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 > 第265章 地听与反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首日攻城的失利,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志在必得的高迎祥头上。张家庄庄墙的坚固程度和守军火器的犀利,远超他的预估。强攻代价太大,即便能最终破城,他这五万大军恐怕也要元气大伤,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中军大帐内,气氛比前几日更加压抑。刘宗敏借口部队伤亡惨重需要休整,拒绝担任主攻;高一功也面露难色,表示正面强攻难有胜算。诸将互相推诿,让高迎祥的怒火在胸中翻腾,却无法发作。

“大王,”范永昌再次献计,“张家庄墙高池深,火器凶猛,强攻确非上策。臣闻古之攻城,有‘穴地’之法。我军可暗中挖掘地道,直通城下,或以火药炸塌墙基,或遣死士由此突入,内外夹攻,必可奏奇效!”

“穴地?”高迎祥独眼一亮。这倒是个法子,可以避开守军强大的城防火力。“此事交由你去办!要快,要隐秘!”

“臣领命!”范永昌躬身退下,立刻组织人手,挑选善于挖掘的士卒,在营寨后方远离庄墙视线之处,选定方位,日夜不停地开始挖掘地道。

然而,高迎祥并不知道,他的动向并未完全逃过张家庄的眼睛。

庄内,格物院的一间静室内,宋应星正指导着几名学徒操作几件奇特的装置。那是几个埋入地下的巨大陶瓮,瓮口蒙着紧绷的牛皮,牛皮中央粘着一根纤细的羽毛。另有几根长长的空心竹管,一端接在陶瓮侧壁,另一端延伸至地表隐蔽处。

“此乃‘地听’与‘导音管’。”宋应星对前来视察的张远声和李岩解释道,“巨大陶瓮可放大地下微弱震动,蒙皮与羽毛使之可见。导音管能将远处地底声响导引至此。若敌军果真挖掘地道,其声通过土壤传导,虽人耳不闻,却可借此器窥知。”

正说着,一名负责监听的学徒突然低呼:“先生!羽毫微颤!乙字号导音管内有异响!”

几人立刻围拢过去。果然,连接东南方向的那根导音管内传来隐约的、沉闷的挖掘声,而对应陶瓮蒙皮上的羽毛也在轻微但持续地抖动。

“果然来了!”张远声目光一凛,“能判断具体方位和深度吗?”

宋应星仔细辨听着声音,又观察了羽毛抖动的频率:“声响沉闷连贯,应是多人轮番作业,深度……当在丈五以下。方位,大致在东南距墙两百步外。”

消息迅速被送到墙头指挥的赵武那里。

“想挖地道?老子让你变耗子洞!”赵武冷笑一声,立刻下令,“命令炮队,调整一号、三号‘镇虏炮’射角,瞄准东南距墙两百步区域,间断性覆盖轰击!不用省弹药,吓唬吓唬那群地老鼠!”

同时,他派出小股精锐,趁着夜色,在判断的地道可能延伸方向上,秘密挖掘垂直向下的深井,准备了大量柴草、硫磺、辣椒等物,又备好了水龙,严阵以待。

接下来的两日,表面上战事似乎陷入了僵持。高迎祥军不再发动大规模进攻,只是以弓弩和零星炮击进行骚扰。而张家庄墙头,偶尔会响起几声看似漫无目的的炮击,炮弹落在东南方向的空地上,炸起阵阵烟尘。

地底下的较量却在无声地进行。高迎祥的地道挖掘队确实被那不时落下的炮弹干扰得不轻,虽然并未直接命中地道,但那巨大的震动和随时可能被活埋的恐惧,严重影响了进度和士气。

第三日深夜,负责监听地听的学徒再次发出警报:“声响接近!距墙已不足五十步!深度未变!”

“点火!”赵武接到报告,立刻下令。

早已准备好的深井被点燃,掺杂了硫磺和辣椒的柴草猛烈燃烧,浓烟被用风箱强行压入地道方向。同时,几架改良后的水龙也将冰冷的河水灌入其中。

不多时,东南方向的地面某处,突然冒出几股混杂着焦糊和辛辣气味的浓烟,隐隐还传来地下沉闷的咳嗽和叫骂声。

高迎祥苦心挖掘的地道,不仅被提前发现,更被烟火和灌水彻底破坏,挖掘队死伤惨重,侥幸逃出的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消息传回高迎祥大营,范永昌面如土色,高迎祥更是气得几乎吐血。穴地奇袭的计划彻底失败,还白白浪费了数日时间和大量人力物力。

“张远声!本王与你势不两立!”高迎祥的咆哮声在夜空中回荡。

与之相反,张家庄内则士气大振。宋应星发明的“地听”立下大功,挫败了敌军最具威胁的偷袭计划。

“宋先生此器,真乃守城利器也!”李岩由衷赞道。

张远声也露出了几日来难得的轻松神色:“技术之利,于此可见一斑。高迎祥伎俩用尽,接下来,恐怕要狗急跳墙了。”

果然,地道战术的失败,彻底激怒了高迎祥。他不再理会内部的龃龉和巨大的伤亡数字,严令各部,明日拂晓,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攻城!

真正的血战,即将来临。张家庄上下都知道,高迎祥的耐心已经耗尽,下一波攻击,必将如同狂风暴雨,考验着这座新生堡垒的最后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