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如此已经明了,乾隆皇帝南下就是为了钱。
有了钱,乾隆皇帝才能专心的疏通水利,才能花天酒地,才能继续整顿吏治,继续轻徭赋税。】
【当然,这六下江南有一个活计是永远摆脱不了的,那便是疏通大运河。】
【前情提要,由于历史上的黄河曾经数次大规模的改造,而每一次改道,都相当于在吊打中原的先民。
而其中的一次重大改道,直接把原本的四渎之一古济水给干没了,随着水稻的改造,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湖泊如洪泽湖,南四湖。
并且把长江入海口又往海中推了不少,形成了辽阔的冲积平原。
就比如在宋朝还在海里的上海,经过黄河上千年的堆积,为大上海的地形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当然,从后世人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但如果从亲身经历的者的角度,那就是黄河,我的母亲,她又在那里发癫,鞭打那些不听话,治水不利的逆子皇帝。
哦,骗你的,治水有方的,照样鞭打。
就连在草原放牧的元朝皇帝进了中原,一样要老老实实的修黄河,结果挖出来了一个石人,直接搅动元朝,天下反乱了。】
【事实上,黄河发癫的频率还是十分高的,作为地上悬河,每年产生的大量泥沙,确实滋养了中原的土壤。
但也常年发癫,摧毁了无数生灵。】
【而每次乾隆下江南的主要任务便是治理水河。只不过效果十分不明显。】
【当然,至于其他的便是笼络士绅,而每一次到来都会额外举行一次恩科。鼓励这些江南的士大夫文人前来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其中选拔了不少人才。
选拔人才的同时,顺便降低赋税。也为了表示盛世之下朝廷并不缺你那几十万几百万两白银。
事实上,在乾隆中期之前,国库都并不是特别的缺,至于后期晚年,乾隆在感觉到国库不给力的时候,和珅成功出来,成为了他的白手套,并且为他搜罗钱财,保证了他之后几次下江南的花销。
当还还有祭孔,祭拜朱元璋的陵墓,象征着清朝老爱家是从老朱家手中接过政权,并且是为老朱家报仇的】
【当然,这每一次的下江南,都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巨大旅游团,光是随从护卫以及太监妃嫔这些加起来至少几千人。
并且总不可能在那待个几天就回来了,通常都是待一两个月,等什么时候乾隆玩够了,什么时候才慢悠悠的回到北京。
而这每一次都消耗了数额巨量的白银,名义上是从国库拿的,但本质上来说,都是百姓血汗。】
听到天幕这么讲,乾隆十分不屑的在内心嘀咕道。
“你们这些人都是嫉妒,羡慕我能够这样潇洒,有能耐,你们坐到我的位置之后,依旧老老实实,不贪不花。”
【当然,像乾隆皇帝这种做法,放在以往的其他朝代,那么顶多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明君,但他偏生在地球oL版本升级的时代之中。
并且同时代的其他欧美天国家都纷纷抓住了工业革命的契机,成为了现代化的强国。
甚至法王路易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的三代比,有的情谊还传承下来,乾隆皇帝是十分知晓,海外的变局。】
【然而他并没有选择改革,反而是继续封闭。】
【为此错过了最后改革转型升级的机会。】
【当然傲慢是有代价的,不过此时的海外诸国也在进行着试探,当然,这份试探随着马戛尔尼的使团来到了大清朝之后,曾经对清朝的幻想彻底破裂。
不得不说,马嘎尔尼是个牛人。
为了开拓与清朝的贸易,马嘎尔尼使团,带着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来到了清朝,只不过曾经被英国公知吹捧的清朝梦,已经幻灭,在他的日记里就写下了当时清朝最真实的情况。
轻视之心产生的同时,想要瓜分清朝的野心,彻底躁动起来。】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乾隆皇帝,算得上是一个有为之君,也经历了前明后昏的这种典型错误,继承了父亲雍正给他开的厚实基础,享受了他爷爷父亲留下来的强硬权威以及数十万精锐大军。
正常情况下,只要能稳定发挥,那样子绝对逃不开一个明君的评价,而他也是作为一个优秀的守成之君。
只不过骄奢淫逸过了头,但前期中期却也真真实实的办了几桩大事,在文治武功方面也称得上是不错。
而后期又有和珅这个优秀的钱包白手套为他收拢天下财富,保证他能随时调用,足够的银钱,去处理日常政务。
甚至还给自己的接班人留下了一个10亿两白银的大礼包,和珅,对于任何一个皇帝而言,但凡能做到其中一件,都可以算是十分优秀,而乾隆全部做到。】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皇帝,乾隆是绝对幸运,同时本身的综合素质也是极为强大的。
本身也是掌握实权最久的皇帝,无论任何方面,从地球这几千年来的历史来看,他都可以算得上最幸运的皇帝。
但十分可惜,充足的历史包袱,以及小卒治理大国的关系成功蒙蔽了他的内心,尽管已经看到了世界的巨变,但内心的倔强,并没有让他做出改变,甚至越发保守。
当然,此时的清朝早已积重难返。
而在版本急剧更新的时代,像乾隆这样的行为,最终只会带来无尽的灾难。】
【本期的天幕到此结束。】
“可恶,这些蛮夷竟然敢觊觎我大清朝的领土!简直可恶,该杀。”
真当他乾隆好脾气是吧?
要知道作为执掌江山60多年的实权皇帝,乾隆一直都是一个暴躁的犟种。
乾隆是真的愤怒了,在他看来,他的大清铁骑天下无敌,根本没有人能够挡得住他百万大军。
然而冰冷残酷的现实,似乎都在疯狂打脸。
其实,对于打仗输了这件事情,乾隆不放在眼里,但是输给谁,这就很重要。
缅甸,撮尔小国,竟然让他清朝百万大军4次失败?
叔叔可忍,婶子都忍不了。
但此时此刻的乾隆已经70多岁,比他比的年纪多大,根本没有改革的能力,更不会有所谓改革的想法。
但他内心还是不平、不满,不愤。
当然天幕在乾隆愤怒到破防之前,及时把他们三个踹回了各自所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