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柳嘉言的手法破解后,李峰将军特意寻了一个夜晚,给营地士兵演示了一番。告诉大家山壁上的影像是怎么回事,不过是东凌人在做戏罢了,不必担心,哪有什么地狱恶魔的,要真有,那便拿起大夏的战旗,召唤当年同生死的兄弟来,再次并肩一战。

李峰果然是个带兵的好手,几句简单通俗的话语,便说得大家群情激奋,不再害怕那些晚上出现在山壁上的画面。

白玥安和萧瑾明站在高台上看着这一切,想起来一句话,“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好诗!”徐文泽听见了刚刚白玥安的感慨,“不知道安安从何处听来的此诗。”

“当年在庄子上的时候,有一位庄户说的。他说是他当时的上官念叨的,在汝阳一战后,他的上官就没回来了。”白玥安感慨自己有在庄子的经历,有时候脑子里蹦出来的东西能推到庄子上。

徐文泽想起来汝阳那一战,萧瑾明几乎是惨胜拿下的汝阳城。损失太大,伤亡太重。

白玥安等人破了柳嘉言的手段之后,营中的哗变之事也顺势被解决了。所谓的阴司地狱报应,开了鬼门之类的话都是柳嘉言的人暗中散出去的。他们本就想在哗变前先行造势,此事一解,大家也就不信这些话了。想抓出细作,也就变得容易许多。至于这些细作要如何解决,那就交给李峰了。这是李峰的帐下,对于营中之事,萧瑾明全权交给李峰处理,他不插手。

一行人从营中回到沧州城内,昭阳长公主与徐老夫人探讨着守城驻扎之策,徐文韵和琅华郡主换上布衣,与当地的妇孺一起批量生产着各类的军需用品。鞋底纳得厚实的千层底布鞋,薛家商队自北秦买回来的牛肉切成细条后腌制风干,放置于干燥阴凉的环境当中,可做储备食材。

水帮的兄弟们也嗅到了大战的气息,沧江作为沧州的重要水源地,水帮的兄弟到上游去亲自看着,避免有些渣滓投毒。

商业贸易,在此刻的沧州竟然变得异常繁华。沧州此时摆脱了当初的贸易只为了最简单的需求交换的属性,在薛家的商队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沧州除了盐铁外,其余多出来的东西,也被薛家商队带走,销往各地。同时,王庭凌在白玥安和薛元清的建议下,增加了对商队的赋税,沧州刺史制定了新的税收细则,这样下来,沧州的收入竟然增加了不少。而这些增加的收入,又投放于沧江治理和沧州城内建设当中,招来工人劳作,收购材料,又将部分废弃材料二次加工后往其他地方卖。

增加了收入的沧州居民,手里有了闲钱,偶尔打打牙祭,买点小东西,又一步带动了沧州街头小贩的兴起。同时,王庭凌和徐文渊又推出新的法规对于这些小贩摆摊进行治理,又带动了新一轮的建设和经济增长。如此往复之下,沧州虽说处于战备状态,但经济却是逐渐被带动了起来。

白玥安回到沧州后,常去和薛元清探讨商业贸易的问题,也常找徐老夫人和昭阳长公主讨论经济税收等问题。白玥安像是在摊煎饼一样摊开了一个大的摊子,这个摊子自己也在不断壮大,以一种她不得不去面对的方式壮大。

有时候,白玥安也感觉有些无力。她很多事情只是知道个大概,很多时候只能靠自己一边学一边干了。

白玥安叹着气,硬着头皮推动着后续的工作进行。同时,也在拟定着汝阳的发展规划及想法。汝阳这个地方,盛产各类药材,与沧州紧密相连,水系网络互通,且交通便利。沧州许多的药材本身就自汝阳而来。因为汝阳这个地方盛产药材,故而也出了不少郎中。

想到此处,白玥安感觉汝阳除了可以作为转运中心,也能作为一个医疗发展的大城。汝阳的定位一旦明确了,后续很多事情也好继续推进着,白玥安也就开始写起来发展的想法和布局了。

汝阳城里,周姨娘听说了白玥安在沧州的事情,也知晓如今大夏与东凌有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事。她这些日子学了不少医学相关的内容,虽说不能与许多自幼学习的人相比,但救人之法还是会一些的。加之她本身也在研究各类药材及配比,也研制了一些方子出来。

周姨娘正指挥着人把药材分门别类地放到马车上,散发着药香气息的院子里,大家忙忙叨叨的,但也都有条不紊。

京中发生的事情,于周姨娘而言已经是该忘的忘了,该散的散了。在她收到白玥安送来的关于叶氏的信的时候,她的心就已经彻底放下在京中的那些事情了。如今守着她心爱的人留下的医馆药铺,又看着芸娘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日子过得也舒坦。

药铺门外的青石板街,似乎都被药浸入味了。周姨娘十分喜爱坐在药铺内,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此时,一位熟悉的人,出现在药铺的门口,这让周姨娘又惊又喜。

“小姐!”周姨娘回头那一瞬间,看见白玥安和萧瑾明出现在药铺门前时,还以为是自己出了幻觉。跟着萧瑾明一起来的还有薛元清,毕竟,这次来汝阳就是要研究商业贸易的事情,要是不把薛元清拉着,还研究个什么劲。

“周娘子看起来过得不错。”白玥安笑着对周姨娘换了个称呼,周姨娘很是受用,笑着请白玥安进后院坐坐喝杯茶。

“小姐,请。”周姨娘对白玥安格外亲昵,对萧瑾明和薛元清,只是守着礼制不逾矩,中规中矩地招待着。不过分亲昵,不拉拢不热络,颇知进退,萧瑾明对周姨娘倒是有几分赞许。

“周娘子,此次来汝阳,也是为着一些生意上的事情而来。沧州的情况想必你也有所耳闻的,所以这次来,就是想问问你,如果让汝阳也这样运转起来,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