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 > 第179章 卢象升:天降总督大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9章 卢象升:天降总督大位?

大名府衙的书房内,烛火摇曳。

卢象升正伏案疾书,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公文,眉头紧锁。

虽为文官,他身上却自有一股锐气,案角甚至放着一柄擦拭得锃亮的佩刀。

自去岁己巳之变,京师告急,他便散尽家财,招募乡勇数千,日夜操练,誓要北上勤王,以报国恩。

然而,他刚刚整军备粮,还未及出大名府境,那惊天动地的捷报便如同飓风般席卷而来:

一支自称“铁面军”的神秘劲旅,在一位戴着铁面具的督师朱启明率领下,于京畿之地力挽狂澜!

生擒莽古尔泰、阿敏、阿巴泰三位后金贝勒,全歼入关的镶蓝旗主力,更在通州城下重创皇太极亲率的巴牙喇营,斩首加俘虏竟近三万之众!

煌煌战绩,震古烁今,硬生生将一场倾国之危消弭于无形。

卢象升放下笔,长叹一声。

心中滋味复杂难言。

国难当头,他满腔热血欲效死力,却连战场都未能踏上,风头与功劳尽被那横空出世的朱督师及其铁面军所夺。

他这数千义勇,倒显得有些多余了。

虽有报国之心,却无施展之地,只能在大名府继续做个守土知府,这份憋屈,唯有案牍劳形才能稍加排遣。

就在此时,府衙外骤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和尖锐的传呼声:

“圣旨到——!大名知府卢象升接旨——!”

卢象升心头猛地一跳。

圣旨?在这深夜?

他不敢怠慢,立刻整肃衣冠,疾步出迎。

香案早已摆好,宣旨太监那特有的尖细嗓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逆奴逞凶,犯我京畿,值此社稷危难之际,大名知府卢象升,忠勇素着,深明大义,散家财募义勇,星夜勤王,忠忱可嘉!虽因路途稍远未及亲临战阵,然其拳拳报国之心,昭昭可鉴!特擢升卢象升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即日进京陛见,不得有误!钦此——!”

宣旨完毕,整个府衙内外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叹声。

总督宣大?!

这可是节制一方、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之位!

从一个地方知府,一步登天,跃升为手握实权的兵部堂官、方面总督!

这恩遇之隆,升迁之速,简直闻所未闻!

卢象升本人更是如遭雷击,捧着圣旨的手微微颤抖,脑中一片空白。

勤王?他确实组织了义勇,可……寸功未立啊!

朝廷以“忠勇素着”、“勤王忠忱”为由封赏,这理由……未免太过牵强!

他卢象升岂是贪天之功为己有之人?

这泼天的富贵,他受之有愧!

“卢大人?卢大人!还不快谢恩呐!”宣旨太监见卢象升怔在当场,连忙低声提醒,脸上却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卢象升这才如梦初醒,连忙叩首谢恩:“臣,卢象升,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身后,卢象升屏退左右,只留下那宣旨太监。

他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一脸的困惑与不安问道:“公公,圣恩浩荡,象升感激涕零。只是……只是象升自知寸功未立,勤王之师尚在府境,何德何能骤登此高位?公公能否……指点一二?其中必有缘故。”

说话间,卢象升极其自然又隐蔽地从袖中滑出一枚沉甸甸、约莫十两的银锭,借着拱手作揖的动作,不着痕迹地塞入了宣旨太监的袖中。

那太监袖口一沉,脸上瞬间堆起更加热切的笑容,眼中精光一闪。

他左右看了看,确定无人,才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几分亲昵和得意:

“卢大人呐,您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您这顶戴,可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是有人,在万岁爷面前,力荐了您呐!”

“力荐?”卢象升心头剧震,袖中手指下意识地捻了捻,给出去的那点银子,值了,“敢问公公,是哪位大人?”

太监嘿嘿一笑,眼中满是敬畏:“还能有谁?当然是刚刚在通州城下,杀得鞑子哭爹喊娘、立下不世奇功的朱启明,朱督师啊!

万岁爷对朱督师那是言听计从!朱督师在万岁爷面前说,‘宣大总督,非卢象升不可’!万岁爷立刻就准了!

卢大人,您这可是攀上了擎天玉柱啊!日后飞黄腾达,可别忘了咱家今日这点口风……”

他意味深长地拍了拍袖口,笑容愈发谄媚。

朱启明!朱督师!

这名字如一道惊雷,在卢象升心炸响。

所有的困惑、不安、惭愧,瞬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惊与滚烫的感激所取代。

原来是他!

是那位力挽狂澜、名震天下的神秘督师!

自己与他素昧平生,更无尺寸之功献于其前,他竟在御前如此力荐!

一股强烈的暖流涌遍全身,卢象升只觉得眼眶微微发热。

士为知己者死!这份知遇之恩,这份在万军之中独独点中他卢象升的信任,重逾千钧!

“原来如此……多谢公公提点!”

卢象升郑重地向太监拱手,声音激动,“象升……明白了!公公放心,此恩此情,象升铭记于心!”

送走宣旨太监,卢象升站在庭院中,仰望星空,心潮澎湃。

宣大总督,那是直面塞外强敌的第一线!

朱督师将此重任托付于他,是信任,更是期许!

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与责任感在他胸中激荡。

他猛地转身,对闻讯赶来的亲信家丁和义勇头目大声下令:

“传令!勤王义勇,即刻整装!随本官——进京面圣!拜见朱督师!”

……

紫禁城,平台。

崇祯皇帝朱由检端坐御座之上,虽然脸色依旧带着一丝长期焦虑留下的苍白,但眼神却比以往多了几分神采,尤其是看着殿下那位身材高大、面容刚毅、举止沉稳的新任宣大总督时。

卢象升一丝不苟地行过觐见大礼,回答着崇祯关于宣大防务、边军状况、钱粮筹措等问题的垂询。

他言语清晰,条理分明,既无夸夸其谈,也无畏缩推诿,虽然以崇祯此刻被朱启明激起的“豪气”来看,他提出的见解虽略显保守以,但皆切中肯綮,显示出对边务的深入了解和务实作风。

崇祯越听越满意。

虽然卢象升的锋芒似乎不及皇兄那般锐利逼人,但其沉稳厚重、条理清晰,正是他心目中可靠的封疆大吏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是皇兄亲口推荐的人!

皇兄的眼光,绝不会错!

“卢卿所言,甚合朕意。”崇祯难得地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宣大重镇,乃京师藩屏,交予爱卿之手,朕心甚慰!望卿不负朕望,亦不负……朱督师举荐之恩!整饬军备,安靖地方,为朕守好北门!”

“臣卢象升,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天高地厚之恩!必整饬边备,练强兵,守国门,绝不负陛下信重之托!"卢象升声音洪亮,字字铿锵。

至于大恩人朱督师,他是不可能在皇帝面前提及的,懂得都懂。

召对结束,卢象升告退出宫。

他步伐匆匆,心中早已飞向了京东的张家湾——铁面军南山营的大本营,那位传奇督师所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