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标也跟着笑了笑,这次的组合是挺逗的,也不知大清谁当阿玛?

胤褆:“哈哈哈,我的天,这组合,四弟啊!你受的住这样的哥姐吗?”

胤礽都笑意满满。

“以往大多都是四弟做阿玛,这次倒是成了儿子,也不知谁有可能成为四弟的阿玛。”

胤祉:“不是皇阿玛吗?”

胤禟:“那可不一定。”

胤祺:“这样的组合谁能治的住?”

胤?:“那不得还是皇阿玛吗?”

康熙也摸不准,他要是有这样的儿子,一天不得只顾着拉架。

还要防止兄弟自相残杀。

想着都有些头疼。

胤礽:“也没有那么夸张,天道会压制他们的性格,最多就是些小打小闹。”

胤禛:“嗯,且新朝存在短暂,东汉建立,仇恨也没那么大。”

“还是这样的组合有什么意义吗?”

胤褆:“说不定是随机的呢?”

【汉高皇后大家已经熟悉了,剩下的三位,就让瑶瑶为大家讲述他们正史的一生。】

【汉高祖刘邦……起义……建立西汉……新朝王莽篡汉……改革……新朝灭亡……雍正帝登基……八爷党捣乱……雍正帝累死……】

赢政真的怒了。

“项羽,成王败寇,为何要屠城?火烧咸阳宫?项家也不过如此,置黔首不顾。”

“这样的人再有本事又怎么样?怪不得老天都不站他那一边。”

“来人,抓住项家人不用带回来了,直接灭了。”

“唯”

大秦的臣子也都被气到了。

你起义就起义,赢了还屠杀黔首,这是打江山吗?这就是在肆意妄为。

简直无耻,还传言陛下是暴君,跟项羽比起来差远了。

这样的人就算得到皇位也保不了多久。

被赢政带回来的刘季等人也没想到,这项羽个人能力不错,就性子实在不敢恭维。

萧何瞧着气愤的大秦人,稳了稳心神。

“这王莽篡汉,还跟汉高祖成为兄弟,这真的不会自相残杀吗?”

众人的注意力被转移了。

赢政:“哈哈哈,还真是,这组合挺有意思哈,还有王莽那些政策,好熟悉。”

蒙毅:“陛下,王莽那些政策有点像穿越者,就跟窈女子似的。”

李斯:“王莽太着急了,亡的可真快。”

扶苏:“这正史的雍正帝是不是有些刻薄寡恩了?”

赢政没好气的瞪了扶苏一眼。

“你跟雍正换位置试试?就你可能都不够八爷党玩的。”

“以雍正的当时的处境,他还是手软了。”

“空空的国库,八爷党的阻击,一帮贪污受贿的大臣,还有各地的民乱、天灾。”

“这样全部处理下来,可不得累死人。”

“可惜他手里人少了,这要是寡人,朝堂本来就乱了,一帮兄弟还捣乱。”

“全部暗杀毒死了事。”

赢政心情不好,听了扶苏的话心情更不好。

看了天幕也学到一些手段了,管它阴险不入流什么的。

结果是自己想要的就成,雍正的处境让他想到了嫪毐。

他就不该放任的,早些让人给毒死了了事不好吗?

大臣们见赢政生气了,低着头不敢说话。

赢阴曼:“父皇不生气,扰乱朝堂的人,灭了就是,何必顾及那么多。”

赢政听了女儿的话,心里舒坦了不少,这些日子女儿的表现不错,他心里多少得到一些安慰。

“嗯,阴曼说的对。”

刘邦:“这王莽什么玩意,居然篡汉,这还让乃公跟他成为兄弟?乃公不揍死他就不错了。”

刘恒:“父皇息怒,会这样安排,证明我们汉朝又拿回皇位了,不然也不会被称为西汉,肯定还有一个东汉。”

刘邦理智恢复了些,也想起天幕的称呼。

“哼……就算这样也难消乃公的心头气,重生的自己一定要暴揍王莽。”

刘恒:“肯定会的,父皇再看看另一个兄弟。”

刘邦:“这雍正有些惨,也真是累啊!”

“怪不得天幕说九龙夺嫡消耗了大清国力,这些皇子还真是一点都不顾及大清。”

“这康熙留下一堆烂摊子,那些兄弟还不消停,雍正还是手软了。”

“顾及什么名声,累的还是他自己。”

“那些捣乱的人就该第一时间收拾了。”

“他以为拐个弯再收拾,他的名声就会好了,指不定被骂成什么样。”

“办事一点都不利索,弯弯绕绕的,累死也正常。”

刘恒不说话,就听着父皇在那发泄火气,一个劲吐槽。

刘彻:“额……仲卿,孤没看错吧?王莽篡汉?这玩意跟高祖成了兄弟?”

卫青:“陛下,您没听错,且我们大汉应是抢回皇位的,天幕中提到的刘秀,可能就是东汉开国之君。”

刘彻:“是呀,大汉被分成两半了。”

“这大清……算了,不说了,看的孤心累。”

李世民:“想必汉高祖也看见了,肯定很生气,夫妻成了兄妹就罢了,仇人也成了兄弟,哈哈哈……”

“还有雍正帝,直接给兄弟们一个痛快不行吗?留着干嘛?”

“瞧他为了应付他们累的哦,也是活该。”

“这雍正一看就小心眼,还要留着兄弟慢慢折磨。”

“这雍正帝的性子咋那么轴那么别扭呢?”

房玄龄:“陛下,雍正帝在乎名声。”

李世民嗤笑一声:“他绝对没有什么好名声,可能连朕都不如。”

“你瞧他做那些事,要是干净利落可能流言蜚语还没有那么多。”

“偏偏还拖拖拉拉,还写书给自己澄清,他活的不累才怪了。”

“他是皇帝,又不是读书人,干嘛那么较真。”

魏征:“陛下,个人有个人的想法。”

李世民:“也对,朕是不会像他的,过的多累。”

“他要是利索一点,说不定自己都能轻松一些,他那些政策都挺不错的。”

朱元璋:“这大清,哎……兄弟相争,朝堂混乱,康熙不是昏君也是庸君。”

朱标:“父皇,雍正帝的一些政策是可取的,窈姑娘也许还是借用他的。”

朱元璋:“咱知道,这雍正帝真是一个矛盾的人,在乎名声又尽干些影响名声的事。”

“像康熙,真是挺“仁”的,留下一堆贪官污吏,空虚的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