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日,周晏似乎在家待得有些闷了,便唤上贾诩和典韦,说是要去格物院转转。他依旧是一身便服,背着手,出了府门。
格物院规模比战前又扩大了不少,高高的围墙内,机杼声、锤打声、争论声不绝于耳。马钧闻讯,连忙带着几名大匠迎了出来,脸上还带着油污,眼神却因专注而显得格外明亮。
“都、都督!”马钧激动得有些结巴。
周晏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自顾自地在各个工坊间走动起来。他蹲在一台新改良的织机前,看着那飞梭来回,点了点头;又走到一处正在测试新式犁铧的场地,看了看那泛着金属冷光的犁头,问了问耗铁多少,耕地效率如何。
最后,他停在了兵器坊,拿起一架刚刚组装好的连弩,掂量了一下,手指在箭匣和机括上摩挲着。“射速是快了,但连续击发后,这箭匣卡顿的问题,还是没完全解决。还有,弩身震动太大,影响精度。”他随口点出几个关键问题,将连弩丢还给负责的工匠,“怎么改,你们自个儿头痛去。”
那工匠抱着连弩,如获至宝,连连称是。
周晏这才走到院子中央,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工匠的注意。他脸上那点闲散的神色收了起来,目光扫过一张张因长期劳作而显得粗糙、却充满求知欲的面孔。
“诸位,”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们在南边打的那几仗,咱们的大船、弩炮,江东、荆州那边,都见识过了。”他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凝重,“他们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模仿,甚至,想办法超越我们。”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凝重:“所以,我现在给你们立下两个死任务。第一,马钧,你们几个领头的大匠,必须放下门户之见,全力面向全国招收学徒,不论出身,只看天赋心性!民生、医疗、军备、商业,这四个方面,必须时刻保持创新,要实用!我不想有一天,看到别人拿着比我们更好的家伙,站在我们面前!”
他目光变得锐利:“第二,他们或许也会花重金招募工匠。但在他们那些人眼里,你们的手艺,多半还是‘奇技淫巧’,功劳再大,也难以真正得到尊重,发展注定受限!”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承诺,“但在我这里,不会!从今日起,格物院立下章程,谁立下突破性的大功,无论是改良农具让粮食增产,还是研制新药活人无数,或是造出克敌利器,一律参照军功爵位,论功行赏,封爵授田,绝不食言!”
他看向马钧,语气沉缓却带着千钧之力:“德衡,尤其是你,还有你们这些老师傅,对徒弟,必须倾囊相授,不得私藏!这不仅仅是为了打赢眼前的仗,更是为了……为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为了后世子孙,能一直挺直腰杆站着!你们肩上的担子,重得很!”
一番话,说得所有匠人屏气凝神,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前所未有的光芒。不知是谁先带的头,众人齐齐躬身,轰然应诺:“诺!谨遵都督之命!” 声浪震得工坊顶棚的灰尘都簌簌落下。
就在这时,贾诩如同幽魂般悄无声息地靠近,在周晏身侧低语道:“都督,丞相府来人,丞相请您过去一趟。”
周晏脸上没什么意外之色,只是“嗯”了一声,点了点头。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些因他的话语而斗志昂扬的工匠们,转身,步伐平稳,向着格物院外走去。贾诩和典韦默然跟上,三人身影很快消失在格物院高大的门廊之外。
工坊内的喧嚣再次响起,却比往日更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力量感。而大都督府内,得到父亲承诺的吕玲绮,正握着一柄特意为她打造的小号木枪,在院中一下下地、认真地模仿着记忆中高顺练枪时的姿态,小脸上满是汗珠,眼神却亮得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