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田东侧新开辟的三亩灵田上,肖凌正弯腰将最后一株荔枝苗栽入特制的灵土中。
清晨的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袍袖口,他却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调整着每一根根须的位置。
“南向三寸,根须不可交叉.........”肖凌低声念着种地系统上的种植要诀。
指尖凝聚着一缕淡青色的灵力,轻柔地梳理着纠缠的根系。
这100株荔枝苗是他用300点功德值换来的,可千万不能种死了。
栽完最后一株,肖凌直起腰来,抹去额头的细汗。
晨光穿透薄雾,照在整齐排列的荔枝苗上,嫩绿的叶片边缘泛着淡淡的金红色,正是这个系统出品的荔枝的特征。
他满意地点点头,从空间手镯中取出一个青玉葫芦,拔开塞子,小心地将灵液肥浇灌在每一株幼苗根部。
“每日卯时浇灌,午时松土,酉时施以木属性灵力.........”肖凌在心里默念着培育流程。
浇完灵液肥,肖凌盘坐在田边的青石上,双手掐诀,周身泛起淡淡的青光。
这是他所习的万物生功法,亦能将自身灵力转化为适合灵植吸收的木属性精华。
随着他呼吸吐纳,一缕缕青色灵力如同活物般游向100株幼苗,在叶片间流转不息。
日头渐高,肖凌收功起身,发现有几株幼苗的叶片比昨日舒展了不少,新抽的嫩芽也多了几片。
这种肉眼可见的生长速度令他惊喜——普通灵植至少要半月才能有这般变化。
“灵液肥果真不错,小地地,要不多来点?”肖凌蹲下身,手指轻触叶片,闭目感受其中的灵力流动。
忽然,他眉头一皱,察觉到一丝异常。
这些荔枝苗吸收灵力的方式并非均匀持续,而是有节奏的脉动,恰似人的呼吸吐纳。
这个发现让肖凌心头一震。
他急忙取出记录玉简,将这一现象详细记下,并画出了灵力吸收的波动曲线。
接下来的几天,他除了例行照料外,全部精力都用来观察荔枝苗的呼吸规律。
肖凌对比连日来的记录,一个惊人的模式逐渐清晰——这些灵植的灵力吸收节奏,竟与金丹修士修炼时的周天运转有七分相似!
尤其是子午两个时辰,灵力吞吐最为活跃,恰是人体阴阳交替之时。
“原来如此.........”肖凌放下玉简,眼中精光闪动,“灵植生长本就是一种修炼,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这个领悟让他丹田内的金丹微微震颤,似乎有所感应。
次日清晨,肖凌改变了照料方式。
他不再机械地按照固定流程操作,而是先感应荔枝苗的灵力需求,再相应调整。
令人惊奇的是,当他与灵植的呼吸同步时,不仅荔枝苗长势更佳,他自身的灵力运转也越发流畅自如。
一个月后,100株荔枝苗已长到尺余高,主干粗如拇指,叶片肥厚油亮,边缘的金红色越发明显。
更令肖凌惊喜的是,他停滞已久的金丹中期瓶颈竟有了松动迹象。
这天傍晚,肖凌照例在田间修炼。
当他将灵力注入一株长势最好的荔枝苗时,忽然感到一股精纯的木灵之气反哺回来,顺着经脉直入丹田。
金丹受此激发,旋转速度骤然加快,表面浮现出细密的纹路。
“这是........?”肖凌又惊又喜。
他立即盘坐入定,引导这股外来灵力与自身相融。
三周天运转后,金丹明显凝实了几分,距离后期只差临门一脚。
当晚,肖凌在房间中辗转难眠。
荔枝苗与修炼的奇妙联系让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可以模拟灵植的生长规律来突破瓶颈。
他翻身坐起,取出记录玉简,开始推演这种可能。
几日后,一切准备就绪。
肖凌知会蓝羽和沐卿等人,决定闭关尝试他的新想法。
闭关前,他特意请求百里瑶帮忙在每株荔枝苗周围布下小型聚灵阵,确保它们在自己闭关期间也能得到充足灵力滋养。
房门缓缓关闭,肖凌在中央的蒲团上盘膝而坐。
室内除了一盏长明灯外别无他物,四壁刻有隔音防干扰的简单符纹。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按照推演的方法调整呼吸——模仿荔枝苗的呼吸节奏,缓慢而深长。
最初几日异常艰难。
人体与植物的灵力运行方式毕竟不同,强行改变呼吸节奏导致他数次气息紊乱,不得不停下来调整。
但肖凌没有放弃,他像观察荔枝苗那样观察自身,寻找最适合的平衡点。
第七日,转机出现。
当肖凌将呼吸频率调整到每分钟六次时,丹田内的金丹突然自发震动起来,与外界的天地灵气产生了某种共鸣。
他感到自己仿佛变成了一株正在生长的灵植,灵力不再是强行运转,而是如汁液般自然流动。
这种状态下,时间感变得模糊。
肖凌全身心沉浸在与天地共鸣的玄妙体验中,金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饱满。
竹舍外的灵气受到牵引,形成一个小小的旋涡,从通风口涌入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