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能量之门的瞬间,并非简单的空间转换,而是一种存在层面的升维与沉降的错觉。仿佛穿过了一层温暖而厚重的液态光幕,外界灵韵枢纽的喧嚣与规则流光瞬间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仿佛连思维都能凝固的绝对寂静与秩序。
三人站稳身形,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们屏住了呼吸。
这里并非金碧辉煌的殿堂,而是一片无垠的、仿佛由纯净星光编织而成的虚空。脚下是光滑如镜、倒映着漫天星辰的黑色“地面”,不知由何种材质构成,触感温凉,却又仿佛没有实体。头顶和四周,是缓缓旋转的、由无数细密光点构成的星云漩涡,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份浩如烟海的知识或一段被封存的历史。
而在整个空间的最中央,悬浮着一颗巨大无比的、如同由液态水晶构成的多面体。它无声地自转着,每一个切面都流动着不同的规则符文和数据洪流,散发出一种包容一切、洞悉一切的智慧气息。这就是主控圣殿的核心——星灵族集体智慧与文明数据库的终极载体。
“我们……真的进来了。”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她感觉自己的生命星辰之力在这里仿佛受到了某种无形的约束,变得更加内敛和顺从,似乎不敢在这等神圣之地肆意张扬。
星萤的银光也收敛到了极致,它传递来的意念充满了敬畏:【这里……好安静,又好……浩瀚。我感觉自己像一粒尘埃。】
赵生源的目光则第一时间锁定了中央那巨大的水晶多面体。他的“初始星火”与“心核之光”传承在这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游子归家。他能感觉到,他们苦苦寻求的“规则避障”理论,就在那核心之中。
“走,去那里。”赵生源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率先迈步,走向那悬浮的核心。苏晚和星萤紧随其后,在这片寂静的星空殿堂中,他们的脚步声(如果那能称之为脚步声)微不可闻。
随着靠近,那水晶多面体似乎感应到了他们的到来,尤其是赵生源身上那同源的气息。其中一个面向他们的切面缓缓亮起柔和的光芒,表面的符文流动速度加快,最终凝聚成一个清晰的操作界面和一道引导性的精神波动。
“欢迎,继承者。基于临时权限,开放部分非核心数据库及‘规则避障’理论框架访问。”
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进入了正题。这很符合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智能系统的作风。
赵生源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将意识沉入接口。“初始星火”作为引导,“心核之光”作为密钥,开始全力接收和解析那名为“规则避障”的庞大信息流。
苏晚和星萤守在一旁,不敢打扰。苏晚看着赵生源瞬间进入物我两忘的深度冥思状态,周身开始荡漾起玄奥的规则波纹,心中既期待又担忧。期待的是获得对抗终极威胁的方法,担忧的是赵生源刚刚经历苦战和重伤初愈,如此高强度的信息接收是否会再次对他造成负担。
时间在这片永恒的星空殿堂中仿佛失去了意义。
赵生源的意识,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规则避障”的理论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和……激进。它并非一种单纯的防御术法或能量护盾,而是一种涉及存在本质、信息层面伪装、乃至对因果线进行有限干涉的系统性技术。
其核心原理在于:利用对规则的理解和特定能量(如“初始星火”或高度提纯的灵能),在个体或造物周围,构建一个动态的、自我更新的“信息滤网”和“存在弱化层”。这个避障并不直接对抗“归墟之影”的抹除力量(那被证明是徒劳的),而是致力于让受保护者在“归墟之影”的感知体系中,变得“无关紧要”、“似是而非”或者“难以解析”,从而达到“规避注视”的目的。
其中涉及到的技术难点极多:如何精确模拟宇宙背景辐射级别的信息噪音?如何让自身的存在属性在规则层面呈现出“低价值”或“已归档”状态?如何在不触动更大因果反噬的前提下,对连接自身的特定因果线进行“模糊化”处理?
每一个难点都如同天堑。星灵族显然在此研究了无数岁月,留下了海量的推演数据、失败案例和部分可行的技术路径,但距离完美的“避障”仍有一段距离,否则他们也不会最终覆灭。
赵生源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他的“初始星火”在这种高强度的思维运转下,仿佛被投入熔炉的矿石,经受着反复的锤炼。那些复杂的规则模型、悖论逻辑、信息编码技术,与他自身的认知体系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与融合。
他看到了星灵族尝试利用集体意识共鸣构建大型避障的宏伟蓝图,也看到了他们因某个计算失误导致整个实验星系被加速熵增的惨痛教训;他看到了他们试图创造“规则替身”来吸引火力的奇思妙想,也看到了替身失控反噬的可怕记录……
不知过了多久,赵生源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星渊眼眸中,少了些许之前的锐利,多了几分深不见底的沧桑与智慧,仿佛刚刚亲身经历了星灵族漫长而悲壮的探索历程。他的气息更加内敛,周身萦绕着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和谐感。
“生源?”苏晚第一时间察觉到他的苏醒,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他的状态,“你怎么样?成功了吗?”
星萤也凑了过来,银光中充满了期待。
赵生源看向她们,点了点头,又缓缓摇了摇头,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前所未有的凝重:“理论框架和部分基础技术,已经初步掌握。但是……‘规则避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和危险。它并非万能护身符,更像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他伸出手指,一缕极其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能量在他指尖萦绕,这能量似乎不存在,又似乎无处不在,正是他初步尝试模拟的“避障”雏形。“构建和维护真正的避障,需要持续消耗巨大的心神和特定的高阶能量。而且,根据星灵族的记录,即便是成功的避障,也并非永久有效,需要根据‘归墟之影’的感知模式变化而不断调整升级,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这宏伟而空寂的圣殿核心,语气低沉:“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星灵族最后的不甘……他们并非没有技术,而是在最终时刻,‘归墟之影’展现出的‘清理’方式,超出了他们所有理论的应对范畴。那是一种……规则层面的、无法理解、无法防御的‘格式化’。”
这番话如同冰水,浇熄了苏晚和星萤刚刚升起的喜悦。希望近在眼前,却又仿佛隔着一层无法突破的绝望之壁。
看到她们眼中露出的失落和茫然,赵生源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振作起来,语气重新变得坚定:“但并非没有意义!至少,我们知道了方向,知道了该如何隐藏自己,延缓被发现的进程。这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而且,‘避障’技术对于应对‘虚空编织者’这类基于规则和信息感知的敌人,同样具有奇效!”
他看向苏晚和星萤,眼神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决断:“我们需要时间消化这些知识,并将其与我们的力量体系结合,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此地不宜久留,圣殿的能源似乎也并非无限。我们该离开了。”
做出决定,赵生源不再犹豫,他操控意识,开始有选择性地复制和下载“规则避障”理论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以及星灵族关于宇宙规则、能量运用的一些通用知识,将其封存入“初始星火”和“心核之光”的内部。他不敢贪多,深层次的传承需要时间和实力去解锁,贸然接触只会撑爆自己的意识。
完成资料备份后,他引导着苏晚和星萤,循着来时的感应,缓缓退出了这片星空殿堂。
当他们再次穿过那扇乳白色的能量之门,回到灵韵枢纽所在的球形空间时,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主控圣殿的寂静与浩瀚依旧萦绕在心头。
灵韵枢纽似乎记录了他们此次的访问,在他们离开后,那扇能量之门缓缓消散,枢纽本身也恢复了之前那种永恒的、复杂的变换运动。
没有多做停留,三人沿着原路返回。穿过那片被赵生源以巧力绕过的逻辑迷障,再次经过那些凝固的遗骸和废墟,最终回到了停泊在静滞回廊边缘的启明号。
踏入熟悉的舰桥,关闭舱门,启动生命维持系统和基础防御,三人几乎同时松了一口气,一种强烈的疲惫感涌了上来。这一次探索,精神上的冲击远大于肉体上的消耗。
赵生源第一时间检查了自身状态,虽然掌握了“规则避障”的理论,但他很清楚,自己与“虚空编织者”纠缠留下的那丝“归墟标记”并未消失,只是被灵韵枢纽暂时“列入观察”。这是一个潜在的隐患。
而苏晚,在放松下来后,也微微蹙起了眉头,轻轻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
“晚晚,你怎么了?”赵生源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样。
“没什么,只是有点头晕。”苏晚摇摇头,试图驱散那丝不适,“可能是刚才在圣殿里,精神太过紧绷了。”
赵生源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腕,一丝温和的“初始星火”能量探入其体内,仔细探查。片刻后,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不是精神疲惫……”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凝,“你的生命星辰之力本源,似乎……有了一丝极细微的‘惰化’迹象。是因为长时间处于寂灭星渊这种‘生’之规则被极度压抑的环境吗?还是……在圣殿中,受到了某种我们未知的影响?”
苏晚闻言,也仔细内视,果然发现自身那原本活泼盎然的星辰之力,运转之间似乎比平时迟缓了微不可查的一丝,虽然影响极小,但确实存在。
“没关系,应该只是环境影响,离开这里慢慢会恢复的。”苏晚不想让赵生源担心,故作轻松地说道。
赵生源却没有那么乐观。寂灭星渊的环境固然压抑,但苏晚的力量层次不低,不应如此轻易被影响。他隐隐觉得,这可能与主控圣殿那种极致的秩序环境,或者苏晚自身力量与星灵族体系的某种隐性冲突有关。
未知的隐患,似乎又多了一个。
他轻轻拍了拍苏晚的手背,没有再多说,只是将这个担忧埋在了心底。“好好休息,我们很快离开这里。”
目光转向舷窗外那片死寂的废墟,赵生源知道,他们此次寂灭星渊之行,收获与风险并存。前路,依旧布满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