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他上任大梁锦衣卫指挥使的第一天。
回想起自己的晋升之路,聂风心中依旧有些恍若梦中。
当今圣上刘靖,文韬武略,南征北战多年,手下网罗的能人异士、江湖高手如同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他聂风,原本只是这庞大体系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小侍卫。
纵使他自认武功不俗,能力也堪用,但在这藏龙卧虎之地,比他身手更高、谋略更深的大有人在。
更遑论其中不少人家世显赫,根基深厚,非他这等毫无背景的农家子可比。
他曾一度感到前路迷茫,空有一身本事却无晋升门路,只能按部就班地当值,默默积攒着俸禄,心想哪天能攒够银子,走走关系,寻个外放的机会,搏一个前程。
直到宋瑶出现。
那时宋瑶还只是边疆将军府里一个不起眼的姨娘,出身卑微,看着也没什么过人之处。
府里的侍卫、将士,甚至不少姬妾,都私下嘲笑她配不上刘靖,觉得她不过是刘靖一时新鲜的玩物。
可聂风却凭着一股直觉,觉得这个女子不简单。
刘靖看她的眼神,绝不是一时新鲜该有的模样。
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再离谱都是真相。
于是,在许多人还持观望甚至轻视态度时,聂风果断抓住了机会。
他主动请缨,负责宋瑶的护卫任务,并表现出远超职责要求的警觉与周全。
“聂风,你是不是傻?一个出身卑微的姨娘,你这么巴结她做什么?”同屋的侍卫嘲笑他。
“有这功夫,不如去巴结巴结李公公,那位才是真正的得意人!”
“就是,我看这宋氏撑不了多久,等主子新鲜劲过了,有她哭的!”另一个侍卫跟着附和,语气里满是不屑。
“自降身份,净干些讨好女人的事!”
那些日子,嘲笑他的人不在少数。
可聂风不为所动,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的事情,正如他所料,宋瑶深得刘靖宠爱,地位越来越稳固。
当初那些明里暗里对宋瑶有所不敬的人,都彻底地留在了边疆将军府,连返回京城核心圈子的机会都被彻底断绝。
而当聂风发现,刘靖对他这种烧冷灶的行为非但没有制止,反而隐隐透出一种默许,甚至乐见其成的态度时,他就知道自己赌对了!
此后,他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宋瑶身边的侍卫长,地位水涨船高。
聂风深知自己的立身之本是“忠心”,因此更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几年下来,他不仅武功更有精进,处理事务的能力也愈发老练。
更重要的是,他赢得了宋瑶一定程度的信任,以及刘靖看在眼里的“可用”。
如今,宋瑶正位中宫,成为大梁皇后。
作为她身边最早投靠、且表现一直出色的旧人,聂风也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被皇上亲封为大梁锦衣卫指挥使!
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大员!
这不仅意味着他一步踏入了大梁高级官员的行列,更掌握着令人敬畏的实权。
他不仅负责统领整个皇宫的侍卫,保障宫禁安全,更掌管着侦察、缉捕、审讯等特殊职能,拥有独立的诏狱,直接对皇帝负责,是名副其实的天子亲军。
这个职位极为特殊,能力固然重要,但比起能力,刘靖更看重的是忠心。
而聂风早早效忠宋瑶,正是刘靖选择他的最关键原因。
从一个毫无背景的小侍卫,到如今权柄在握的锦衣卫指挥使,聂风这可真算得上是一步登天,完成了阶级跨越。
如今,那些曾经家世比他好的权贵子弟,见到他无不恭恭敬敬地行礼,口称“聂指挥使”。
这一切,都只因为他当年在众人犹疑之时,早早地攀上了皇后宋瑶这棵大树。
人生在世,有时选择比努力重要得多!
...
这一日,聂风身着崭新的飞鱼服,腰佩绣春刀,意气风发地正准备前往北镇抚司衙门处理公务。
与此同时,历经长途跋涉、风尘仆仆的宋家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京城。
他们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口,望着眼前人流如织、店铺林立的繁华景象,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老天爷嘞!这京城可真大!真热闹!”宋德才搓着手,东张西望,咧着嘴傻笑。
“那当然,这可是天子脚下!”黄小梅挺了挺胸脯,仿佛自己已经是这里的常客,“快,找人问问,皇宫在哪儿?咱们赶紧去找瑶丫头!”
宋奶奶也拄着拐棍,一双老眼努力睁大,贪婪地看着周围的繁华,嘴里念叨:“我就说瑶丫头有出息,看看这地方!”
就在他们像无头苍蝇般乱转,试图找人打听皇宫方向时,读过几年书的宋泽文,忽然瞥见了不远处那个身着飞鱼服的官员。
他曾亲眼见过这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官服!
宋泽文心中一动。
锦衣卫!
这可是皇帝的心腹,直接听命于皇家的机构!
他们肯定能和宫里说上话,一定能联系上宋瑶!
一股激动涌上心头,宋泽文也顾不得许多,生怕错过这个机会,连忙拨开家人,小跑着冲上前去,对着那位官员的背影,喊道:
“这位大人!这位大人请留步!”
正准备去上班的聂风闻声停下脚步,略带疑惑地转过身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