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 第86章 陈默在账本里,藏了半片发光的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章 陈默在账本里,藏了半片发光的叶

潭底的绿意漫过寒潭边缘时,林英正蹲在药圃垄沟边,指尖沾了点湿润的黑土,放在鼻下轻嗅……

混着腐叶香的泥土里,还藏着股若有若无的清冽,那是空间雾露渗进土层后留下的痕迹。

“英姐!“春生扛着竹篓从坡下跑上来,竹篓里的五味子串儿红得透亮,“今儿头茬收了十二斤,招娣说够装三麻袋!“他脸上还沾着泥点,眼睛却亮得像星子。

上个月他还饿得走路打晃,如今扛着半人高的竹篓,脚步稳得能踢飞路边小石子。

林英伸手帮他理了理歪掉的布巾:“把大颗的挑出来单放,明儿我带公社去。“

她摸出块烤红薯塞过去,春生咬了一口,甜香混着薯皮焦脆的味儿在风里散了开。

第二日天没亮,林英就背着麻袋出发了。

山路上结着薄霜,她走得快,后颈渗出细汗。

麻袋里的五味子被空间寒潭润过,每粒都裹着层白霜似的果粉,隔着粗布都能闻到蜜甜的酸香。

公社卫生所的门帘掀开时,所长王德福正捏着放大镜看药样。

他镜片上蒙着层雾气,抬头时被那串五味子晃了眼:“这......这是野生的?“

“在山坳里寻着片老林子,试着育了几株苗。“林英把麻袋往桌上一放,“您尝尝。“

王德福拈起一粒放进嘴里,刚嚼两下就瞪圆了眼。

他“腾“地站起来,把放大镜往桌上一摔:“我干了二十年药材,头回见这么足的药性!“

他抄起天平,称了十克碾碎,滴进试剂管——紫色溶液瞬间凝成果冻状。

“普通五味子浸出物最多百分之五,你这......得有十五!“他凑过来盯着林英的眼睛,“小同志,你这苗该不会是长在龙脉上吧?“

林英笑了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颈间玉坠:“靠山屯的土,养人也养药。“

她想起昨儿夜里,陈默翻着县志给她看——靠山屯所在的山坳,正是古火山口遗址,地下温泉带滋养了千年腐殖土。

空间雾露不过是引子,真正的根,还扎在这片土地里。

王德福搓着手在屋里转圈:“我给县药材公司打报告!这要能推广,今冬能救多少人?“

他突然停住,压低声音,“不过小同志,你可得把苗看紧了——前儿有邻村来问,说他们村也想种,我没敢应。“

林英应了声,背起空麻袋往外走,路过卫生所后院时,她瞥见墙角堆着半人高的药渣,风一吹,露出几片皱巴巴的五味子皮——

那是普通药材煎过的痕迹,颜色发乌,哪有她带的半分鲜活。

回到村里时,祠堂前的晒谷场飘着炊烟,陈默蹲在石磨旁,正往账本上誊写数字。

他衬衫第二颗纽扣没系,露出点锁骨,阳光透过他发梢照在纸页上,把“五味子十二斤“几个字镀得发亮。

“今儿卫生所说什么?“陈默没抬头,钢笔尖却顿了顿。

“说药效是普通三倍。“林英扯了张草席坐在他旁边,看他把工分表和药材产出对得整整齐齐,“王所长要报县公司。“

陈默的笔尖在“首收五味子“条目下画了道线,从怀里摸出半片发光的叶——

那是他清晨在药圃捡的,叶面泛着淡青色荧光,叶脉里还凝着露珠似的液体。

他轻轻夹进账本,又用墨笔在页脚批注:“含活性成分未知,建议送县化验——但暂不报。“

“为什么不报?“林英凑近看,发梢扫过他手背。

陈默耳尖红了红,合上账本时指节抵着那页:“前儿田会计来查,账里的狼怎么抢肉吗?“

林英沉默片刻,突然笑了:“你倒像个老猎户,知道藏着猎物等最好的下网时机。“

午后田会计来的时候,陈默正把账本摊在晒谷场的石桌上。

田会计的解放鞋沾着泥,翻页时却格外小心,指腹在那半片叶的位置停了停,又若无其事地滑过去:“你们这账,比公社还细。“

他抬头时镜片反着光,“小陈啊,你说这药要是推广,能不能让全县熬过春荒?“

陈默把算盘拨得噼啪响:“靠山屯这二亩地,收的五味子能换三十袋粮,若每村有一亩试验田......今冬可少饿死三百人。“

田会计掏出钢笔,在报表最底下重重画了道线:“我给县上写报告,就说这是'春荒自救示范项目',经费从扶贫款列支。“

他把报表折好塞进公文包,临出门时拍了拍林英肩膀,“小同志,把苗看好了,别让歪心思的人惦记。“

林英望着他走远的背影,突然想起赵铁山。

那男人这两日像只被拔了牙的狼,蹲在村口老槐树下抽旱烟,烟灰落了满裤腿。

此刻赵铁山正盯着药圃边的黑板。

春生举着根树棍当教鞭,带着五个孩子念:“黄精,补气养阴,三月栽,百日收。“

最小的二丫踮着脚,把“栽“字写得东倒西歪,春生蹲下来握着她的手,一笔一画描:“记着,这横要像田埂,直溜儿的。“

赵铁山的旱烟杆“咔“地断成两截,他摸出怀里最后一封举报信,信纸上还留着他昨晚磨的墨痕:“林英私种神苗,疑似封建迷信“。

此刻信纸被他捏得发皱,他盯着春生发红的耳尖,突然想起上个月这孩子躺在他家门槛上讨水喝,瘦得肋骨根根可数。

“斗不过......斗不过啊......“他喃喃着,划亮一根火柴。

火光舔过信纸边缘,映得他眼角的皱纹像道裂开的缝。

灰烬飘起来时,他看见林英正往药圃里添粪水,陈默跟在后面撒草木灰,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比晒谷场上的红旗还晃眼。

深夜,林家堂屋的油灯结了灯花。

林英和陈默把药材分成两堆,半麻袋五味子和四斤黄精码在桌上,另一半悄悄推进床底的暗格里——

那暗格连通着空间储物间,手一按砖缝,药材就“唰“地消失了。

“明日你去县里。“林英把布包系紧,“找卫生所换早熟稻种,再捎两本《中草药栽培》。“

陈默接过布包,突然问:“要是有天......空间不能用了怎么办?“

林英望着窗外,月光漫过药圃,每株苗都像裹了层薄纱。

她想起白日里春生教孩子识字的声音,想起田会计在报表上画的那道线,想起老族长把压箱底的农具搬出来时,木头上还留着他爹当年打猎的刻痕。

“那就把'神种'变成'人种'。“她轻声说,“让每一粒种子,都不再靠奇迹活着。“

她转身走进里屋,从空间寒潭边摘下一株黄精母苗。

潭水轻轻漾开,水面浮起细密的符纹,像在应和什么。

她把母苗埋进窗台的陶盆,盖上从药圃里取的土——那土混着腐叶、草木灰,还有空间雾露渗过的清冽。

晨雾漫上山梁时,陈默已经背着布包出发了。

林英站在院门口,看他的背影消失在晨雾里。

山风卷着股甜香吹过来,是药圃里的五味子藤抽了新枝。

她摸了摸颈间的玉坠,潭底的绿意不知何时已经退去,只留下片清凌凌的水,倒映着渐亮的天色。

县城的十字口,周胖子正支起他的大木摊。

枣红色的布幔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码得整整齐齐的粮袋——那是他昨儿夜里听货郎说的,靠山屯出了批“神药“,能换三倍的粮。

他搓了搓手,把“收药材“的木牌擦得锃亮,就等第一拨赶集的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