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之前寄存在那两盆兰花。

算算日子,搞不好已经被买走了。

她得亲自去一趟。

把尾款结了,心里才踏实。

“小婶婶今天要去山上一趟,你乖乖在家温书。”

她蹲下来,摸了摸小微的小脑袋。

“这次我要摘的是长在高处的野果,路有点陡,还得攀爬,带着你不方便,也怕出危险。”

“嗯,我知道了,小婶婶。”

她乖乖点头。

那笑容干净又懂事,看得宋萩云心里一暖。

她叮嘱道:“饭在锅里热着,饿了自己吃。我尽量赶在天黑前回来。”

宋萩云收拾好家伙事儿,独自踏上了进山的路。

她一边走,一边在心里默念:“系统。”

下一秒,眼前虚空中浮现出熟悉的半透明面板。

蓝底白字,简洁明了,左上角是她的名字,中间是任务进度,右下角则是地图界面。

她扫了眼地图,顿时满意地笑了。

自己刚才走过的路线。

每一步都被精准记录。

自从有了这功能,她的效率提升了不少。

至少不会再迷路。

也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在原地打转。

她心里不由泛起一丝得意。

等哪天她踏进县城。

地图范围应该就能扩大了。

到时候说不定还能看到城镇布局、集市位置,甚至人流热区?

那可就太方便了。

“系统,地图能做标记不?”

她一边往前走,一边在心里问道。

“之前我发现棵特别大的桃树,果子又多又饱满,可当时没做记号,现在忘了具体在哪儿了。”

“要是以后能标个点,写上‘猕猴桃王’之类的,再过来就不用瞎找,省时省力。”

系统那懒洋洋的声音,在她脑海中响起:“可以。”

“哎哟,不错嘛,还挺智能。”

她笑了笑,随即追问:“那你好人做到底,帮个忙呗。”

“上次那棵猕猴桃树到底在哪?你能不能带个路,直接导航过去?”

系统:……

短暂的沉默后,那声音才缓缓响起:“往东边走。”

“好嘞,咱这就动身!”

脚步轻快了不少。

有了目标,连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

其实她早就想过,单靠卖些新鲜野菜野果,终究挣不了几个钱。

可要是能换个方式,做成更耐储存、利润更高的东西呢?

比如——果脯。

这世上,谁还不是靠本事吃饭?

只要东西做得好,价格定得合理,顾客自然愿意掏钱。

要是她能自己晒出高品质的果脯。

利润可比卖鲜果高多了。

等今天摘完果子,回家就试一试工艺。

说不定,这还能成为她接下来的长期营生。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

她眼睛一亮,立刻决定行动。

翻过几座山,终于找到了那棵野生的猕猴桃树。

山路崎岖难行。

途中还被带刺的灌木刮破了袖口。

脚踝也被荆棘划出几道细小的血痕。

但她毫不在意,心中只惦记着那一株传说中的野果树。

终于,她远远望见了一片垂挂如帘的绿藤,那正是她要找的目标。

宋萩云把手轻轻放在果子上,心里一动。

眨眼间,她面前的一串果子连同旁边的几颗,全都熟透了。

那是她体内的异能悄然发动,只要她心意所至,便能加速植物的成熟过程。

一瞬间,空气中泛起细微的波动。

果皮的颜色由青转褐。

表层的绒毛似乎也变得更加柔顺光亮。

原本还略显生硬的果体变得微微下坠,散发出淡淡的果香。

轻轻一捏,不再是硬邦邦的了,软中带弹。

她一个个摘下来,放进篮子里。

动作轻柔,生怕碰伤果皮。

“果干嘛,无非就是蒸一蒸、晒一晒、烘一烘、烤一烤。这些方法我都试一遍。”

她一边往山下走。

一边在脑海中梳理着加工流程。

蒸,是为了杀菌定型;

晒,是最传统的脱水方式;

烘和烤,则可能更快速有效。

关键是掌握火候和时间,不能焦也不能湿。

她打定主意要一项一项试验,记录每种方法做出的果干口感与保存期限。

用不用异能的也分开做。

这是她一贯的谨慎作风。

这样将来才能判断哪种做法更好。

要是味道还是不行?

嘿嘿,别忘了咱还有糖!

想到这儿,她嘴角微微上扬。

系统之前奖励的糖可是稀罕物。

宋萩云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在一个密封的陶罐里。

藏在床底最深处,防潮又防盗。

每一两她都精打细算。

不到关键时刻绝不轻易动用。

但现在,为了试验果干,她觉得值得一试。

宋萩云信心满满,乐呵呵地摘满一篮,回家开工,搞试验!

她步伐轻快,心情愉悦。

仿佛已经看到未来果干大卖、银钱入袋的场景。

“猕猴桃。”

宋萩云从篮子里拿出一颗毛茸茸的果子,递给小微看。

小微眨眨眼:“迷糊桃?”

她歪着头,把果子翻来覆去地看。

她从没听过这么奇怪的名字。

听起来像是会让人头脑发昏的果子。

“不是迷糊,是猕猴桃。”

宋萩云笑着纠正,语气耐心又温柔。

“你看它外面这层毛,像不像猴子?”

“你看它外面这层毛,像不像猴子?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真猴子,但书上说长得像猕猴,所以叫这名。”

她说完自己也笑了。

小微心想:名字怪怪的,但小婶婶说的应该没错。

“我想把它做成能存的果干,得靠你帮忙啦。”

宋萩云摸了摸小微的头。

接下来洗果、切片、摆盘、翻晒,哪一步都少不了人手。

而小微,早已准备好当一名光荣的“果干助手”,眼里闪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一大一小立刻开工。

两人迅速行动起来。

她们分工明确,动作麻利。

一场小小的“果干实验”就这样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她环顾四周,灶台简陋。

连个像样的烤箱都没有,更别说专业的烘干设备了。

唯一的热源就是那口老旧的铁锅和灶下的柴火。

想用现代方式加工根本不现实,只能依靠最原始的自然晾晒。

阳光成了唯一的“烘干机”

而时间,则是最关键的变量。

忙活半天,最后一组终于也摊在簸箕上晒好了。

四个簸箕整整齐齐地排在院子里的石板上。

每一片果片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

她的手指微微发麻,但心里却有种踏实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