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一生走到老 > 第三百五十章 好手艺是学出来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五十章 好手艺是学出来的

自从那晚吃过石杰新做的卤鸭头,邢成义心里就揣着个念想——一定要把这手艺学会,带回家做给王红梅和人汐吃。转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他就提前到了后厨,石杰新正准备清点调料,见他进来,笑着问:“小邢,今天怎么来这么早?”

“石师傅,”邢成义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想跟您学学做卤鸭头,等回家了做给我老婆孩子尝尝。”

石杰新放下手里的账本,爽快地答应:“没问题!正好今天要再卤一桶鸭头,给前厅当试吃,你跟着我一步步来就行。”

邢成义赶紧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旁边,拿出手机打开备忘录,准备记笔记。石杰新先走到冻库,搬出来一桶鸭头,指着桶说:“做卤鸭头,第一步就是选鸭头,咱们用的都是新鲜烤鸭剩下的,冻过之后要彻底化冻,但不能用开水烫,不然肉质会柴。”他把鸭头倒进大盆里,“用30度左右的温水泡,泡的时候加一勺料酒,既能加快化冻,又能去腥味,泡半小时,期间要翻三次。”

邢成义赶紧记下“温水+料酒泡30分钟,翻三次”,然后蹲在盆边,时不时用手搅拌一下鸭头,还特意摸了摸水温,生怕温度高了。石杰新看他认真的样子,笑着说:“不用这么紧张,大概这个温度就行,主要是让冰慢慢化,把里面的血水逼出来。”

半小时后,鸭头化冻了,表面浮着一层灰褐色的血水。石杰新拿起一把剪刀,捏住一个鸭头:“接下来是处理鸭头,这步最关键,不干净就有腥味。先剪去鸭舌根部的筋膜,再掰开鸭嘴,把里面的舌苔抠掉,眼眶里的淤血也要清理干净,还有脖子根部的淋巴结,必须剪掉。”

他一边说一边示范,剪刀“咔嚓咔嚓”响,动作麻利得很。邢成义跟着拿起剪刀,可刚碰到鸭头就有点手笨,鸭舌滑溜溜的,总也剪不准筋膜。石杰新凑过来,手把手地教他:“左手按住鸭舌,右手剪刀斜着剪,别太用力,不然会把鸭舌剪碎。”

邢成义试了几次,终于剪准了,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学着石杰新的样子,一个个清理鸭头,遇到淤血多的,就用牙签一点点挑出来,足足忙活了一个小时,才把一盆鸭头处理干净。石杰新检查了一遍,点点头:“不错,处理得挺干净,接下来就是腌制。”

他往盆里加了两勺料酒、一把姜片、少许盐,用手抓匀:“腌制10分钟,盐别放多,只是辅助去腥味,后面卤汤里有盐。抓的时候要用力,让调料能渗进去。”邢成义戴上一次性手套,使劲抓着鸭头,直到每个鸭头都裹上了调料,然后定了个闹钟,生怕腌过头。

腌制的时候,石杰新开始熬卤汤。他往卤锅里加了大半锅清水,然后拿出调料包:“八角5颗、桂皮2块、香叶4片、花椒20粒、干辣椒30个,这些都是基础调料,比例不能错。”他一边说一边把调料倒进锅里,“生抽3勺、老抽1勺、冰糖50克、料酒2勺,姜片和蒜子各一碗,这些都加进去。”

邢成义赶紧记下来,还特意问:“石师傅,冰糖必须敲碎吗?”“对,敲碎了更容易融化,卤出来的颜色更亮,味道也更匀。”石杰新说着,把冰糖敲碎撒进锅里,然后点燃燃气灶,大火烧开。

卤汤烧开后,泡沫翻滚,香味已经飘了出来。石杰新撇去表面的浮沫,转小火熬了15分钟:“卤汤要先熬香,让调料的味道都融进去,这样鸭头才入味。”熬汤的时候,闹钟响了,邢成义把腌制好的鸭头放进开水里焯水,水面很快浮起血沫,他按照石杰新说的,把血沫撇干净,直到汤水清澈,才把鸭头捞出来沥干。

“现在可以下鸭头了。”石杰新把卤汤调到微沸的状态,让邢成义把鸭头放进锅里,“鸭头要凉水下锅还是热水?”邢成义问。“热水,因为已经焯过水了,热水下锅不会让肉质变柴,还能更好地吸收卤汤的味道。”石杰新解释道。

鸭头放进卤锅,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香味瞬间更浓了。石杰新盖上锅盖,说:“小火慢卤1小时,期间每隔20分钟翻一次,让每个鸭头都能均匀入味。关火后别开盖,焖半小时,这叫‘回卤’,是鸭头好吃的关键。”

邢成义守在锅边,时不时掀开锅盖翻一下鸭头,还凑过去闻闻香味,心里既紧张又期待。1小时后,他按照石杰新的吩咐关火,盖上锅盖焖着。这半小时过得格外慢,他总想去掀锅盖,都被石杰新拦住了:“别急,焖够时间才够香。”

终于,半小时到了,邢成义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鸭头变成了诱人的深棕色,油光锃亮。他用漏勺把鸭头捞出来,撒上葱花和白芝麻,看着自己亲手做的卤鸭头,心里满是成就感。

石杰新拿起一个尝了尝,点点头:“不错,第一次做就能做成这样,味道很正,就是稍微有点淡,下次可以把卤汤的盐量加一点。”邢成义也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肉质紧实,麻、辣、鲜、香一应俱全,和石师傅做的几乎没差。

他赶紧拍了张照片发给王红梅,配文:“红梅,我学会做卤鸭头了,等我回家,第一时间做给你和人汐吃!”

王红梅很快回复,带着一连串的笑脸:“太好了!人汐肯定爱吃,我都等不及了!”

邢成义看着消息,嘴角扬起笑容。他知道,这锅卤鸭头里,不仅有美味的味道,更有他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接下来的几天,他每天都跟着石杰新练习,从调料比例到卤制时间,一点点摸索,手艺越来越熟练。

离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邢成义心里也越来越踏实。他已经准备好了,带着这门卤鸭头的手艺,带着对家人的爱,回家过一个热热闹闹、香香甜甜的年。

寒夜别绪,卤香未凉

腊月十八的bJ,天刚蒙蒙亮,寒风就跟疯了似的,卷着碎雪粒子,“呜呜”地撞在餐馆的玻璃窗上,发出刺耳的声响。邢成义醒得比闹钟早了半个钟头,他坐起身,摸了摸枕头底下那张已经被摩挲得有些发皱的火车票,指尖传来纸页的粗糙质感,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既沉重又急切——今天,是他在这家餐馆的最后一天,也是他和兄弟们告别的日子。

宿舍里静悄悄的,张可还在被窝里蜷着,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意,不知道做了什么美梦。邢成义轻手轻脚地穿上衣服,叠被子的时候特意把边角捋得整整齐齐,就像他刚来那天一样。他的行李早就收拾好了,一个半旧的帆布包放在床底下,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一本记满菜谱的笔记本、石杰新给他写的卤鸭头配方,还有那张被他随身带了快一年的女儿人汐的百天照。他把照片掏出来,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看着女儿软乎乎的小脸,嘴角忍不住扬了扬,可眼眶却有点发热。

“成义,你咋起这么早?”张可翻了个身,揉着眼睛坐起来,看到邢成义正在收拾东西,一下子清醒了大半,“你这是……要走了?”

“嗯,今天最后一天,办了手续就该走了。”邢成义把照片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口袋,拍了拍帆布包,“东西都收拾好了,不麻烦。”

“这么快啊!”张可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了不舍的神色,“我还以为你能多留两天,再给我们露一手卤鸭头呢!上次你做的那锅,我到现在还惦记着那味儿。”

“等我明年回来,一定给你做够,管够!”邢成义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早点把活儿干完,争取早点回家陪你爸妈过年,别让他们等急了。”

张可点点头,叹了口气:“唉,我还得再熬半个月呢。对了,你辞职手续办好了,可得跟我们说一声,咱们兄弟几个得好好送送你,不然也太说不过去了!”

“一定!”邢成义笑着答应,转身拿起保温杯,“我先去厨房,再给大家做顿早餐。”

后厨里,灯火已经亮了,石杰新正围着围裙,在灶台边忙活。看到邢成义进来,他手里的动作顿了顿,笑着问:“小邢,今天怎么这么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石师傅,”邢成义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今天是我最后一天在这儿了,想再给大家做顿早餐,也算留个念想。”

石杰新手里的勺子停在半空,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却依旧温和:“也好,该回去陪家人了。人汐都一岁了,确实不能再错过了。对了,卤鸭头的手艺都学会了吧?配方我给你写的那张纸,放好了吗?”

“都学会了,配方我夹在笔记本里了,放得好好的。”邢成义感激地说,“这阵子多亏您耐心教我,不然我哪能学会这么好的手艺。等我回家给人汐和红梅做了,一定拍照片给您看。”

“客气啥,都是兄弟!”石杰新拍了拍他的肩膀,手上还沾着面粉,“以后回家了,好好过日子,常给我们发点人汐的照片,让我们也看看小家伙长啥样,是不是又胖了。”

“一定!”邢成义笑着答应,转身走到面盆边,拿起面粉往盆里倒。他想做大家最爱吃的南瓜馒头,这是他最拿手的活儿。

不一会儿,魏玉华提着一袋子生姜葱段走进来,嘴里还哼着小曲,看到邢成义在揉面,笑着说:“哟,成义,今天怎么这么积极?是不是知道今天有啥好吃的?”

“华哥,我今天办辞职手续,这是我最后一次给大家做早餐了。”邢成义一边揉面,一边说,面团在他手里渐渐变得光滑有弹性。

“啥?你要走了?”魏玉华手里的袋子“咚”地一声掉在地上,生姜和葱段撒了一地,“这么快?你咋不早说!我还没跟你好好喝一杯呢!”

“店里年底忙,我买了今天晚上的火车票,得赶回去。”邢成义弯腰帮他捡生姜,“怕提前说了,大家分心。”

“分心也得说啊!”魏玉华捡起一根葱,语气里满是不舍,“你这一走,咱们后厨可就少了个‘馒头达人’了!以后谁给我们做这么好吃的南瓜馒头?”

王霞也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揉面杖,听到他们的对话,脚步顿了顿,走过来问:“成义,你真要走了?”

“嗯,霞姐,家里人都盼着我呢。”邢成义点点头。

王霞叹了口气,眼里带着惋惜:“唉,你这孩子,做事就是踏实,我们都舍不得你。以后你回家了,可得常想我们,想我们做的烤鸭,想我们一起在后厨忙活的日子。”

“会的,霞姐,我永远都不会忘。”邢成义说,心里暖暖的。

大家一边收拾,一边准备早餐。邢成义蒸了两笼南瓜馒头,又煮了一锅小米粥,还炒了几个爽口的小菜。早餐做好的时候,庄传鹏也来了,他穿着那件深蓝色的棉袄,脸上带着疲惫,却依旧精神。

“庄哥,早!”邢成义笑着打招呼。

“早啊,成义!”庄传鹏走过来,看到桌子上的早餐,笑着说,“今天的早餐真丰盛,是不是有啥好事?”

“庄哥,我是来跟您办辞职手续的,我买了今天晚上的火车票,要回家陪家人过年。”邢成义说。

庄传鹏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理解的笑容:“也好,你确实该回家了。人汐出生的时候,你就陪了一个月,这都快一年了,孩子肯定想爸爸了。辞职手续我已经让财务准备好了,等会儿你去财务室领工资,我还让财务多给你算了半个月的奖金,算是咱们店里的一点心意。”

“谢谢庄哥!”邢成义感激地说,“这阵子多亏您照顾我,我以后一定会常回来看看您的。”

“客气啥,都是应该的!”庄传鹏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个踏实肯干的好孩子,以后回家了,好好过日子,要是想回来上班,随时都能来,咱们店里永远欢迎你。”

“一定!”邢成义说。

吃完早餐,邢成义跟着庄传鹏去了财务室。财务把工资和奖金递给了他,还笑着说:“邢师傅,一路顺风,回家过个好年!”

“谢谢!”邢成义接过钱,心里暖暖的,这不仅是一笔工资,更是大家对他的认可和关爱。

从财务室出来,邢成义回到了后厨。大家都在忙着备菜,看到他回来,魏玉华放下手里的刀,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成义,手续办好了?晚上咱们出去吃一顿,算是给你送行了!我已经订好包厢了,就在隔壁那家川菜馆,你最爱吃的那家。”

“不用了,华哥,店里这么忙,大家都离不开。”邢成义推辞道,“等我明年回来,咱们再好好喝一杯,不醉不归。”

“那怎么行?你这一走,就是一年,怎么也得送送你!”魏玉华急了,“就这么定了,晚上关了店门,咱们兄弟几个好好聚聚,谁也不准缺席!”

“是啊,成义,你就别推辞了!”王霞也走过来说,“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可不能拒绝。你走了,我们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见面呢。”

石杰新也点点头:“小邢,去吧,大家都想跟你好好告个别。店里的活儿,我们能应付。”

邢成义看着大家真诚的眼神,心里很感动,只好答应:“那好吧,谢谢大家!”

接下来的一天,邢成义比平时更忙了。他想在离开之前,多帮大家做点事。他帮张可切菜,教他怎么把菜切得均匀;他帮王霞揉面,告诉她怎么判断面团的软硬;他还帮石杰新看卤锅,提醒他什么时候该翻一下鸭头。石杰新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里很欣慰:“小邢,以后不管到哪儿,都要这么踏实,准没错。”

“我知道,石师傅。”邢成义笑着说。

中午,店里的生意格外好,客人络绎不绝。邢成义负责蒸馒头、端菜,他做得格外认真,每一个馒头都蒸得松软香甜,每一盘菜都摆得整整齐齐。有个熟客认出了他,笑着说:“小邢师傅,你做的馒头就是好吃,我每次来都要点两笼。”

邢成义笑着说:“谢谢阿姨,您慢用。”

下午,客人渐渐散去,大家开始收拾厨房。邢成义把自己用过的厨具都清洗干净,摆放整齐,就像他刚来那天一样。他还把后厨的角落都打扫了一遍,连地上的油污都擦得干干净净。魏玉华看着他,笑着说:“成义,你这是要把后厨翻新一遍啊?”

“反正也没事,多干点活,心里踏实。”邢成义说。

收拾完厨房,邢成义从宿舍里把行李搬了出来。帆布包不算重,可他却觉得沉甸甸的,里面装着他在bJ一年的回忆,装着兄弟们的情谊。

“成义,我帮你搬!”张可跑过来说,抢过他手里的行李。

“谢谢!”邢成义说。

大家把邢成义的行李搬到了店门口,庄传鹏也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红包:“成义,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拿着,回家给人汐买件新衣服,再给你爸妈买点东西。”

“庄哥,这不行,您已经给我发了奖金了!”邢成义推辞道。

“拿着吧,这是我的一片心意!”庄传鹏把红包塞进他手里,“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家给我发个消息报平安。要是路上冷,就多穿点衣服,别冻着了。”

“谢谢庄哥!”邢成义接过红包,心里满是感激。

石杰新走过来,递给邢成义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这里面是卤鸭头的调料,我给你配的,回家就能用。以后要是想做了,随时给我打电话,我教你怎么调整味道。”

“谢谢石师傅!”邢成义接过调料包,紧紧地握在手里,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

魏玉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打火机,递给邢成义:“成义,这个你拿着,路上抽烟方便。我知道你平时不怎么抽烟,可万一路上冷,抽一根能暖和点。”

“谢谢华哥!”邢成义接过打火机,心里暖暖的。

王霞从包里拿出一个布包,递给邢成义:“这里面是我给人汐做的一双虎头鞋,明年是虎年,正好应景。你拿着,给人汐穿上,保准好看。我小时候,我妈也给我做过,穿上可暖和了。”

邢成义接过布包,打开一看,一双小巧玲珑的虎头鞋,绣得栩栩如生,针脚细密,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他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谢谢霞姐,您太用心了。”

“客气啥,都是应该的。”王霞笑着说,可眼里却泛起了泪光。

张可也跑回家,拿了一个变形金刚玩具,塞给邢成义:“成义哥,这个给人汐,虽然是男孩子玩的,可我觉得她肯定会喜欢。我小时候就想要一个,我爸妈一直没给我买,这个是我攒了一个月的工资买的,你给人汐带回去。”

“张可,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邢成义推辞道。

“你拿着吧,成义哥!”张可急了,“这是我给人汐的礼物,你要是不收,就是不把我当兄弟!”

邢成义看着张可真诚的眼神,只好收下:“谢谢你,张可。”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bJ的夜晚格外寒冷,可店门口却暖暖的。庄传鹏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你们去吃饭吧,别耽误了成义赶火车。”

“好,庄哥,我们走了!”魏玉华说。

大家簇拥着邢成义,往隔壁的川菜馆走去。路上,寒风依旧刺骨,可邢成义却觉得一点都不冷,兄弟们的陪伴像一团火,温暖了他的心房。

川菜馆里,包厢已经准备好了,桌子上摆满了菜,都是邢成义爱吃的:水煮鱼、回锅肉、麻婆豆腐,还有一大盆卤鸭头,是石杰新特意做的。

“来,成义,坐这儿!”魏玉华拉着邢成义坐下,给了他一个酒杯,“今天咱们不醉不归!”

“好!”邢成义点点头。

大家纷纷举起酒杯,庄传鹏说:“来,兄弟们,以水代酒,敬老邢一杯!感谢他这一年来为店里的付出,也祝他一路顺风,回家过个好年!”

“干杯!”大家齐声喊道,酒杯碰在一起,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邢成义喝了一口水,心里满是感动:“谢谢大家这一年来对我的照顾,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在bJ的这一年,是我最难忘的日子,有你们这些兄弟,真好。”

“说啥呢,咱们是兄弟!”魏玉华说,夹了一块水煮鱼放进他碗里,“快吃,这是你最爱吃的。”

石杰新也夹了一个卤鸭头给他:“尝尝,这是我特意给你做的,比上次的更入味。”

邢成义拿起鸭头,咬了一口,熟悉的味道在嘴里散开,麻、辣、鲜、香,可他却尝出了一丝苦涩——这是离别的味道。

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魏玉华说起了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我还记得你刚来的时候,连切菜都切不好,石师傅教了你好几天,你才学会。”

“是啊,那时候我啥都不会,多亏了石师傅耐心教我。”邢成义说。

王霞也说起了邢成义第一次蒸馒头的事:“你第一次蒸馒头,蒸得又硬又小,跟石头似的,你还不好意思地说,下次一定做好。没想到,你后来蒸的馒头,比谁都好吃。”

大家都笑了起来,笑声里带着不舍。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就要到火车发车的时间了。庄传鹏看了看表:“成义,该走了,再不走就赶不上火车了。”

大家都安静了下来,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舍。邢成义站起身,对大家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大家,我走了,你们多保重!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太累了。庄哥,您也要注意身体,别总熬夜。石师傅,您教我的手艺,我永远都不会忘。华哥,霞姐,张可,谢谢你们这一年来的照顾,我以后一定会常回来看看你们的!”

“成义,一路顺风!”庄传鹏说,眼里带着不舍。

“成义,到了家给我们报平安!”王霞说,声音有点哽咽。

“成义哥,记得给我发人汐的照片!”张可喊道。

“小邢,好好过日子,别让我们担心!”石杰新说。

邢成义点点头,强忍着泪水,转身拿起行李:“我走了,大家再见!”

“再见!”大家挥着手,眼里满是不舍。

邢成义也挥了挥手,转身走进了夜色里。寒风依旧刺骨,可他却觉得心里暖暖的。他回头望了望,兄弟们还站在店门口,挥着手,像一座温暖的灯塔,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他知道,他虽然离开了bJ,离开了这家餐馆,可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这里的一切,不会忘记这些陪他一起吃苦、一起欢笑的兄弟们。这份情谊,就像石师傅做的卤鸭头,越品越香,永远都不会变淡。

邢成义紧了紧怀里的调料包和虎头鞋,加快了脚步。他要去火车站,要回家,要把兄弟们的情谊带回家,要把这份温暖传递给家人。而bJ的这个寒夜,这份离别,这份情谊,将会成为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永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