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诗词一万首 > 第581章 任昉《为王嫡子侍皇太子释奠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1章 任昉《为王嫡子侍皇太子释奠宴》

为王嫡子侍皇太子释奠宴

任昉

在昔归运,阻乱弘多。

夷山制宇,荡海为家。

风云改族,日月增华。

钦圣兹远,怀道兹冲。

践言动俗,果行移风。

进往一篑,启或三蒙。

冰实因水,金亦在镕。

惟神知化,在物立言。

乐正雅颂,咸被后昆。

告奠明祀,观道圣门。

日月不息,师表常尊。

……

赏析:

《为王嫡子侍皇太子释奠宴》是任昉创作的一首诗,旨在为特定场合——王嫡子陪侍皇太子举行释奠宴而作。这类诗歌往往带有应制色彩,需契合庄重严肃的氛围,并传达特定的文化、政治意涵。

一、追昔抚今,彰显时代变迁

1. 在昔归运,阻乱弘多:开篇便回溯往昔,指出过去时运乖蹇,遭遇诸多艰难险阻与祸乱。“弘多”二字强调祸乱之多,让读者感受到往昔局势的动荡不安,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2. 夷山制宇,荡海为家:进一步描绘往昔困境,人们被迫在削平的山上建造屋宇,以动荡的大海为家,形象地展现出当时生存环境的恶劣与人们生活的颠沛流离。

3. 风云改族,日月增华:笔锋陡然一转,局势发生巨大变化,风云变幻使得家族命运改变,如同日月增添光辉。此处暗示了时代由乱入治,家族或国家迎来新的繁荣昌盛,表达对当下太平盛世的歌颂。

二、盛赞品德,强调教育意义

1. 钦圣兹远,怀道兹冲:称赞皇太子对圣人之道钦仰久远,心怀大道且谦虚淡泊。“钦圣”“怀道”体现其对圣道的尊崇与追求,“兹远”“兹冲”突出其坚持与谦逊品质,为众人树立道德榜样。

2. 践言动俗,果行移风:表明皇太子践行诺言,其行为足以震动世俗,果敢行动能够改变风气。强调其以身作则的影响力,通过自身言行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引导,突出其作为储君的担当与表率作用。

3. 进往一篑,启或三蒙:运用“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典故,鼓励在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上要坚持不懈,哪怕只差一筐土也不能放弃;“启或三蒙”则表示启发蒙昧之人,体现皇太子对教育、启迪他人的重视,突出教育的重要性与持续性。

4. 冰实因水,金亦在镕:以“冰源于水而寒于水”及金属在熔炉中冶炼才能成器为喻,说明人的成长与进步需要不断学习与磨砺。暗示皇太子虽已具备优秀品质,但仍需持续提升自我,同时也鼓励其他人通过努力实现自我成长。

三、文化传承,强调释奠意义

1. 惟神知化,在物立言:指出只有神明能知晓万物变化,而人通过对事物观察思考来树立言论学说,强调文化知识的产生与传承。表明释奠宴所蕴含的文化传承意义,即通过祭祀先圣,传承和弘扬知识与智慧。

2. 乐正雅颂,咸被后昆:说明通过释奠礼,能使乐教恢复正统,雅颂等文化得以传承,恩泽后世子孙。强调文化传承对后世影响深远,体现释奠礼在文化延续方面的重要作用。

3. 告奠明祀,观道圣门:直接点明此次释奠宴庄重祭祀先圣,众人在圣人门下观习大道。突出释奠宴核心目的是祭祀与学习圣人之道,体现对圣人及文化传统敬重。

四、尊师重道,点明永恒主题

“日月不息,师表常尊”:以日月永恒运转不息作比,强调对先圣及师长的尊崇应如同日月运行般永不停止。表明尊师重道是永恒不变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要始终保持对知识、对师长的敬重。

五、艺术特色

1. 结构严谨:诗歌从回顾往昔艰难,到描述当下繁荣及对皇太子品德才能称赞,再到强调释奠礼文化意义与尊师重道主题,层层递进,结构清晰,逻辑连贯。

2. 用典精当:运用“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等典故,简洁而深刻地表达观点,丰富诗歌文化内涵,使诗歌更具说服力与表现力,同时展现作者深厚文学素养。

3. 语言庄重:作为应制诗,语言风格庄重典雅,符合释奠宴庄重场合,用词精准恰当,体现宫廷诗歌严肃性与规范性 。

……

解析:

1. 在昔归运,阻乱弘多

- 解析:“在昔”明确时间指向过去,“归运”可理解为往昔的时运。“阻乱弘多”表明过去的时运充满了阻碍与祸乱,“弘多”强调了这种艰难状况的程度之深。此句开篇便为全诗营造出一种往昔艰难动荡的氛围,与后文所展现的当下情形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暗示了历经艰难后迎来转变的意味。

2. 夷山制宇,荡海为家

- 解析:“夷山”指削平山头,“制宇”即建造屋宇,描绘出人们在艰难环境下,不得不于山中艰难营建居所的场景。“荡海为家”则进一步强调生活的漂泊不定,以动荡的大海作为“家”的依托,形象地刻画了往昔人们居无定所、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生存状态,加深了对过去艰难情境的渲染。

3. 风云改族,日月增华

- 解析:“风云”常象征着局势、时运的变化,“改族”表示家族命运或国家局势发生重大转变。“日月增华”中,“日月”代表时间、时代,“增华”意味着增添光辉,寓意着当下的时代如同日月般愈发繁荣昌盛。此句与前文的艰难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时代从混乱走向安定繁荣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对当下良好局势的歌颂与赞美。

4. 钦圣兹远,怀道兹冲

- 解析:“钦圣”体现出对圣人的钦仰、崇敬之情,“兹远”表明这种对圣人的尊崇由来已久,非一时之举。“怀道”即心怀大道,追求真理,“兹冲”的“冲”有谦虚、淡泊之意,强调在追求大道的过程中保持谦逊的态度。此句主要是对皇太子品德修养的称赞,表明他对圣人之道有着长久的敬仰和追求,且为人谦逊,为众人树立了道德典范。

5. 践言动俗,果行移风

- 解析:“践言”指践行自己的诺言,强调言行一致。“动俗”表示其行为足以震动世俗,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果行”即果敢地行动,“移风”说明这种果敢的行为能够改变社会风气。此句突出了皇太子以身作则的影响力,通过自身切实履行诺言、果敢行动,来引导和改变社会风气,展现出他作为储君所具备的担当与引领能力。

6. 进往一篑,启或三蒙

- 解析:“进往一篑”化用了“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典故,意思是在追求学问、道德修养或事业成功的道路上,哪怕距离目标只有一筐土的差距,也不能放弃,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进取。“启或三蒙”中的“启”为启发,“三蒙”可理解为众多蒙昧之人,寓意着要积极去启发那些处于蒙昧状态的人。此句一方面鼓励人们在自我提升上持之以恒,另一方面强调了教育他人、传播知识的重要性,也暗示了皇太子在这两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7. 冰实因水,金亦在镕

- 解析:“冰实因水”取自“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冰是由水凝结而成,但比水更寒冷,比喻人通过学习和自身努力,能够超越原有的基础,实现成长与进步。“金亦在镕”指金属需要在熔炉中经过冶炼才能成为有用之器,强调人如同金属一样,需要经过磨砺和锻炼才能成才。这两句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人的成长需要不断学习与磨砺的道理,既适用于对众人的激励,也体现了对皇太子自身不断提升修养的期许。

8. 惟神知化,在物立言

- 解析:“惟神知化”表达了只有神明才能够知晓万物的变化规律,暗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复杂性和深奥性。“在物立言”则表明人通过对世间万物的观察、思考和感悟,从而树立言论学说,强调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知与总结,以及文化知识的产生源于对事物的探究,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9. 乐正雅颂,咸被后昆

- 解析:“乐正雅颂”原指对音乐和诗歌的规范整理,使雅颂等正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在这里,指代通过释奠礼这样的活动,能够让乐教回归正统,文化得以正确传承。“咸被后昆”的“咸”表示都,“被”是惠及、泽被,“后昆”即后世子孙,意思是这些文化的传承能够恩泽后世子孙,强调了文化传承对于后代的重要影响,突出了释奠礼在文化延续方面的重要意义。

10. 告奠明祀,观道圣门

- 解析:“告奠明祀”直接点明了此次释奠宴的核心活动,即庄重地举行祭祀仪式,向先圣表达敬意。“观道圣门”则强调众人在圣人的门下,通过参与释奠礼等活动,学习和体悟圣人之道。此句突出了释奠宴的主要目的,一是祭祀先圣,表达对先圣的敬重;二是在这样的场合中观习圣人之道,传承和弘扬先圣的思想文化。

11. 日月不息,师表常尊

- 解析:“日月不息”以日月永恒运转、永不停息作比喻,象征着时间的永恒流逝和自然规律的永恒不变。“师表常尊”则表明对先圣以及师长的尊崇应该如同日月运行一样,永远保持,永不停止。此句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点明了尊师重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应当始终保持对知识、对师长、对先圣的敬重,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

句译:

1. 在昔归运,阻乱弘多:往昔时运不佳,遇到的艰难祸乱众多。

2. 夷山制宇,荡海为家:削平山岭建造屋舍,以动荡的大海为家。

3. 风云改族,日月增华:局势变化使家族命运改变,如今时代如日月增添光辉般昌盛。

4. 钦圣兹远,怀道兹冲:对圣人的钦仰由来已久,心怀大道且谦逊淡泊。

5. 践言动俗,果行移风:践行诺言能震动世俗,果敢行动可改变风气。

6. 进往一篑,启或三蒙:进取哪怕只差一筐土也不能放弃,要积极启发众多蒙昧之人。

7. 冰实因水,金亦在镕:冰由水凝结而成,金属需在熔炉中冶炼。

8. 惟神知化,在物立言:只有神明知晓万物变化,人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树立言论学说。

9. 乐正雅颂,咸被后昆:使乐教正统、雅颂文化得以传承,惠及后世子孙。

10. 告奠明祀,观道圣门:举行庄重的祭祀典礼,在圣人门下观习大道。

11. 日月不息,师表常尊:日月不停运转,对师表的尊崇永远不变。

……

全译:

往昔时运不佳,历经诸多艰难祸乱,人们在削平的山上建房,以动荡大海为家。

后来局势转变,家族命运改变,如今时代如日月增辉般美好。

(皇太子)长久钦仰圣人,心怀大道且谦逊,其践行诺言、果敢行动,能震动世俗、改变风气。

鼓励在进取中坚持不懈,积极启迪蒙昧之人。

冰由水而来,金属需经冶炼。

只有神明知晓万物变化,人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形成学说。

让雅颂等正统文化得以传承,惠及后世子孙。

庄重举行祭祀,在圣人门下领悟大道。

日月不停运转,对师长的尊崇永不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