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113章 高朋满座,堂中半是颍川客(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高朋满座,堂中半是颍川客(2)

“三郎,给我瞧瞧!”魏超仗着自己是大哥,伸手就要,张梁随手递给了他。

“西域葡萄干、冰糖渍琥珀核桃……”魏超问道,“冰糖是什么糖?我只吃过饴糖与石蜜。”

张梁又掏出一个小罐子,“一人一颗,我这也不多。”

冰糖入口,听取哇声一片。

蔡珂素来注重礼仪,也不由得问道,“三郎,你这冰糖比之石蜜,甜味更为纯正,从何处而来?”

其他几人见他发问,都闭口不言,生怕嘴里的糖水漏了。

张梁看了好笑,这年头吃点糖都能让大家紧张成这样,若是知道后世有人血糖过高,不得把人抓起来熬糖。

“此糖乃是我昨晚熬制所得,”张梁云淡风轻地说着,“日后便会在各州治所发售。”

魏超急急问道,“咱们曲阳呢,不能买么?”

蔡珂笑道,“二郎莫急,曲阳乃是自家地方,三郎必定有留手。”

张梁道,“此糖定价不菲,曲阳能常购者屈指可数。咱们自家兄弟,每月只管来取用便是。”

魏超问道,“定价颇高,还能贵过太平甘露不成?”

“说出来不怕吓着你!”张梁笑道,“物以稀为贵,大父定价每斤二十金。且需持名帖预约,每家限购一斤,每月每城限量百斤。”

在场几人倒吸一口凉气,咋舌不已。一斤糖二十金的天价,纵然是魏家与蔡家,只怕也难以长期采买。

魏超道,“糖价如此,若是无人问津,又如何是好?”

蔡珂摇头说道,“二郎,你尽管放心,天下豪族如过江之鲫,每月限量百斤,还需持名帖预约,只怕求购之人要将门槛踏破。”

夏侯兰轻笑一声,“世人最怕的,就是攀比之心。你家有,我家无,立时便觉得被压了一头,低人一等。”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已经将白糖与冰糖推到天上去。

正谈笑间,远处烟尘扬起,两匹快马飞驰而来。

“三郎,车队随后便到!”裴元绍勒住缰绳,马匹人立而起,不住地嘶鸣。

张梁看向魏超与蔡珂,魏超整了整衣装,“既然远客到了,咱们便上前迎上一迎。”

张梁吩咐道,“老裴,你去一趟魏府,与大父通禀一声。”

众人策马上前,只见远处官道尽头,渐渐听到车马喧嚣之声。

见到曲阳来人,车队里两骑快马向前,正是张梁认识的荀氏子弟--荀衍与荀攸。

荀衍帅气逼人,直追各位看官老爷。今天冠戴非常正式,自己这边只有蔡珂与魏超能与之媲美。

他头戴一梁进贤冠,冠下佩一方介帻,青玉簪横贯发髻。身着玄青色直裾深衣,衬得剑眉星目更加英挺,腰间束着黄色丝织组带,悬着一枚心形玉韘。

身后的大侄子荀攸装扮也大差不差,不多赘述描写。

荀衍目光扫过前来的马队,一眼就看到人群里的张梁几位熟人,知道是带队来接自己的。见他落后领头之人半个身位,于是向着为首的魏超执鞭拱手,“颍川荀衍,前来叨扰。”

身旁的荀攸也沉稳地见礼,“荀攸见过诸位。”

魏超执礼相应,“钜鹿魏超,前来相迎颍川俊杰。”

张梁拨马上前,给众人引荐,叙话闲聊间,车队缓缓靠近。

魏超扬鞭指着后方的曲阳城,“诸位先随我等进城。”

车马穿过城门,城中街道洁净、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各家店招迎风招展,引得颍川车队频频侧目。

来到魏府,两队仆役手持扫帚,列队相迎。

老爷子站在魏府门前台阶上,颌下长髯在风中轻扬,身后是曲阳文士天团。

颍川车队停下,客人们纷纷从车中下来。

老爷子带着文士群,缓步走下台阶,微微拱手,广袖迎风,“老朽魏逵,恭迎颍川芝兰玉树。”

颍川来人中走出几位长者。

安息僧人安世高执佛礼上前,汉话里带着几分异域腔调,“贫道安世高,打搅贵府清净。”

荀氏长者躬身还礼,“颍川荀爽荀慈明,有劳魏公相迎。”

钟氏长者也拱手说道,“颍川钟瑜钟元珪冒昧来访,多有叨扰。”

魏老爷子右手虚引,“请诸位入府一叙。”

他做前导,宾客们跟随其后,鱼贯而入;仆役侍女将马车领着从侧门进府。

绕过堂前照壁,侧墙之上赫然挂着一面带框的玻璃镜,大小与人等高,照得人纤毫毕现。张梁此前虽然也给荀氏与钟氏提供过镜子,但规格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见宾客们在镜子前驻足,老爷子呵呵一笑,“此乃琉璃银镜,乃是三郎所研制。”

穿过绿意盎然的小花园,青石小路两侧,有规律地立着石柱,柱子顶部赫然安放着琉璃路灯,虽然白天并没有点起灯烛,却在阳光下流转着七彩光华。

来到正堂前,宾客们纷纷停下脚步。

老爷子拱手相让,“请贵客先行。”

荀爽推辞,“当是主人在前。”

三次相让之后,老爷子这才踏上台阶,将宾客们带入魏府正堂。

堂中侍女们摇动风扇手柄,习习凉风扑面而来,别有一番惬意。

老爷子这才引荐身后的曲阳文士,荀爽也将颍川来客一一介绍。

宾主入座,东席的颍川宾客衣冠济济,西席的曲阳文士袍袖生辉。年轻子弟们在自家长辈身后垂手而立,如芝兰玉树映照华堂。

“颍川不愧是德星荟萃之地,果然人杰地灵,诸君皆是人中龙凤,风采无匹。”魏老爷子端起茶杯赞道。

颍川四长以德行着称,当朝太史令夜观天象,称其乃是“德星相聚”。

荀爽举杯遥敬还礼,“魏公过誉。曲阳物阜民丰,秩序井然,方显明公教化之功。”

钟瑜抚案赞叹,“入城以来,沿途所见诸多奇巧之物,尤胜洛阳匠造。”

安世高没有说话,微眯着眼睛,默默捻着手中的佛珠,似乎在坐定参禅。

老爷子呵呵一笑,手中茶杯敬向西席的文士天团们,“曲阳大治,皆赖诸位先生出力;格物精巧,便是三郎与工匠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