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指尖酥 > 第六十三章 开业大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阵噼里叭啦的鞭炮声中,刻有“沈记喜点”四字的匾额高高挂上了门楣。

为了庆贺开业,沈云姝还特意给自家铺子置办了几个馒头花篮放在门口,各种造型,很是吸睛。

来捧场的除了自家人,还有相熟的邻居李大娘,陆家嫂子他们,被鞭炮声和花篮吸引的路人则是把门口围了好几圈,不知情的纷纷打听着是卖什么的。

王氏在门口点香拜佛,把财神像正式迎了进来,就到门口招呼围观的人,介绍花饽饽。

这个时代信息传播尤其地慢,在场知道她家花饽饽的十不足二,听王氏讲门口这些漂亮的花篮是馒头做的,架子上摆的那些漂亮造型也可以用馒头做,都大感新奇有趣,围观的人随着时间不减反增。

王氏索性把人一批批揽进铺子参观,让他们好好瞧瞧。

介绍过程中,王氏自然要使用她的推广必杀技:魏家。

“您还给魏家做过这花饽饽?可别蒙咱们,那魏家是什么来头,他们要啥能没有?还要来买馒头?做个金塔银塔不就行了。”

人群里有人质疑,话说得十分不中听。

王氏也不生气,只稍稍抬高了声音:

“客官问得好,当时咱们也不敢相信能接到魏家的生意。可魏老太太说了,咱这花饽饽手艺是她老人家见过最好的,做得漂亮不说,寓意也好,供祖宗送礼办喜事,都登的上台面。这事我可不敢胡诌,就是斋节的时候,寺里师父们也都知道。”

王氏话音落下,人群里也响起了应和声。

“就是,谁敢胡乱编排魏家?当时她们在山脚下卖馒头花,咱街坊邻居亲眼瞧见的,不会有假。”是李大娘的声音。

“对啊,上个月我连襟家接媳妇就有这样的馒头塔,整整九层,几百个喜馒头!那叫一个体面气派,分到几个带回家,孩子捧在手里都舍不得吃。”

王氏呵呵一笑:“咱们家花饽饽在汴城是独门手艺,上个月接媳妇的只有一家,您家亲戚可是姓陈?”

“对对对,原来就是买的你这的,真是不错,下回家里办喜事,肯定也来定一个!”

有这样的眼见为实,质疑的话就该无人再提了。谁知那道刺耳声音竟是再次响起。

“谁知道这些人是不是你自己请来的?魏家贵人事忙,别人两张嘴皮子一碰,攀扯两句,他们哪有闲工夫管?”

王氏微微变了脸色,这人简直是来找茬的,若真让他泼了盆脏水,以后再想解释清楚就难了。她正要说什么,廖源忽然从外头走进来,声音不高不低地说了句:

“魏家来人了。”

沈云姝本来在柜台后坐着,听得这话一下起身,跟着廖源到了门外。

一辆豪华贵气的马车停在门口,拉车的马都有四匹,马车上的中年人一下来,通身的富贵气让围观的百姓都噤了声。

沈云姝倒是一愣,这人她没见过。

“可是沈姑娘?”

“是,您是...”沈云姝礼貌问道。

“我是魏府总管,姓崔,家主命我于沈姑娘铺子开业之时来送贺礼,不知可是来迟了?”

“没有没有,您客气了,怎得劳烦崔总管您亲自跑一趟?”

宰相门房七品官,魏府的总管可是了不得的人物,举手投足间的气势就不同凡响。

至于家主,那位节度使大人,怎么会给她送贺礼?肯定是魏公子的意思吧,借个名头好给她镇场子。

想明白这点,沈云姝心里暖暖的,又很高兴。

她这算是成功扯上了魏府大旗了吧?

“应该的,姑娘不用见外。先看看这礼可否满意?”

崔管家轻轻击掌,马车后的仆人捧着几个盒子上前,掀开了呈给沈云姝。

沈云姝吓了一跳。

一个玉蟾蜍檀木摆件,一盆老桩青松盆栽,一个精美卷轴。

打开一看,描金边的“财源广进,万事胜意”八个字,笔力遒劲,肆意洒脱。

谁给她写的,一点都不难猜。

太贵重了。

但这个场合,不收就是打魏家的脸。

“多谢管家,是意外之喜,怎么会不满意?请务必代我谢过家主。”

沈云姝大大方方地收下东西,崔管家目露欣赏:“崔某一定转达,亦祝姑娘开业大吉,财源滚滚。”

送了礼,崔管家就登车离去,前后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却让围观百姓和路人都消除了疑问,在心中将这家店和魏府挂上了钩。

先前质疑王氏那人不知去了哪里,留在铺子里的客人除了小声议论那位崔管家出行的排场多隆重,就是对陈列着的精致模型啧啧称叹。

“馒头真能做成这样吗?这得花多少功夫?”

有个妇人在看到岛台最上层的龙凤呈祥大花饽饽后,又是惊艳又是不敢相信。

“当然能,所以说咱这手艺是独一无二。馒头谁都会做,做成这样得既有天分又会钻研,可不是件容易事。”王氏接过话道,满满的自信。

自沈云姝八岁起时不时展现早慧的天赋,王氏就坚定地相信,天底下像她闺女一样心灵手巧又聪明的人绝对屈指可数。

那妇人听了,直点头:“怪不得魏家也能看中,这手艺当真厉害。”

周围人也纷纷赞叹佩服。

迎来送走,待王氏接待完参观的几拨客人,嗓子都冒烟了,沈云姝端了茶来给她润喉。

“娘辛苦了。”

王氏摆摆手:“没事,知道的人越多,咱接的单子越多,累点怕啥。”

“嗯,大家对喜馒头都很有兴趣,好多人还问了价钱,有意向的应该也有好几个。娘,您真厉害,几句话就把人家说的服服帖帖。”沈云姝拍起了王氏的马屁。

“还是那位崔管家的功劳,他这一露面,比我说上一百句都强。魏家对咱们这种普通百姓都这么礼遇周到,怪不得能绵延兴旺百年。”王氏感叹道。

沈云姝看了眼已经放在博古架上的玉蟾蜍和盆景,心里也很赞同这个观点。

无论魏老太太,魏姠还是魏三公子,他们身上都没有高位者的倨傲冷漠,反而平易近人,礼仪相待。

遇上他们,是她的幸运。

下次见面,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开张头一天,在崔管家的加持下,王氏拿下了四个原价十一两,折后十两的单子,喜得合不拢嘴。就是有两家在同一天,到时得合计一下安排。

但这是后话,总之所有人都很兴奋,当天下午关门后,王氏去买了五花肉剁馅,由沈玉春按照沈云姝的菜谱,做了一道大斩狮子头配小油菜。

每个人都吃的心满意足,还给杜锦香和两个上学的娃带了一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