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 第170章 大犬座矮星系战役(一)-定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0章 大犬座矮星系战役(一)-定策

黑塔帝国皇帝奥古斯都·黑曜的御准,如同一道无声却威力无穷的星震波,瞬间席卷了整个帝国的战争机器。帝国庞大的身躯,从核心星域到边疆哨站,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着运转起来,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

一道道加密等级极高的指令,通过帝国最高统帅部的“幽影-帝国”专用量子网络,跨越光年,精准地投送到分散在银河系各处的帝国主力舰队锚地。

位于天鹅座悬臂的“地狱火”第三、第九舰队接到了指令,其指挥官,以勇猛和暴躁着称的卡顿公爵,在接到命令时,正用他那粗壮的手指敲击着指挥台,对着一份后勤补给延迟的报告发火。

命令抵达的瞬间,他脸上的怒容瞬间被一种近乎狰狞的兴奋所取代,瓮声瓮气地对副官吼道:“妈的!总算轮到我们了!东境那帮小子吃肉,也该让老子们去喝口汤了!传令!全舰队即刻结束休整,最高战备!目标东境!延误者,军法从事!”他巨大的拳头砸在控制台上,震得杯中的烈酒都洒了出来。

驻防于帝国南部星域、靠近绿光氏族缓冲区的第五、第七舰队,其统帅是素以稳健和防御战术闻名的老将马尔科姆元帅。他在书房中仔细阅读了皇帝的旨意和二皇子随后发来的详细战役纲要,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有那双历经风霜的眼睛微微眯起,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他沉默了片刻,对侍立一旁的参谋长缓缓道:“陛下决心已下,二殿下更是锐意进取。此战关乎国运,我辈军人,自当效命。命令舰队,按计划开拔。另,将我们库存的那批最新型‘重锤’级穿甲弹头,全部带上。对付那些硅基杂种的硬壳,这东西或许比能量炮更管用。”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甚至拱卫帝都星域的部分近卫舰队,如“荣耀”第一舰队的分遣队,也被纳入了抽调名单。帝国军部的大佬们,在皇帝隐晦的暗示和二皇子一系势力的积极运作下,展现出了惊人的协调效率(或者说,是对皇权的绝对服从以及对潜在从龙之功的渴望)。

各种曾经扯皮数月甚至数年的装备调配、兵员补充、后勤保障方案,在最高优先级的“东进”指令下,以惊人的速度被批复、执行。

无数的运输舰船如同被惊动的蜂群,满载着能源块、弹药、备用零件、医疗物资以及新征召的士兵,从帝国的各个工业世界和训练基地升起,汇集成一条条闪耀的星河,向着东境前线汹涌而去。帝国的战争潜力,在这一刻被充分动员,展现出一个老牌星际帝国的深厚底蕴。

就在黑塔帝国这头战争巨兽全力磨砺爪牙,准备扑向大犬座矮星系之时,地球文明则在另一条隐秘的战线上,以另一种风格全速运转着。

“昆仑之心”基地深处,“归墟”实验室以及数个新开辟的、安保等级极高的地下研究综合体内,弥漫着一股近乎凝滞的紧张与专注气息。

这里没有帝国前线那般喧嚣的舰队调动和物资堆积,取而代之的是仪器低沉而持续的嗡鸣声,像无数只虫子在黑暗中低语;全息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的数据流闪烁着幽蓝光芒,映照着科学家们疲惫却锐利的眼神;空气中回荡着压低声音的激烈讨论,每一个音节都裹挟着沉重的责任感。

孔方佳在离开东境前线的硝烟、返回地球进行短暂最终部署前,召集了王海峰、李艳、杨天择以及“维度之眼”和“弦球”项目的核心团队,在一间高度屏蔽的会议室里进行了长达十数小时的绝密会议。

会议室内烟雾缭绕(尽管有先进的空气净化系统全力运转,但王老习惯性思考时抽的电子烟依旧在空气中留下了淡淡的薄荷味余韵),厚重的窗帘紧闭,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光线。

每个人的眼中都布满了血丝,面颊凹陷,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仿佛被无形的电流贯穿,支撑着他们熬过这漫长的黑夜。

王海峰不时揉着太阳穴,李艳则反复检查着数据板,杨天择则习惯性地调整着眼镜,所有动作都透露出一种紧绷的专注。

“……所以,‘溯源’计划的核心,就在于‘隐匿’与‘捕捉’。”孔方佳站在巨大的星图前,声音低沉而有力,星图此刻动态展示着大犬座矮星系及其周边区域的复杂空间结构,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无数细小的、闪烁的光点,那是预设的监听节点位置,像一颗颗微弱的星辰在宇宙的深渊中悄然布局。

他的指尖轻触星图表面,激起一圈涟漪般的微光,仿佛在抚摸命运的面纱。“王老,杨博士,大型固定阵列‘主耳’的建设和隐藏,是重中之重。必须利用好矮星系外围的引力透镜效应和电磁爆发星云作为天然掩护,将其能量特征和空间波动完全融入背景噪音中。

我要它像一块真正的宇宙岩石,冰冷、死寂,表面布满陨石坑般的伪装纹理,即使敌人的侦察舰从旁边掠过,扫描仪上也不会泛起一丝异常波动,只当它是这片星域里一块寻常的天体残骸。”孔方佳的手指坚定地划过星图上几个关键的引力焦点区域,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王海峰重重地点头,声音因连续熬夜而沙哑,却充满干劲,他清了清嗓子,话语像连珠炮般迸出:“元帅放心,‘主耳’的设计借鉴了‘净蚀者’的隐匿场和空间褶皱技术,结合我们自己的‘影衣’系统最新成果。

它的外壳是复合了多层吸波材料和非线性晶体层的伪装小行星,厚度足以吸收99%的主动探测波束;内部核心则通过稳定的微虫洞网络与地球基地超算‘河图洛书-改’直连,实现数据实时超距传输和能源遥供,几乎不产生本地能量辐射,连一丝热信号都会被完美吸收。

除非对方进行穿透性的、分子级别的扫描,否则极难发现。”他迅速调出复杂的设计图,层层结构在空气中旋转展开,展示着惊人的巧思:外壳的伪装层模拟了星际尘埃的分布,核心的量子纠缠传输节点则隐藏在扭曲的空间褶皱中。

王海峰补充道,语速飞快,手指在空中划动着辅助说明:“更重要的是算法。我们基于杨博士的‘意识载体’猜想和‘弦球’实验数据,开发了一套全新的‘高维信息特征过滤与重构算法’。”他看向杨天择,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仿佛在肯定这位年轻博士的突破性贡献。

杨天择有些不好意思地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着学者的专注,他接话道,声音轻柔却清晰:“是的,元帅。我们不再试图直接‘理解’高维信息的内容——那可能远超我们的认知框架,就像蚂蚁试图解读人类的思想——而是专注于捕捉其‘干涉痕迹’的模式,就像通过分析水波纹的形状、频率和衰减曲线,来反推投入水中的石子的大小、形状和力度。

算法会实时筛选出所有不符合已知三维物理规律的、具有特定统计特征的背景时空涟漪,并将其标记、记录、放大分析,形成一个动态的‘异常图谱’,确保我们只关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号。”他边说边调出一组模拟数据,屏幕上涟漪状的波形图缓缓扩散,带着未知的韵律。

李艳负责的是另一关键部分,她站起身,走到全息台前,动作利落而精准:“同时,‘星火’集群将携带并秘密部署超过三百个小型、一次性的‘游弋之耳’单元。”她展示着那种只有拳头大小、表面粗糙如风化岩石、毫无能量反应的微型探测器,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

“它们将在战斗最激烈的区域,伪装成普通的太空漂雷、探测器残骸甚至‘净蚀者’的武器碎片,被‘无意’地抛洒出去,融入战场的混乱背景中,不易引起任何警觉。”李艳的语气冷静而周密,手指轻轻点触一个探测器模型,它瞬间分裂成数百个微型单元,在星图上散开。

“它们内部是超导电容和一枚超微型‘弦纹’感应芯片,工作寿命极短,可能只有几小时到几天,但其灵敏度在短时间内极高,专门用于捕捉高强度、近距离的高维干涉爆发点,一旦探测到异常波动,便会瞬间激活。

一旦被激活,它们会将压缩数据包通过一次性的超短距量子闪烁发射器传回‘主耳’或附近的‘星火’舰船,然后立即自毁,不留痕迹,连分子级的残渣都会被量子湮灭场清除。”李艳的语气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透着周密计算的自信。

孔方佳缓缓扫视过每一位团队成员,目光沉重而充满期望,像一座无形的山压在众人肩上:“诸位,帝国的舰队是明面上的刀,他们将劈开‘净蚀者’的防御,吸引所有的火力与注意,用鲜血和钢铁铺就前路。

而你们,你们的工作,是我们真正瞄准未来的‘眼’。我们要看到的,不仅仅是这场战役的胜负,更是隐藏在战争背后的、那更高层次的真相——那可能关乎人类的存亡与宇宙的本质。一切,就拜托了!”他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托付。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所有科学家和研究员的脸色都无比凝重,他们深知自己肩上承担的是什么——不仅是技术的成败,更是亿万生命的未来。

他们沉默地点头,眼神中燃烧着属于探索者的火焰与决心,那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执着,即使面对未知的深渊,也绝不退缩半步。会议室内,只剩下仪器的低鸣和全息图的光影,仿佛整个世界都凝固在这一刻的承诺中。

随着帝国各路援军的陆续抵达,东境前线“黑曜石之心”要塞周边的空域,变得前所未有的拥挤和喧嚣。无数艘风格统一、涂装着黑塔帝国徽章——黑色尖塔立于燃烧星辰之上——的巨大战舰,如同迁徙的金属巨兽群,井然有序地进入指定的泊位或集结区域。

战列舰如山岳般沉稳,巡洋舰如猎豹般矫健,驱逐舰如狼群般穿梭,数量庞大的护卫舰和辅助舰只则如同围绕巨兽的鱼群。引擎喷射出的离子尾焰的光芒,甚至短暂地照亮了这片原本黑暗的宇宙空间。各种频率的通讯信号、导航信标、敌我识别码在空中交织成一张密集的网。

阿斯塔罗斯·黑曜站在“黑曜石之心”要塞最高的观景平台上,俯瞰着这片由钢铁与火焰构成的壮丽景象,心中豪情万丈,难以自抑。他身后站着数名心腹将领和刚刚返回前线不久的孔方佳。

“孔帅,请看!”阿斯塔罗斯难掩激动地张开手臂,指向舷窗外那无边无际的舰队,“帝国第十八主力舰队刚刚完成最后跃迁,进入集结区!至此,父皇承诺的援军已全部到位!

归我直接指挥的帝国主力舰队,已达十八支之众!这还不包括原有的东境防卫舰队和各类辅助力量!如此雄兵,自帝国平定‘百年纷争’以来,未曾有过!”

他的脸上因兴奋而泛着红光,多瞳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他转过身,热情地拍了拍孔方佳的肩膀,力度之大显示出他内心的激荡:“再加上孔帅您麾下那支神出鬼没、战力卓绝的‘星火’集群作为我们的战略预备队和尖刀,此战,我军必胜!大犬座矮星系,必将匍匐于帝国脚下!”

孔方佳微微颔首,神色平静,仿佛眼前这支足以碾碎星辰的庞大舰队并未让他感到丝毫惊讶或激动。他冷静地回应道:“殿下麾下兵精粮足,士气如虹,确是可堪一战。然,‘净蚀者’据守矮星系已有经年,经营日久,且其技术诡异,必有倚仗。我军虽众,亦不可轻敌冒进。”

他话锋一转,问道:“不知殿下与参谋部对初步战役规划,可已有草案?”他的目光扫过阿斯塔罗斯身后那些同样面带兴奋的帝国将领,其中几人似乎对孔方佳的冷静有些不以为然,但碍于其身份和战绩,并未表露。

阿斯塔罗斯哈哈一笑,显然早已胸有成竹,他挺直腰板,眼中闪烁着必胜的光芒:“自然!参谋部连日推演,反复斟酌,已初步拟定万全方略。我军当以泰山压顶之势,从三个主要方向,同时突入矮星系外围!

第一攻击集群,由卡顿公爵指挥‘地狱火’第三、第九及东境第五舰队,组成钢铁洪流,正面强攻‘铁锈星带’延伸段,以雷霆万钧之力吸引敌军主力注意力,迫使他们疲于应付!”

他顿了顿,手指在空中划过一道凌厉弧线:“第二攻击集群,由马尔科姆元帅指挥‘钢石’第五、第七及东境第七舰队,这支精锐之师将沿‘沉寂河谷’——一条相对稳定的星际尘埃带——侧翼迂回,悄无声息地切断矮星系与银河系主悬臂可能残存的最后联系,并伺机攻击敌军后勤链,掐断他们的补给命脉!”

“第三攻击集群,”阿斯塔罗斯声音陡然拔高,充满帝王威严,“由本王亲自坐镇,指挥‘荣耀’分遣队、东境第一、第三及新抵达的第十八舰队,这支中央突击力量将如利剑出鞘,直插‘暴风眼’区域——那里是矮星系外围最大的引力稳定区,极可能是敌军核心防线的门户,一旦突破,便能直捣黄龙!”

他挥舞着手臂,意气风发,仿佛已见胜利在望:“三路并进,互相策应!任他‘净蚀者’如何狡猾,也必顾此失彼!一旦任何一路取得突破,其余两路立刻向心突击,形成铁壁合围,将敌军残部一举歼灭!”

这个计划大气磅礴,充分利用了帝国军的兵力优势,是典型的帝国正统战术思想,追求以绝对力量碾压对手,彰显了无坚不摧的军威。

众将领纷纷点头,交头接耳,显然对这个计划颇为认可,脸上洋溢着钦佩之色。然而,孔方佳却微微皱起了眉头,眼神中掠过一丝忧虑。

“殿下,计划恢宏,正合帝国军威,体现了您的雄才大略。”孔方佳先给予了肯定,声音沉稳,随即话锋微妙一转,“然,三路并进,虽可分散敌军兵力,制造混乱,但亦可能使我军力量分散,削弱整体打击力。

‘净蚀者’狡诈多端,且拥有矮星系复杂环境的地利,若其集中精锐力量,利用星云尘埃和引力陷阱,对我一路实施短促而致命的突击,恐其他两路救援不及,反易被其各个击破,葬送大好优势。”

他缓步走到全息星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向几个关键节点,星图光芒映照出他严肃的面容:“我军兵力占优,更应发挥此优势,但不是分散它,而是……创造机会,迫使敌人集中,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力,将其主力……一口吃掉!”他的手指猛然合拢,做了一个握拳的动作,仿佛已将敌军的命运攥在掌心。

阿斯塔罗斯和众将领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屏息凝神。孔方佳开始详细阐述他的构思,语速平稳,逻辑清晰,每个字都如精密的齿轮咬合:

“第一步,示敌以弱,诱敌出击。可令马尔科姆元帅的集群,大张旗鼓地向‘沉寂河谷’方向运动,旌旗招展,制造浩大声势,但其核心战力——如主力战舰和突击舰——暗中后移至预备阵地,只留部分老旧舰船和大量伪装单位,如全息投影和诱饵信号源,制造大军迂回的假象。

以马尔科姆元帅的稳健‘守旧’之名,在敌军情报中根深蒂固,‘净蚀者’很可能判断此处为我军真实主攻方向,从而调动主力兵力加强该方向防御,甚至……可能会主动出击,企图包围并吃掉我这支‘孤立’的偏师,这正是我们设下的致命陷阱。”

“第二步,正面施压,锁敌动向。卡顿公爵的集群,对‘铁锈星带’发动持续但不致命的猛烈佯攻,炮火如雨,但避免深入敌阵,迫使敌军无法从正面轻易抽调兵力增援他处,

同时,‘弦纹探测器’网络全面激活,全力监控敌军舰队调动迹象,捕捉跃迁信号和能量波动,精准判断其主力驰援‘沉寂河谷’的规模、路线和时机,为伏击提供精确情报。”

“第三步,”孔方佳的目光锐利起来,手指重重地点在星图上一个预设的、被称为‘碎星回廊’的巨大星际尘埃云与破碎行星带交织的区域,那片区域在星图上呈现混乱的暗红色,

“中央集群,殿下您亲率的主力,提前秘密进入‘碎星回廊’预设伏击阵地!利用回廊内强烈的电磁干扰和复杂地形,如离子风暴和小行星群,最大限度屏蔽敌军侦察,隐匿我军行踪,如同潜行的猎豹,等待最佳时机!”

“一旦确认敌军主力被诱出,进入伏击圈,或者其驰援部队通过‘碎星回廊’边缘狭窄航道……三路大军同时变阵!马尔科姆集群的伏兵尽出,如猛虎下山,缠住敌军诱饵,切断其退路!卡顿集群加强攻势,以密集火力牵制正面之敌,使其动弹不得!

而殿下您的主力,则从‘碎星回廊’中杀出,如闪电般直插敌军侧后薄弱环节!届时,‘星火’集群也将作为决定性的突击力量,从预备位置突袭,直扑敌军指挥枢纽或能量核心,一击致命,彻底瓦解其抵抗意志!”

孔方佳的方案,将原本的“三路平推”变成了一个精巧的“诱敌-设伏-合围”的歼灭战模式。他充分利用了敌我特点:帝国军的兵力优势和正面压力,地球军的隐匿与精准情报,以及“净蚀者”可能存在的急于求战、试图挽回颓势的心理。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几位帝国老将面露沉思,仔细推演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阿斯塔罗斯的复眼不断闪烁,显然在飞速权衡。

这个计划比他的方案更冒险,更需要精妙的配合和时机的把握,但一旦成功,战果也将是毁灭性的——直接重创甚至歼灭“净蚀者”的有生力量,而非仅仅是推进战线。

“……妙啊!”片刻后,阿斯塔罗斯猛地一拍手掌,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孔帅此计,虚实相合,正奇相辅!远比一味强攻更为高明!就这么办!参谋部,立刻按照孔帅的框架,完善细节,制定具体执行方案!各部必须严格保密,严格执行!”

他对孔方佳的钦佩又加深了一层。这位地球统帅,不仅能在战术层面打出精妙的操作,在战略战役层面的谋划,同样老辣狠厉,直指核心。

他心中不禁再次庆幸,同时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凛然——幸好,此人是盟友,且站在自己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