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都是文渊你的关照,放心我会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做事。”
文渊开口说完,陈三强一直没说话,忽的说道:“我看这里还在忙装修,我们去另外一边,我给文哥看看音乐歌曲。”
“好。”
三人说笑着进入周围的一间奶茶店。
这年头奶茶店还是十分稀有的,客源不断,三人找到一间隐蔽的角落,坐在桌子前面的椅子上。
文渊开口点了三杯奶茶,服务员端来三杯奶茶。
“文哥就是霸气,奶茶我还没喝过。”
陈三强喝了一口奶茶说道。
文渊笑了一下:“奶茶喝了,赶紧看看你写的歌。”
陈三强得令般开始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纸,在纸上开始写一首歌:
歌名:怀念
歌词:当你无所事事,去找一件事来做,是不是还孤独还有寂寞。
找一个人在身边,那种感觉好像不错,又无聊的要死,一天天的。
是天天笑,还是玩,或者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在躺一个月。
不在相信一些话,觉得他们都好傻,好像自己最聪明,怎么可以会有错?
后悔总归是落寞,没有去做又难过,被人影响的生活,看起来不怎么错……
文渊一个字,一个字的开始看。
当看到了,无所事事,孤独和寂寞。
这绝对是一首非常不错的。
在看完过后,陈三强说:“怎么样?文哥这歌写得不错吗?”
“好,非常好。”文渊说。
另一旁,黄龙道直接看哭了。
那每一句歌词仿佛都写出了他的心声。
无所事事去找一件事来做。
这不就是在说他。
在没开音乐工作室前,他不就是无所事事的混日子,去找到一件事来做。
又躺一天,他以前都是经常一躺就是一天。
写到心底的歌词触动了,他的神经。
眼泪控制不住还在哭。
文渊都看得傻住有些疑惑开口:“黄哥你怎么了。”
黄龙道被一问,没瞬间恢复正常,缓了好一会儿。
这才恢复过来。
恢复过后,他便说:“感动到了,歌词太好了。”
文渊面色古怪起来,随后笑出了声,他真哭笑不得了。
同时意识到陈三强确实有才华,能写出这么好的歌。
随后他脸色一变,想到了一个注意。
并没废话,他直接开口:“黄哥你要不来唱这首歌。”
这个注意是突发奇想,同时也是未雨绸缪。
音乐工作室将是他创业的第一步。
目前资金并不富裕。
歌手方面肯定没有。
不如用黄龙道试试水。
让这货来唱这一首非常,让他感动的哭。
一个人越是感动,那唱歌起来,就越发有感情。
音乐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情绪的传递。
这种歌更是如此。
让黄龙道来唱或许还真行。
要真的不行,第一首歌而已。
大不了他在抄歌。
现在的他不想抄歌,是在他记忆中的歌,都是真正的好歌。
能火遍大江南北。
现在写出来,只能卖给其它音乐公司盈利。
他十分不甘心把自己所剩下不多的财富,拱手让人。
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不愿意付出全部,得不到全部。
文渊心底打定注意,一脸真诚看着黄龙道。
黄龙道并没拒绝,像是动心了。
不过,很快他就摇摇头:“文渊,我不行,我怕。”
文渊还没等他说完,打断道:“前怕狼后怕虎,不用担心,勇往直前就是干。”
“文渊,你这样不怕亏了。”黄龙道欲言又止。
“不怕,黄哥这首歌就交给你来唱,加油我看好你。”文渊说。
黄龙道沉思一会儿:“既然你这么相信我,那我在推辞就是辜负了,你对我的信任。
我决定了,我来唱。”
文渊见到黄龙道答应,露出一个笑容:“这样最好,你以后一定能红。”
此刻,文渊说出这句话只是鼓励,却没想到在两三年后,黄龙道真的红了,还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手。
黄龙道郑重的点点点,三人又聊了一阵。
陈三强提议黄龙道跟着他去练歌。
文渊不准备凑热闹,他开音乐工作室后,非常缺钱。
创业项目一旦启动,手里的钱是越多越好。
不然,万一扑街了。
他的创业计划就如一个笑话一般。
他的南图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音乐工作室。
而是打造一个娱乐帝国。
文渊离开过后,心底想着,录歌的事情。
等黄龙道练歌差不多了,就能去录歌了。
录歌需要录音棚,山城是没有的。
还得花笔钱前往千江市区。
这不创业还好,一旦开始创业,那真是忙不过来的事情。
文渊谋划一番,当即就想到一个赚钱的办法。
还是写书赚钱。
这次不是前往山城出版社出版了。
而是去燕京出版社出版。
在星概念作文大赛上,拿到了李华的联系方式。
李华这位大佬,文渊了解了一下,是龙国当下最红的一个作家。
好几部作品都畅销海外,拿下非常多的奖项。
有了李华帮忙,去燕京出版社出版,出版《背叛》就变得简单了。
在记忆中,《背叛》是横扫全国的大爆款,卖了几百万册,绝对能赚它一个彭满钵盆。
文渊不是一个喜欢墨迹的人,当即打了一个电话给李华。
电话很快被接通。
李华说:“谁?”
李华很纳闷,这是他的私人号码。
很少有人知道,有一个陌生号码打进来,真是奇怪。
文渊对着电话说:“李华老师,我是文渊,你还记得我吗?”
李华想起来了文渊是谁,一个在星概念作文大赛上,被他赏识的一个年轻作家,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写作新人。
他还说过,要帮文渊出版一本书。
不过,他越发奇怪。
一本书不是那么好写的,文渊这小子,距离星概念作文大赛结束还没三天,就能写出一本书来。
随后他想到是文渊早就写好了的,目前还没发表出版。
按照他的判断,文渊出版两本书,手里马上要出版的一本,多半是一本扑街书。
如真是好书,还会等到现在才出版?
李华想到这里有些不悦:“你找我是想出版书吗?”
文渊听出语气的对劲,他没多想对着电话说:“是的。”
李华见真如自己预料到一样,不由语重心长:u文渊,你还年轻,我知道你很急。
但你们千万不能急,写书是一件非常长期的事情。
而我帮你出版一本书,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可能一辈子只有一次。
你得想好了,在来找我。”
文渊听到此处哪里还不明白,李华老师话中的意思,这是在劝自己,不要好高骛远。
要好好沉淀下来,写一本书,再去找他帮忙出版。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这的确是很好的建议。
可他不是一个正常人,乃是一个重生者。
他写的书都经过市场考验的,出版就能大赚特赚。
现在又是缺钱的时候,不出版能喝西北风吗?
文渊有些泄气,还是尝试了一下,坚持道:“李华老师我真的有一本好书需要出版。”
李华件没劝动文渊,想想还是年轻人太集火攻心了。
为了让文渊冷静下来,他开口:“既然你坚持要出版,我帮你看看,你把稿子通过一个邮箱发过来。
写得真的很不错,我就帮你出版。
要是写得不行,我就先不帮你。
文渊我很好看你,你不要让我失望。”
文渊一听,有缓和的余地,当下大喜:“多谢李华老师肯给我一个机会,我立马按照你说的话办。”
李华又和文渊说了两句,两人挂断了电话。
山城。
文渊进入久违的网吧,开启一台机子,就把早就准备好的文档传递给远在燕京的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