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这两天的举动,让秦老师对他的印象很不错。

秦老师对他的印象好,走的时候对他的态度就变化了一些,岳一寒是军人,能够敏锐察觉到对面人的态度。

他感觉到秦老师对自己满意,他才高兴地弯起唇角,心中的忐忑消散许多。

秦老师是被谢长宁的司机送回实验室的,至于谢长轶,她是打算在这里住两天的。

既然已经过来了,就当给自己放假了。

反正今天也是周末。

明天回去也行。

她住下,韩家父母跟谢长宁都觉得挺好的,她自己在那边住,有时候也孤单,在这里还能聊聊天什么的。

谢长宁早上去上班,家里就留给岳一寒来处理。

岳一寒不太经常跟人打交道,但是,面对岳家的人他总是无师自通。

目送红色的身影离开,谢长轶揶揄的看向自己妹夫,“我还以为,这件红色大衣也是你给买的呢。”

“是我给买的,不过是结婚的时候给买的,昨天给买的那件需要过水才行。”

岳一寒点点头,跟谢长轶说谢长宁身上红色短西服的来历。

两人结婚,谢长宁买的衣服大多都是能够平时用来穿的,毕竟,都不便宜只穿一次有点太可惜。

尤其现在的料子都非常好,谢长宁就想着不要浪费。

不然就白瞎了。

……

实验室一启动,谢长宁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她开始跟进扩建的事情,她去参加广交会的时候,扩建的问题就交给了厂子里的副厂长来处理。

现在扩建已经接近尾声,就等着机器入驻了。

招收的新工人也准备就绪,就等着扩建的生产线开始投入生产。

谢长宁每天的工作是忙碌的,回到家里的时候,都是晚上七八点钟,得亏不用照顾孩子,不然孩子要被她饿死。

谢长轶看得出谢长宁很累,晚上谢长宁回来的时候,会帮忙整理一下文件。

她没有亲手去帮忙,有些问题,不是她能处理的。

也不是她该处理的。

“领导那边的意思是,让你不要太累,你不是已经将生产线的时间预留出来了吗?”

“留是留出来了,但是,我这不是想让厂子早点投入生产吗?”

她们厂子的订单不仅仅是跟国外的,还有国内的。

国内的市场也很重要。

不能被国外的那群外国佬给抢先!

谢长轶不知道谢长宁争的是什么时间,只是,她心疼谢长宁,“那你注意点自己的身体,我跟家里都希望你好好的。”

“嗯,我知道,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的。”

见谢长宁是真的有安排,谢长轶才彻底松口气。

谢长轶在这里这两天,也跟着谢长宁去三个厂子里看看,她是对外贸易局的局长,考察也算是工作的一部分。

不得不说,谢长宁的厂子工作氛围非常好。

大家都非常的热爱工作,根本感觉不出来枯燥。

于是,谢长轶问了谢长宁。

谢长宁说:“大概是因为福利,我手下不是有木制品工厂跟日化工厂吗?有时候会有一些品不符合标准,这个时候我就会作为福利发放给工人们。”

当然,工人们知道的。

只是,这些东西只是外包装,或者外形不符合,并不是里面的东西配方出问题。

配方出问题的会直接销毁。

这些残次品不出厂,只作为福利发放,这样,这几个厂子的女孩子的身上一直都是香香的。

还不用花钱去买,她们当然高兴。

至于男工人……

厂子里的福利很多,都是一些实用性的,有时候还有奖金,他们自然不舍得离开。

干活非常有劲儿!

“你的福利还挺多。”谢长轶对福利这方面倒是没有说什么,谢长宁财大气粗,人家厂子忙碌,订单多,给一些福利是很正常的。

现在不少厂子到年节也都给工人们发放一些津贴或者是粮油什么的。

谢长宁点头,“太累了,有的时候需要三班倒,夜班很耗费精力,肯定要待遇做好点。”她的工作停摆,损失的可不止是这点。

谢长轶赞同的点头。

考察结束,谢长轶带着她的考察记录,坐上岳一寒的吉普车,回到春城,将自己的考察记录交给自己的领导。

上面将谢长宁的一些举动,政策都写明。

并且重点标注一些可以学习推广的地方,觉得其他厂子可以学习一下。

当然,谢长轶在那边的态度,并没有影响到谢长宁,谢长宁的新品已经在研发的路上。

谢长宁稳定的输出,赚美金,直接让她的卫生巾提议开了绿灯。

会议上

有人提出,这个卫生巾的国内市场没有打开,就算建成也只能利用国外市场,不值得开一个厂子。

有人不赞同,自然就会有人赞同。

“领导,我觉得以谢长宁的能力,就算是一个小厂子,赚美金也不是什么问题。”不过,大家也觉得,可以在日化工厂扩展一条生产线,没必要非要开一个厂子。

开厂子投入的时间跟精力太多。

但是在现有的厂子中,增加生产线,就会容易很多。

大领导也觉得,没必要专门为卫生巾开一个分厂,直接并入日化工厂中,作为日化中的一员,增设生产线就行。

这样投资也减少了,时间线也拉短。

当然,领导也想看看谢长宁能不能真的将卫生巾的市场打开。

会议结束,谢长宁就收到了春城的电话,是赵局给她打的。

“小谢啊,我们今天针对你上次的卫生巾提议,专门开了讨论会。”赵局说的语重心长,谢长宁却知道。

卫生巾的厂子这件事,没过。

如果过的话,赵局根本不会是这个语调,不会是劝说她的语气。

“您说。”谢长宁放下手中的钢笔,静静地听着自己的领导的劝说,她要看看领导们准备怎么说服她。

然后,她就听到——

“我们打听了一下,在国外,卫生巾也属于日常用品,那么,是不是可以直接并入你们的日化工厂内,直接加入生产线呢?”

赵局说完,就在等谢长宁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