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卜皓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特殊困难”和“以时间换空间”这几个字上。他的眉头越锁越紧,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报告本身逻辑严密,数据详实,诉求明确,完全符合一个地市在面临巨大财政压力时的常规操作——向上级陈情求援。然而,正是这种表面的“合情合理”,让他嗅到了更深层的不对劲。

**太“完美”了,完美得像一份精心设计的剧本!**

他闭上眼,异能“明察秋毫”无声运转,并非直接作用于报告本身,而是将报告中冰冷的数字与他脑海中储存的无数碎片化信息进行高速碰撞、关联、分析。

疑点一:土地流拍的真实性?报告列举的流拍地块,有几处位置极佳,临近规划中的地铁口或新商圈核心。在卜皓掌握的信息里,至少有两块地,曾有省内实力雄厚的开发商(非张系背景)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前期接触过。为何突然集体放弃?是市场真的冷到极点?还是有更强大的无形之手在背后阻挠,刻意制造流拍假象,放大恐慌?

疑点二:南郊保障房项目的资金链断裂? 这个项目他印象深刻。半年前,星洲市还曾作为“解决民生痛点、创新建设模式”的典型上报过省里,当时声称资金筹措到位,进度超前。短短几个月,怎么就资金链断裂到停工?巨额资金流向哪里?报告中对此语焉不详,只笼统归咎于“土地出让收入不及预期”。卜皓脑中闪过一个名字——星洲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钱卫东。此人风评不佳,坊间早有传闻与本地某些开发商关系暧昧(行贿、受贿)。这个项目停工,是否与钱卫东,乃至其背后的势力有关?

疑点三:245亿缺口的构成?卜皓的目光死死盯住这个数字。他调动记忆,快速心算。星洲市本年度预算中的土地出让收入目标是多少?实际可能的缺口区间是多少?报告给出的245亿,似乎正好卡在一个极其敏感的位置——既大到足以引发省级层面的高度紧张和可能干预(如放宽政策、提供紧急借款),又似乎没有大到完全无法通过内部挖潜、资产处置(比如变卖部分优质资产、压缩非刚性支出)来勉强支撑一段时间。这个数字,更像是一个精心计算出来、用于“讨价还价”的筹码!

“特殊困难”…“以时间换空间”…卜皓咀嚼着这几个字,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这哪里是求援?这分明是在以“系统性风险”为要挟,倒逼省里放松对星洲土地市场的管控!给谁“空间”?给那些囤积居奇、等待政策松绑好低价抄底的资本?还是给某些人掩盖问题、转移资产争取时间?

卜皓猛地睁开眼,眼底锐光如电。星洲的水,比他预想的更深、更浑。这份报告,表面是求救信,内里却可能是一份战书!是张为民系势力,借星洲这个舞台,对他卜皓,对郑国锋书记推动的土地集约利用改革,发起的一场精心策划的阻击战!他们要把星洲变成一个烫手的山芋,一个巨大的麻烦,在他即将赴任之际引爆,让他要么灰头土脸,要么被迫妥协,接受他们那套维系土地财政、保护既得利益的旧模式!

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混合着冰冷的怒意在他胸中激荡。绝不能让他们得逞!星洲,绝不能成为改革的绊脚石,更不能成为腐败的温床和引爆社会风险的导火索!

他需要更锐利的刀,去剥开这层包裹着危机的糖衣。卜皓拿起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直接拨通了国家地脉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沈幼楚的专线。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接起。

“喂,卜秘书长?”沈幼楚清冷而略带一丝金属质感的声音传来,背景很安静,显然她正在办公室。

“沈主任,打扰了。”卜皓的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有个非常紧急的情况需要你中心的技术支持。星洲市刚刚上报了一份关于土地财政风险的紧急报告,涉及潜在的系统性金融和社会风险。”

(第二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