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起身走下岩石,沿着峡口的防线缓缓踱步。脚下的土地还带着血腥气,碎石间嵌着断裂的箭簇和盔甲碎片,每一步踩下,都像是在与那些牺牲的弟兄对话。
他走到一处新垒的石墙前,墙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那是黑风峡之战中阵亡的银鹰军士兵。林恩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冰冷的刻字,声音低沉而坚定:“弟兄们,你们用生命守住的土地,我会用一生去守护。新的克兰,绝不会辜负你们的牺牲。”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黑风峡就热闹起来。士兵们分成数队,各司其职:负责挖壕沟的士兵们挥舞着铁锹,泥土翻飞间,一道更深更宽的壕沟渐渐成型;修建箭楼的士兵们扛着原木,在山坡上搭起支架,木屑纷飞中,一座座箭楼拔地而起;后勤兵们推着小车,将捡来的破损兵器运往东境的铁匠铺,又将新鲜的粮草和药品运进营地。
东境的百姓们也自发赶来帮忙。老人扛着捆好的干草,用来铺垫箭楼的地板;妇女们提着篮子,送来刚烤好的面包和热汤;年轻的小伙子们则跟着士兵们一起挖壕沟、搬原木,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没人喊累——他们都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领袖,不仅推翻了压迫百姓的旧王,更守住了他们的家园,这样的新朝,值得他们拼尽全力去守护。
林恩看着眼前军民同心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走到一位正在递汤的老妇人面前,接过热汤,轻声道:“老人家,辛苦您了。”
老妇人笑着摆手,眼中满是感激:“大人说笑了,若不是您和弟兄们守住黑风峡,我们这些百姓早就成了洛斯军的刀下亡魂。这点小事,算不得什么!”
周围的百姓们纷纷附和,声音里满是真诚的敬意。林恩看着他们淳朴的脸庞,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他推翻旧王,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让这些百姓能安居乐业,让克兰的土地,再也不受战火侵扰。
正午时分,迪亚比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几分兴奋:“大人!南境的消息传来了!您派去接管王都的部队已经稳定了局势,各地的贵族纷纷表示臣服,新的律法也已经开始推行,百姓们都很支持!”
林恩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很好。告诉他们,王都的政务要抓紧,尤其是粮草的调配和赋税的改革,一定要惠及百姓,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苛捐杂税。另外,让他们抽调一批官员来东境,协助管理地方事务,尽快让东境恢复生产。”
“是!”迪亚比领命离去。
霍恩爵士看着林恩有条不紊地布置着各项事务,心中满是敬佩:“大人,如今王都已定,东境安稳,洛斯军不敢来犯,咱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林恩却摇了摇头,目光望向北方的天际:“松口气还太早。西蒙斯在北境经营多年,势力庞大,这次战败只是暂时的。而且,克兰的其他势力也未必真心臣服,只是暂时慑于银鹰军的威力。我们必须尽快整合东境的力量,训练新兵,储备粮草,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他顿了顿,转身看向身后的将领们,声音坚定:“黑风峡不仅是东境的屏障,更是新朝的门户。守住这里,就是守住我们所有努力的成果。从今日起,东境的所有资源,优先供应黑风峡的防御和银鹰军的训练。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新的克兰,再也不是任人欺凌的弱者!”
将领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彻山谷。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为银灰色的盔甲镀上一层金辉,也为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夜幕再次降临,黑风峡的防御工事已初见雏形。新挖的壕沟深不见底,两侧的原木泛着冷光;山坡上的箭楼高高矗立,如同守护的哨兵;投石机阵整齐排列,石弹堆成了小山。士兵们依旧在忙碌,却不再是往日的疲惫,而是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对新朝的忠诚。
林恩站在最高的箭楼上,望着远处的东境大地。夜色中,点点灯火在城镇中闪烁,那是百姓们安稳生活的证明。他握紧手中的佩剑,心中清楚,推翻旧王只是第一步,守护这片土地、建立一个真正强盛的克兰,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身边,有并肩作战的弟兄,有支持他的百姓,有一支铁血忠诚的银鹰军。黑风峡的风,吹过他的发梢,带着新生的气息,也带着属于新朝的希望。
这场鏖战,不仅守住了东境,更奠定了新朝的根基。而属于林恩和银鹰军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黑风峡新筑的防御工事上。深达三尺的壕沟泛着湿润的泥土光泽,两侧的尖木在晨光下闪着冷厉的锋芒;山坡上的五座箭楼已然落成,木质的楼身被桐油浸过,泛着深褐色的光,箭窗内隐约可见弓兵值守的身影;二十架投石机整齐排列在峡口左翼,石弹堆成的小山如同沉默的巨兽,静静蛰伏在阵前。
林恩站在箭楼顶端,手中握着一卷东境地图,指尖在标注的城镇与关隘间缓缓滑动。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雷纳德提着一把刚打造好的重斧走来,斧刃在晨光下泛着寒光:“大人,东境十二座城镇的铁匠铺已经全部开工,第一批新铸的长矛和盾牌已经送来,足足有五千件,够补充咱们一半的损耗了。”
林恩回头,接过雷纳德递来的长矛。矛身是东境特产的硬木,矛尖则是精炼的精铁,入手沉重却不失锋利,显然是下了十足的功夫。“很好。”他掂了掂长矛的重量,目光落在下方训练的新兵身上,“让新兵们优先使用新兵器,老弟兄们的旧兵器也送去回炉,打磨锋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