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历史不是爽文 > 学习不能脱离劳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正式参加工作之前, 我是一个20多年,从未参与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劳动的脱产阶级——学生。

我的手上没有一个茧子,没有一道伤疤,我的手不是一双劳动的手,不知道那些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叫什么,不知道在何时播种施肥,不知道在何时秋收。

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上小学时,和我父亲一起回老家看我爷爷,那时正值盛夏,我的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要赶四五十公里路。一路上,汗水湿透了他的全身,而我出于对农村事物的好奇,一路上问我父亲。

这是什么?

小麦。

这是什么?

油菜花

这是什么?

水稻

当然,玉米我是知道的

……

现在回忆起来,其实我一无所知。我从未接触过农村这片天地,不知道农民的生活,不知道粮食怎么产生的,也不知道我父亲和爷爷的过去。

待到父亲载着我回到老家的时候,他全身已经汗湿,但从未抱怨过半句。而我,仅仅只是坐在后面,就一直在闹腾。

爷爷看到我和父亲回来,就给了我父亲一把扇子,倒了两杯水,让我和父亲歇一会,静下来凉凉。他则是赶到田地里,要拔花生了。田里的二亩地,种着花生。

他手里拿了一把铲子,戴着草帽。父亲在喝口水以后,也赶去田里收花生了。我好奇的就跟了过去,太阳晒的热人,我就尝试着去学,鞋上,裤子上,全是泥土,爷爷和父亲挥汗如雨,两个人也没有过多交流,就是默默的做着农活,我拔了两波花生就彻底干不动了,然后回去躺着。

下午五点多,干完活,父亲和爷爷寒暄了几句,给爷爷留了200元钱,就带着我,骑着自行车,回到县城了。

因为我从小没有与爷爷生活,也没有在农村待过,所以,并没有过多感情。没心没肺的我,只是想赶紧回到家里。

这个时候,我的心理对农村有种排斥,太苦太累,生活无聊。我甚至会想,我爷爷在农村一辈子,我父亲在农村半辈子(精神一辈子在农村,每年清明,春节都会回去),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我不敢想,也没有去想,我只是想赶紧走。

曾经有过一次,父亲和我聊到过他小时候上学的经历。早上六点多起来,要徒步七八公里,赶去隔壁村上中学,中午没有饭吃,要晚上回家后锅里有剩的米饭和锅巴,有点咸菜就着吃了。我没有听到过我父亲关于小时候生活的任何抱怨和不满,大概只有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明白他的内心有多强大。

面朝黄土背朝天,这可能就是我爷爷那一辈子的生活。交公粮,种地,赶集,干活,偶尔去趟县城置办点东西,这就是他们那代人全部的生活。现在回过头想想,我有点厌恶那时的自己,我的那种思想大概一直持续到大学。

作为学生,生下来就是学习的我,没有参与过劳动,没有经历过职场,自然也就没有体会到资本压迫下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就导致了我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却从未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种子可能就是学生时代形成的。

直到我后来参与了社会实践,学习了理论知识,见识了农民生活,我才明白我从来没有与劳动人民站在一起,我没有和农民下过田、种过地、插过秧,我没有和工人修铁路、挖运河、盖房子。我只是天然的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并以为应该如此,对他们的劳动视而不见。我身上的小资思想太严重了。至少学生时代,我所学习的那些知识远没有和工农在一起工作三天给我的冲击大。

教员读了一辈子书,推翻了旧社会的三座山,仍然拜人民为师,仍然会选择去工农中间。现在的我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但至少要在劳动中重新审视自己,改造自己。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如果做不到洁身自好,最起码别同流合污,我不想儿时的自己再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