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凝看着这一幕,心里暖融融的。
天刚蒙蒙亮。
王大娘的灶台就飘出玉米面的甜香。
秦时凝站在面盆前,手里捏着雪国的酵母粉,往温水里倒了小半勺:“这东西金贵,少放些就能发一大盆面。”
张婶抱着面袋凑过来,往盆里舀玉米面,动作却顿了顿:“俺家三娃子昨晚发烧,郎中说要喝米汤,可俺家的新米都卖了换布钱……”
话音未落,王大娘就从米缸里舀了碗新米,往张婶手里塞:“拿着!娃看病要紧,还啥钱不钱的!”
李满仓的媳妇也凑过来,往张婶兜里塞了几个鸡蛋:“给娃煮鸡蛋吃,补身子。”
张婶的眼圈红了,捏着米碗说不出话。
秦时凝看着这一幕,心里更加暖融融的……
以前村里穷,谁家有难处都藏着掖着,怕被人笑话;
现在日子好了,反倒找回了老辈人一家有难百家帮的热乎气。
“面发好了!”王大娘掀开面盆,面团发得如同棉花,轻轻一碰就颤悠悠的。
她揪起一块,往张婶手里塞,“带回家给娃蒸馒头,软和,好消化。”
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学做馒头,院子里很快挤满了人。
有人带自家的玉米面,有人带红薯粉,还有人拎着刚摘的南瓜,说要做南瓜馒头。
“俺说这新法子好,”王大爷啃着刚出锅的馒头,笑得漏风,“以前谁家做馒头,都得锁着门怕人看见,现在倒好,一锅出二十个,恨不得全村人都来尝。”
这话逗得大家直笑。
秦时凝的异能悄然铺开,看到:
各家的烟囱都冒着烟,锅里蒸的不只是馒头,还有邻里间的情谊——
张婶给李家送了碗南瓜粥,李家给王家送了两个白面馒头,王家又给赵家送了腌菜……
晌午时分,县城的布商来了,带着新订单和工钱。
他刚把银子递给李满仓,就被王二狗拦住:“等等!俺得数数,别少了咱村一分钱!”
布商笑着把银子递给他:“刘老哥放心,靠山村的布质量好,我还能亏了你们?”
他凑近秦时凝,压低声音,“那男人最近没动静,听说在县城招了些地痞,不知道想干啥。”
秦时凝心里一凛,异能瞬间探向县城——
她看到:
绸缎男人的院子里,堆着些锄头镰刀,地痞们正磨着刀,嘴里骂骂咧咧:
“等秋收抢了粮,就把靠山村的人都赶到山里去!”
“多谢提醒。”秦时凝对布商点点头,转身对莫沉使了个眼色。
莫沉立刻明白了,对李满仓说:“李大叔,让后生们把农具都磨锋利些,白天种地,晚上轮班巡逻,防着点不怀好意的人。”
李满仓一拍大腿:“早该如此!俺这就去安排!”
村民们听说后,没有一个抱怨的。
男人们扛着锄头去巡逻,女人们就把剪刀锥子藏在围裙里,说要是地痞敢来,就用针线扎跑他们。
傍晚,虎子突然跑来,举着个稻草人:“秦姐姐,俺做了个驱邪稻草人,插在村口,能吓跑坏东西!”
稻草人穿着虎子的旧衣裳,手里还攥着个玉米面馒头,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村民们看了都笑,却没人觉得荒唐,李满仓还亲自把稻草人插在老黄皮果树下:“好!有这玩意儿镇着,邪祟不敢来!”
夜深时,莫沉和秦时凝坐在炕沿,看着窗外的月光。
莫沉手里拿着巡逻表,上面的名字密密麻麻,连王二狗都主动排了三个时辰。
“你看,”秦时凝指着巡逻表,“以前王二狗总跟人吵架,现在却主动护着村子,这就是日子好了,人心也宽了。”
莫沉握住她的手,指尖蹭过她掌心的薄茧:“等秋收后,咱把村西头的旧庙修修,改成互助堂,谁家有难处就去那登记,全村人一起帮衬。”
“还要立个规矩,”秦时凝补充道,“谁家要是欺负人、占便宜,就不许参加丰收节,也不许领新谷种。”
两人相视而笑,窗外的虫鸣里,还夹杂着巡逻队的脚步声,沉稳又踏实。
第二天一早,张婶抱着娃来道谢,说娃退了烧,正啃馒头呢。
她手里拿着块绣了一半的帕子,往秦时凝手里塞:“俺没啥能谢的,给你绣个帕子,不值钱,是俺的心意。”
帕子上绣的是谷穗,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真诚。
秦时凝小心地收起来,往张婶手里塞了包雪国的糖:“给娃泡水喝,甜丝丝的。”
村里的互助风气越来越浓。
王大爷的牛病了,后生们轮流帮他耕地;
李满仓的孙子要去县城上学,村民们凑钱给孩子做了新书包;
连最抠门的赵老四,都把自家的菜籽油分给了没油吃的五保户。
“这才如同个村嘛,”王大娘坐在门槛上,看着孩子们在晒谷场追逐,笑得眼角堆起褶子,“以前穷,人心都散了,现在富了,倒把老规矩捡起来了。”
男人的眼线混进村,看到这一幕,回去如实禀报。
男人气得砸碎了花瓶:“一群蠢货!都穷疯了吗?居然还互相帮衬!”
他对着手下吼道,“再去搅和!我就不信他们能一直这么和睦!”
手下领命,这次换了法子——
偷偷往井里倒脏东西,可他们刚摸到井边,就被王二狗和巡逻队逮个正着。
“又是你们!”王二狗气得脸红脖子粗,一拳打在那手下脸上,“上次烧布坊,这次污染井,真当咱靠山村好欺负?”
村民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骂:
“把他们送到大队去!让大人给评评理!”
“太不是东西了!井水是全村人的命根子!”
“告诉那男人,再敢来,打断他的腿!”
秦时凝看着被捆起来的地痞,突然开口:“别送官府。”
她对李满仓说,“把他们绑在村口的老黄皮果树下,让他们看看咱靠山村的人是咋过日子的……让他们看看,和睦比内斗强!”
地痞们被绑在树下,看着村民们互相帮着挑水、晒谷、照顾孩子,看着秦时凝教大家用新法子做酱菜,看着莫沉帮老人修农具,一个个都看呆了。
有个年轻地痞忍不住嘟囔:“其实……靠山村的日子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