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贞观三十四年的第一场春雨还未停歇,广州港已经人声鼎沸。五层楼高的\"南海号\"宝船正在做最后的补给,这艘由将作监与波斯工匠联手打造的巨舰,即将开启大唐史上最远的航程。

\"林大人,货物都清点完毕了!\"一个皮肤黝黑的水手操着岭南口音喊道,\"丝绸三千匹,瓷器五百箱,还有太医署新配的'瘴疠散'二百斤!\"

被称作林大人的青袍官员转过身来——正是当年随阿蛮出使西域的林三郎。自从在波斯湾见识了海贸之利,这位曾经的鸿胪寺小吏主动请缨转任市舶司,专司海事。

\"《海图》和《星盘》可都备齐了?\"林三郎仔细检查着清单,\"陛下特意嘱咐,这次要探明从广州到大食的完整航线。\"

\"齐了!\"水手拍了拍胸前的铜筒,\"按刘仁轨大人改良的'牵星板',保准不迷航!\"

正说着,码头突然骚动起来。一队羽林军护送着几辆马车疾驰而至,为首的竟是晋阳公主!

\"林大人别来无恙。\"小公主笑吟吟地走下马车,\"本宫奉皇命,为南海号送行。\"

林三郎慌忙行礼,却见公主身后的马车上又下来几个异域装束的男女。公主介绍道:\"这位是骠国妙香公主,如今在太医署任教;这位是波斯星学家阿尔达;那位是天竺通译鸠摩罗……他们都将在船上担任要职。\"

最令人惊讶的是队伍末尾那个熟悉的身影——阿蛮。这位\"文明使者\"身着简朴的深色官服,额上的金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学士也去?\"林三郎又惊又喜。

阿蛮笑着摇头:\"我只送到占城。陛下命我在沿途重要港口设立'文明驿馆',为后续海贸铺路。\"

午时三刻,吉时已到。南海号在万众瞩目下缓缓离港,数百面彩旗在桅杆上猎猎作响。岸边的百姓惊讶地发现,这艘巨舰的船首既不是传统的龙首,也不是番舶的鹰隼,而是一尊融合了汉唐雄风与异域神秘的崭新雕像——乘风破浪的文明使者。

阿蛮站在船尾,望着渐行渐远的广州城。三日前陛下的嘱托犹在耳边:\"陆上丝路已成规模,海上丝路方兴未艾。此去万里,不必求快,但求在每个停泊处都播下文明的种子。\"

南海号的第一站是林邑国。这个位于中南半岛的小国早已闻风而动,国王亲自率百官在港口相迎。令唐使意外的是,港口显眼处竟矗立着一座唐式牌坊,上书\"文明交融\"四个汉字。

\"自去岁骠国公主归国宣扬大唐医术,南海诸国争相效仿。\"林邑通译骄傲地介绍,\"我国王命贵族子弟皆习汉文,还按《大唐营缮令》改建了王城。\"

阿蛮在林邑设立了首个海路\"文明驿馆\"。馆址选定时,发生了一段插曲——当地僧侣坚持认为风水最佳处是毗湿奴神庙旁,而汉人工匠则主张按\"左青龙右白虎\"的唐制布局。

\"何不合二为一?\"阿蛮指着图纸提议,\"主楼按唐制,花园取天竺式,医舍则用林邑本地干栏建筑。\"

这个融合三方智慧的方案,竟成就了后来南海\"万国建筑\"的典范。更妙的是,驿馆刚落成,就有真腊、扶南等国使者慕名而来,主动提供本国特色器物充实馆藏。

离开林邑后,南海号继续南下。在骠国,妙香公主的回归引发了轰动。这个曾经闭塞的佛教国家,如今街头随处可见汉文招牌,甚至还有唐式茶肆。

\"自从公主寄回《千金要方》,我国小儿夭折率降了三成。\"骠国宰相感激地说,\"国王已下令在全国修建'十净厕',完全按大唐规制。\"

阿蛮在参观骠国新建的\"象耕园\"时,灵光一现,当场绘制了\"象力水车\"图样——将唐式水车与骠国驯象术结合,可成倍提升灌溉效率。这张图后来传回长安,被李承乾亲自题词\"智周万物\",悬挂在将作监正堂。

穿越马六甲海峡时,南海号遭遇了风暴。就在船只岌岌可危之际,一队阿拉伯三角帆船奇迹般出现,引导唐船驶入安全水域。

\"感谢真主!\"阿拉伯船长登上南海号,用生硬的汉话说道,\"我们是来自巴士拉的商队,去年有位唐商救了我们落水的兄弟。\"

林三郎与阿蛮相视一笑——又是文明交融结下的善缘。作为回报,唐船赠送了全套《大唐海图》复制本,而阿拉伯人则回赠了珍贵的印度洋季风资料。

在爪哇国休整时,阿蛮目睹了惊人的一幕——当地的\"唐蕃混血\"商人竟自发组建了\"文明宣讲队\",用土着语言表演《论语》故事。更不可思议的是,围观的原住民不仅能听懂,还会跟着朗诵\"有朋自远方来\"。

\"这些混血儿父辈多是唐商,母辈是本地人。\"一位老者解释,\"他们从小通晓双方语言,成了最好的文明桥梁。\"

阿蛮立即将这一发现记入奏章,建议朝廷鼓励海商与当地通婚。这份奏章后来催生了着名的《海裔优待令》,为大唐在东南亚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

南海号抵达天竺西海岸时,正值当地最重要的\"灯节\"。令唐使团惊喜的是,庆典上竟有花车展示\"玄奘取经\"的故事,围观百姓对\"大唐高僧\"的事迹如数家珍。

\"自从玄奘法师访学归来,那烂陀寺就增设了汉文课程。\"接待的婆罗门学者说,\"如今寺中珍藏的《大唐西域记》,连页码都被翻烂了。\"

在天竺最负盛名的港口卡利卡特,阿蛮设立了此行最重要的\"文明总馆\"。这座融合了唐式阁楼与天竺穹顶的建筑群,不仅设有学堂、医馆,还有专门的\"技术交流厅\"。开馆当日,就有三十多位天竺学者登记入住,愿意传授数学、天文知识。

\"奇怪,他们为何如此热情?\"林三郎不解地问。

一位天竺老者笑着解释:\"佛经说,智慧如同明灯,点亮他人时不会暗淡自己。\"

离开天竺前,阿蛮收到了一份厚礼——全套《瑜伽经》汉译稿。这是卡利卡特寺院集数十高僧之力,耗时三年完成的巨着。作为回礼,阿蛮将晋阳公主亲笔注释的《黄帝内经》相赠,完成了两大古老文明的又一次对话。

南海号的最后一站是波斯湾的尸罗夫港。尽管泰西封已经陷落,但这个由波斯流亡贵族控制的海港仍然繁华。当唐船的巨帆出现在海平面时,整个港口沸腾了。

\"天可汗的使者来了!\"人们奔走相告。

卑路斯王子亲自出迎。昔日在长安那个落魄的流亡者,如今已是尸罗夫的实际统治者。在他的宫殿里,阿蛮惊讶地发现了大量唐式器物——越窑青瓷、蜀锦屏风,甚至还有一架仿制的唐琴。

\"这些都是从长安带回来的。\"王子深情地抚摸着琴弦,\"文明就像音乐,不同音符才能组成美妙乐章。\"

在尸罗夫建立的\"文明总馆\",成了整个西亚的唐文化中心。开馆不到半月,就有大食、拂菻等国学者前来交流。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还促成了一项重大技术转移——波斯玻璃匠人将彩釉技术传授给唐匠,而大唐工匠则改进了他们的窑炉设计。这种融合产生的\"唐彩琉璃\",后来成为丝绸之路最抢手的商品之一。

返航前夕,阿蛮在尸罗夫港的落日余晖中,写下了此行最后的奏章:

\"臣奉命南下,凡经十七国,设驿馆九所。所见所闻,可喜可愕。林邑效唐制而国富,骠国习医术而民安,天竺传佛经而心通,波斯融技艺而业兴……伏惟陛下圣明,早建'各美其美'之策。今南海诸国,虽言语不通,而礼义相同;虽相貌各异,而人心无二。此乃千古未有之盛世也……\"

贞观三十四年的冬至,长安城迎来了南海号的凯旋。这艘巨舰带回了无数奇珍异宝:天竺的象牙、波斯的琉璃、大食的香料……但最珍贵的,却是舱底那几十箱典籍、海图和各族赠礼。

李承乾在大明宫亲自检视这些成果,当看到阿蛮绘制的《万国驿馆图》时,不禁拍案叫绝:\"妙哉!这驿馆网络,恰似一张巨网,将四方文明连为一体!\"

晋阳公主献上此行最大的医学收获——从天竺带回的《妙闻集》全本。这部古老的医典记载了数百种中土未见的药方,孙思邈如获至宝,当即表示要将其精华融入《千金要方》。

\"陛下,南海诸国对茶叶需求极大。\"林三郎禀报道,\"仅尸罗夫港一年就要十万斤。若开放民间海贸……\"

\"准!\"李承乾爽快地应允,\"另设'海商学堂',专教航海、通译之术。再命将作监研制更大的'万年号'宝船,专司远洋。\"

朝会上,皇帝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将每年冬至定为\"文明节\",长安与各文明驿馆同日举办庆典。这个节日后来成为整个东亚文化圈最重要的文化交流盛会。

除夕夜,阿蛮站在新建的\"万国灯塔\"顶层,俯瞰着灯火辉煌的长安城。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同时燃放的烟花,将夜空装点得如同白昼。在他身旁,各国使者、学子、商人济济一堂,用各种语言诉说着对来年的期盼。

\"看那边!\"康留堂突然指向南方。只见漆黑的夜空中,一点星光正缓缓移动——那是南海号再次启程,载着新一批文明使者驶向更远的国度。

阿蛮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船灯,忽然想起临别时李承乾说的话:\"文明如海,有容乃大。朕盼有生之年,能看到大唐的海船抵达世界每一个角落。\"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秦王破阵乐》的雄浑旋律。在这熟悉的乐声中,年轻的文明使者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图景——无数海船穿梭于碧波之上,将文明的种子撒向四方;而长安,永远会是这浩瀚星空中,最明亮的那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