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四周山林中突然竖起无数旌旗,弓弩手居高临下,箭矢寒光对准了官道上的五万大军。
刘中正看着山上一个个大大的“东湖”两个字,他更是瞪大了眼睛。
“东湖将军怎会在此?”
回答他的却是凤王响彻山谷的声音。
\"今,陛下勾结北疆,故意与我挑起战争,不顾我家国安危,不顾我将士安危。
吾,作为先皇亲封一字并肩王,不忍我大凉国被如此心胸狭隘之人继续涂炭,遂与东湖老将军一起出兵,只为还我大凉国将士以百姓一片清明。
若放下武器者,一律不杀。\"
“一律不杀!”
“一律不杀!”
凤家军与东湖军同时复述着这句话,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久久不能平息!
刘中正这才明白自己中了圈套,但为时已晚。
与此同时,京城。
凤婉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尘土飞扬。
小七快步走来:\"小姐,王爷得手了。刘中正的五万大军均已归顺。\"
凤婉点点头,目光转向皇宫方向:\"凌皓那边如何?\"
\"今早醒了一次,大发脾气,又昏过去了。\"
凤婉唇角微勾:\"那就让他好好'静养'吧。\"
她转身走下城楼,裙摆扫过潮湿的石阶:\"传令下去,三日后,群臣都去城门口迎接我父王归朝。\"
\"那贵妃...\"
\"带她一起。那肚子里的孩子,还得去堵那些大臣的嘴呢!\"
凤婉脚步未停,\"让她亲眼看看,她心心念念的皇后之位,还有他肚子里孩子的太子之位,很快就要成真了。\"
雨后的皇宫格外安静,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凤婉走过长长的宫道,两侧侍卫无声行礼。
权力的更迭,往往就在这样的静默中完成。
“王爷,最新情报,凤王爷联合东湖将军,正在带兵赶往京城的路上,不消一日就可抵达京城!”
翎王刚刚又设计歼灭了北疆近五万将士,全军正在庆功。
“怎么回事?他们两人一起带兵回朝?还有其它消息吗?”
翎王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回王爷,没有其他消息,只是,前几日刘尚书亲自带了五万精兵往南而去,但走到新州地界,我们的探子就再也没有消息传出来了。”
翎王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案。
营帐外将士们的欢呼声隐约传来,却驱散不了他心头的不安。
\"传令下去,加强戒备,继续派人打探,务必搞清楚凤王与东湖将军因何回朝。\"
他顿了顿,然后突然起身,铠甲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派最快的探马去京城,务必打探清楚宫内情况,尤其是东湖皇贵妃去世的消息,是否已经传出?\"
“是。”
“等等!”
副将正准备出门,又被翎王叫了回来。
\"凤王和东湖将军同时动兵,绝非寻常。
传令,明日一早,我们直击北疆中军大营,这次定要生擒那北疆大元帅!\"
副将领命而去。
翎王走到帐外,望着南方阴沉的天色。
不知为何,他忽然有些想念凤婉。
\"王爷,北疆派使者前来议和!\"
翎王思绪被打断,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哦?这时候来议和?\"
他冷笑一声,手指摩挲着腰间的佩剑,低声道:\"倒是会挑时候。\"
副将迟疑道:\"王爷,是否要见?\"
\"见。\"
翎王转身走回营帐,声音冷冽,\"带他进来,我倒要看看,他们拿什么与我们议和!\"
片刻后,一名北疆使者被带入帐中。
那人整个被一层黑布紧紧包裹,只露出一双眼睛,看不出容貌如何。
但翎王在看见他的一瞬间,嘴角就微微上扬了起来。
那人微微躬身,声音沙哑:\"翎王殿下,我奉大元帅之命,前来议和。\"
翎王坐在案前,指尖轻轻敲击桌面,一脸玩味道:\"议和?你们北疆连战连败,损兵折将,现在倒想起来议和了?
不过...若你能告知本王,你代表的是北疆王还是我大凉国皇帝陛下。
本王或许还愿意听你一言。\"
那人闻言,猛然抬头,眼中满是惊诧。
“你怎么知道?”
“哼,本王为什么不能知道?你以为,你与皇兄之间的那些事情,能瞒得过所有人?
说说吧,你这次代表谁来议和?”
那人沉默片刻,终于压下了那份震惊,恢复了一开始的从容淡然。
“既然殿下知道了这么多,那此次战争的原因,想必殿下也已知晓?”
“哈哈哈,当然,要不是皇兄亲自安排了这么一次战事,本王如何能够一举歼灭北疆三分之二的兵马?”
翎王的笑声在营帐中回荡,却令黑巫心底冒出一股刺骨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