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国气节的悲壮余韵未散,光屏画风陡然一转,权谋博弈的旋律响起
标题直击核心:【战国名将王翦的保命智慧!手握60万兵权却善终,全靠“财迷”演技与功成身退!】
各朝瞬间热闹起来,嬴政望着画面中熟悉的身影,眼中闪过笑意
刘邦、朱元璋等帝王纷纷坐直身体,想看看这“战国四大名将唯一善终者”的门道
李靖、徐达、韩信等名将更是凝神屏息,生怕错过关键细节。
【画面中,白发苍苍的王翦手持兵符,神色沉稳,对面的嬴政年轻气盛,却难掩对60万兵权的顾虑。
解说声响起:嬴政问灭楚需多少兵,王翦张口要60万,秦国全部家当!
年轻的李信拍胸脯说20万足矣,嬴政大喜,结果李信被楚军暴揍,秦军惨败,嬴政颜面尽失!】
“20万灭楚?这小子太嫩了!”
韩信嗤笑一声,“楚地辽阔,楚军悍勇,没有60万大军,根本无法稳操胜券!”
“李信输在轻敌,活该!”
刘邦也点头:“乃公我当年打仗,从不打没把握的仗!”
“王翦要60万,是知己知彼;李信要20万,是自不量力!”
【镜头切换,嬴政放下帝王身段,亲自登门请王翦出山。
王翦却老谋深算,死活不松口:“60万,少一个都不干!”
嬴政咬牙应允,可王翦刚出咸阳,骚操作就来了
三天两头派使者回宫,要钱要地要封赏,连战甲破了都要朝廷修复,五次三番,没完没了。】
“这老狐狸!”
朱元璋笑得拍大腿,“明着是讨赏,实则是表忠心啊!手握60万兵权,不贪财好色,反倒让人起疑”
“这般斤斤计较,嬴政才会觉得他胸无大志,只图富贵!”
李世民也颔首:“高!实在是高!王翦这是把‘功高震主’的隐患,用‘贪财’二字化解了”
“真要造反的人,哪会盯着这点小便宜?”
嬴政望着画面,想起当年的场景,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朕当年确实气得骂他老财迷,可骂完心里反倒踏实了。”
“白起功高震主被赐死,吕不韦权倾朝野被毒杀,血淋淋的教训在前,朕岂能不防?”
“可王翦这般讨赏,分明是告诉朕:他只想荣华富贵,无意兵权,朕自然放心!”
【画面中,王翦灭楚凯旋,刚回到咸阳,就立马交出兵符,跪地请辞:“陛下,楚已灭,臣年事已高,想回老家种田,安度晚年!”
嬴政哈哈大笑,顺水推舟应允,君臣默契,皆大欢喜。
解说声感慨: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皆不得善终,唯有王翦全身而退,靠的就是这份高情商:
上兵伐谋,自保靠“贪”,功成身退,绝不恋权!】
“功成身退,绝不恋权!”
李靖站起身,拱手赞叹,“王翦将军这一手,晚辈学到了!手握重兵,最怕君王猜忌”
“唯有主动示弱、放弃兵权,方能保全自身!”
徐达也深有感触:“臣当年辅佐陛下平定天下后,也主动请辞兵权,回老家养老”
“正是借鉴了王翦将军的智慧!功高震主者危,唯有懂得放手,方能善终!”
韩信望着画面,眼中满是悔恨:“当年俺平定齐国后,讨要假齐王,已是犯了君王大忌”
“天下平定后,又贪恋兵权,不肯放手,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若俺能学王翦将军这般高情商,何至于此!”
岳飞也点头:“王翦将军既懂用兵,又懂自保,既忠于君王,又善待自己,这才是名将该有的模样!”
【解说声总结,字字珠玑:王翦善终,一半靠自己的高情商,一半靠嬴政的识人之明!
换个多疑的君王,即便王翦讨赏,也未必能信
换个恋权的将领,即便君王猜忌,也未必肯放手。
君臣互信,才是这段佳话的核心!】
“说得对!君臣互信,缺一不可!”
刘邦感慨道,“乃公我当年信任张良、萧何、韩信,他们也忠于俺,这才赢了天下!”
“可后来韩信功高震主,乃公我也不得不防,若韩信能学王翦,乃公我也舍不得杀他!”
朱元璋也道:“朕当年杀了不少功臣,可徐达、常遇春懂得功成身退,朕也待他们不薄!”
“王翦遇上嬴政,是君臣之幸;嬴政遇上王翦,是天下之幸!”
【网友辣评刷屏,一针见血:
【“王翦:我贪财是为了保命!嬴政:我给钱是为了安心!这波君臣默契,拉满了!”】
【“战国四大名将唯一善终者,靠的不是武功,是高情商!白起:我后悔没学啊!”】
【“讨要封赏=表忠心,交出兵权=求善终,王翦把帝王心术玩明白了!”】
【 “好老板遇上好员工,嬴政敢放权,王翦懂感恩,这才是双赢的典范!”】
“好一个双赢的典范!”
嬴政缓缓的说道“朕当年敢把60万大军交给你,是信你的忠诚“
“”你三番五次讨赏,是懂朕的顾虑;你功成身退,是全君臣的体面!王翦,你没让朕失望!”
王翦也拱手回敬:“陛下肯信任臣,给臣施展才华的机会,臣方能建功立业”
“臣唯有讨赏示弱、功成身退,方能回报陛下的信任,君臣同心,方能定天下!”
李靖望着光屏,感慨道:“今日方知,名将不仅要会打仗,更要会自保”
“君王不仅要会用人,更要会容人。王翦将军的智慧,晚辈受用终身!”
徐达也点头:“功成身退,不是懦弱,而是智慧;君臣互信,不是纵容,而是根基。”
“王翦与嬴政的故事,值得所有帝王与将领学习!”
光屏上,王翦交出兵符、荣归故里的身影,与嬴政目送他离去的画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君臣相得的和谐画卷。
古人们望着这一幕,心中了然,无论是帝王还是将领,无论是治国还是打仗,信任与智慧
永远是成就伟业、保全自身的关键。而王翦与嬴政的佳话,也将永远流传,成为后世君臣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