿下来,原住民被屠光,是没有任何负面代价,现在里海和波斯湾,只有一个鼓破万人锤的波斯破烂帝国,一个大乱后正在恢复的奥斯曼帝国,最多,再加上北边那个不想猥琐发育的沙俄,现在投每一分钱,那都是万倍赚回来。

至于这个大明崇祯帝怎么解决,让李勇还是相当头痛,对这个穷鬼,只有温水煮大明,先微火炖着。

嘉峪关,这座矗立在祁连山与黑山之间的“天下第一雄关”,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守护着中原进入西域的必经之路。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是明朝防御西部边疆的最后一道防线。

关城驻有大约五千名边军,他们来自不同的兵种——步兵负责关隘的防守、巡逻以及城池的守卫;骑兵则凭借着更强的机动性,随时准备快速响应外部威胁、进行侦察和追击。

然而,此时的嘉峪关,却弥漫着一股压抑而破败的气息。这些边军们,一个个穿着破旧,看起来就像叫花子。他们已经在嘉峪关城头守了多年,靠着信念在为国守边疆。他们已经记不得多少年没有新的明军来换防了,只能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这荒凉的边关。

崇祯六年七月十五日,一群叫花子边军正在嘉峪关城头躲阴凉。突然,他们的眼睛亮了起来——东面烟雾弥漫,一大队盔明甲亮的明军骑兵从东边而来。

“是我们明军!是我们明军!”一个年轻的边军兴奋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带头的猛将正是前锋曹文诏。他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城头上的边军,大声喊道:“兄弟们,我们是大明金山镇的西征军!”

这些边军们,人人激动不已。他们看着这些盔明甲亮的骑兵,仿佛看到了希望。他们已经太久没有见到新的明军了,更没有见过新的军服,这些新军的到来,让他们感受到了大明朝廷原来还在!

李标的西征军从兰州出发,一路骑马向西进发。兰州到嘉峪关一共三千余里,高迎祥作为前锋一天仗都没有,基本上天天都在赶路,整整花了45天的时间才赶到。这在古代的行军来说,作为一支骑兵,已经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了。

“这个纸上谈兵的少爷真坑,完全不知道在这大明边疆,从兰州出发一路骑马,顺顺利利的到伊犁也得半年以上!”李标一边骑马喝风吃沙,一边抱怨道,“没有来过西域,就不知道大明有多大!少爷首先启动西域铁路修建,绝对英明!没有铁路线支撑,这些地方占了也是白占,后勤补给跟不上,都得吐出来”。

他原本的计划是从兰州一路打到伊犁,彻底征服青海、西藏和新疆(天山南北)。但走到半路,他就发现不对了。这路程实在太远,补给也跟不上,士兵们也疲惫不堪。“将今年军事目标得调整为拿下哈密,必须将哈密建设成一个前进基地!”李标当机立断,做出了战略调整。“原来少爷也不是什么都对!”李标吐一口嘴里的黄沙,从此开始多长了一个心眼。

崇祯六年七月二十日,在嘉峪关高大的城楼上,李标看着眼前饱经风霜的嘉峪关,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嘉峪关是明朝西北边防的关键要塞,扼守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卡。如今,必须留下大部人马,后勤线太长,必须等待补给到位,目前的物资,只能向一线最多投入2个师。“兄弟们,你们先在嘉峪关休整一月,等养足了精神,再继续西征!”李标对各位师长说道。

各位师长纷纷点头,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经过漫长的行军,不仅是士兵,就算他们也是疲惫不堪,需要时间来恢复体力和精神。曹文诏看着李标,以前相当看不起这个抱李勇大腿上来的小子,现在心中充满了一丝敬意,也仅一丝而已。李标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还算是一位“合格”的将领。“司令,我们听从您的安排!”曹文诏说道。

李标知道这些老江湖表面服他,不过是我表哥是李勇。嘿嘿一笑后也不多言,认真对众人敬完军礼,说道:“前锋高迎祥已经出发三天,这次我带刘国能208师作为第二梯队立即出发,你们后续在一个月后,由王铁柱师长负责,大军再向哈密城挺进,向西!向西!一路向西!”众将一起回敬军礼——“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崇祯六年的七月底,天山北路的委鲁母(委鲁母是明代文献记载的西域古地名,首次见于《西域土地人物略》,其地理位置约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北方向)草原上,牧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李标派出的使者快马加鞭,穿越了广袤的草原和沙漠,终于抵达了这片西域古地。

与此同时,固始汗正坐在他的大帐中,享用着早餐。他刚刚带领着大军从西向东迁徙至此,心中正盘算着今年的宏伟计划——拿下哈密,明年大举入青藏,代表蒙古人拥立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建立他心中的横跨三域的和硕特汗国。

“报!”亲兵匆匆走进大帐,单膝跪地,“大汗,有明国使者前来拜访!”

固始汗眉毛一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明国怎么还有闲心来天山?”

使者走进大帐,按照外交礼节,向固始汗行礼。固始汗上下打量着使者,心中暗自揣测着明国的来意。

使者微微一笑,展开一幅坤舆万国舆图,朗声道:“我大明靖国将军李勇已成草原共主!”

“什么时间,我蒙古人有个汉人‘新爹’了?”固始汗一听,差点没被嘴里的奶茶呛到,心中暗骂,“这群漠南蒙古人全他妈的是废物!”

使者却不慌不忙,继续说道:“我大明已经复收南洋,占据亚洲东部和南北美洲,今年要收复整个西域!”

固始汗接过舆图,展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本来以为自己管理的天山南北无边无际,可在这地图上,也就是一小块而已。他看着那广阔的疆域,心中不禁有些发怵。

“六月,我大明已经应格鲁派的邀请派大军入青藏,将横扫喀尔喀蒙古人(漠北蒙古),本次拜访是希望与漠西蒙古兄弟们结盟,共尊李勇为草原共主,共享草原和平成果。”使者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