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李世民不要命的向安市城冲去,李曌踢开身旁的两个太监,冲押解着李龙象和裴行俭的几个军法官喝道:“放开他们,让他们去护卫太上皇。”
几个军法官迟疑着道:“公主,这是太上皇的军令.......”
李曌凤目圆睁:“你们是想置太上皇于险地吗?”
几个军法官闻言,急忙松开李龙象与裴行俭,“两位将军速去护卫陛下。”
由于李世民亲自带头攻城,唐军士气大振。负责指挥的李积一声令下,留下五万弓弩手与投石车压制城头,其余十万唐军舍生忘死冲城。
安市城守军同样兴奋,守军主帅渊盖苏文知道只要杀死或者重伤李世民,便能让唐军夺气、大唐夺气。就会像多年前杨广三征高句丽一样,让大唐无功而返。
渊盖苏文张开五石强弓,大声呼喊:“李世民就在城下,为了安市城,为了高句丽,放箭!!放箭!!”
话音刚落,便亲自冒着唐军射向城头的箭雨,将箭头瞄准李世民,松开了弓弦。
一时之间,李世民与玄甲军的上空箭如雨下。
渊盖苏文射向李世民的那支箭又快又准,却被秦琼用盾牌挡下。
李世民在玄甲军四将的护卫下冲到城下,玄甲军老卒搭上云梯,李世民正要顺着云梯爬城,突然滚木雷石金汁倾泻而下。
李世民刚用盾牌格开一块滚石,城头上的渊盖苏文又张开了强弓瞄准了李世民,同时渊盖苏文的副将梁万春也抱起了一块滚木大喊:“李世民就在城下,将士们随我一起砸死李世民!!”
随着梁万春一声令下,滚木擂石同时向李世民的位置倾泻。
玄甲军四将奋起神威,替李世民挡开滚木擂石。还未等玄甲军四将喘一口气,一直引弓不发的渊盖苏文松开了弓弦。
眼看渊盖苏文的一箭就要射中李世民面门,李龙象与裴行俭拍马赶到。
裴行俭一锤磕飞利箭,李龙象甩开手中链子锤,抡得跟风车一般,将城头上倾泻而下的檑木滚石箭雨全部扫飞。
李龙象踏上云梯,一边挥舞链子锤,一边大吼:“臣替太上皇开路。”
李世民哈哈大笑一声,扔掉盾牌,口衔横刀爬上了云梯。
城头上的渊盖苏文大吼:“金汁,快!!朝李龙象、李世民倒金汁!!”
两锅烧得沸腾的金汁正要朝李世民倒下之时,天空之上飞下一块巨石,将抬着金汁的几个高句丽士兵连人带锅砸成碎块。
李积亲自指挥的唐军投石机终于精确的命中了目标。
还未等李龙象和李世民趁乱爬上城头,肩膀被飞溅的碎石砸的血肉模糊的渊盖苏文抽出了随身佩戴的七把长刀中的一把,大声呼喊:“高句丽的孩子们,唐人就要上来了。身后就是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用我们的血肉,再为我们的家乡家人铸一道血肉长城!!!”
\"死战不退!!\"
两军激战不休,从清晨战至日暮,唐军终于在李世民的带领下拿下城头。
高句丽人抵抗得极为顽强与疯狂,李世民肩膀中箭。护卫李世民的李龙象和裴行俭更是身披数创,特别是裴行俭身中七箭,若不是甲厚,恐怕就会殒命当场,李龙象脸颊上也中了一箭,即使有覆面甲,也在本就丑陋的脸上又留下了一个血洞。
高句丽虽被唐军占领了城头,但仍旧没有放弃抵抗。渊盖苏文带着十二万残兵组织巷战,更是不时反攻城头。
李世民草草包扎伤口之后,不顾诸将反对,又带玄甲军在黑夜中与渊盖苏文巷战。
李龙象随行护卫,裴行俭伤重已不能再战,只能留在后方养伤。
李曌亲自为裴行俭包扎伤口。
在为裴行俭包扎腿上的伤口之时,李曌沉声问道:“裴尚书,你看出来了吗?”
裴行俭点了点,“太上皇在一心求死。”
接着又皱眉道:“可大唐国富民强,皇上又孝顺有加,臣实在想不通太上皇为什么要求死。”
李曌叹了口气道:“本宫被皇爷爷抚养了四年,与皇爷爷朝夕相处。知道皇爷爷的心中想法。
其实在皇奶奶驾崩之后,皇爷爷的心就已经死了。这些年之所以还留在世上,只是放心不下大唐,放心不下父皇而已。
自从父皇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倭国之后,已经证明父皇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已不弱皇爷爷,能挑起大唐的重担了。皇爷爷也因此没有了牵挂,所以才想战死在战场上。”
裴行俭闻言大惊,急道:“这可如何是好!皇上登基不久,大唐此时不能没有太上皇!!”
李曌不慌不忙的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裴行俭道:“本宫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还请裴尚书在信上联名,还要请裴尚书用耳营的密探瞒过皇爷爷的百骑司将这封信秘密送到父皇手中。”
裴行俭接过信看完,立刻跪在了李曌面前,“公主大才!!不弱于平阳公主,更胜于长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