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启二十一年,神都,皇宫。巨大的《天启舆图》悬挂在勤政殿的墙壁上,上面代表着已知世界的区域已被填充得愈发详实。

王韧负手立于图前,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七大洲的轮廓,最终定格在明洲那片广袤的土地上。他的案头,摆放着来自各封国的最新奏报,其中最厚的一摞,正是来自明汉王世子赵广。

帝国的丞相与六部尚书肃立两旁,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垂询与决断。

王韧并未转身,声音平静却带着洞穿时空的力量:“明洲赵广,奏报其已定海滨,平红石,服野牛,探得西海,更觅得南下通西海之航路。其言‘双海贯通之梦’,指日可待。诸卿,以为如何?”

户部尚书率先出列,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陛下,明洲金矿、铜矿产出日增,如今又发现贯通东西之航路,其地潜力无穷!若能稳定开发,其财赋必将成为帝国重要支柱,远胜寻常州郡!”

兵部尚书则更关注战略态势:“陛下,明汉王国若能真正贯通东西,则其势已成,进可成为帝国经略其他大洲之前沿,退可自成一体,固若金汤。然,其疆域已极辽阔,需防其……尾大不掉。”最后一句,他说的极为谨慎。

工部尚书接口道:“陛下,明洲奏报中提及‘铁牛船’于内河之用,以及探索航行中对蒸汽船只之需求。可见此物于开拓、运输、乃至征战,皆有奇效。帝国工坊当加速蒸汽机及新型舰船之研制,不仅供于明洲,亦需装备帝国本部水师及各路远征军。”

王韧微微颔首,不置可否,转而问道:“其他各洲,情形如何?”

丞相躬身禀报:“商洲周不疑与刘渊,已与大秦(罗马)边境军团数次交锋,互有胜负,目前僵持于多瑙河以东一线。炎洲刘备与徐庶,虽克服疫病困难,稳步南推,然炎洲内陆深阔,部落强悍,进展缓慢。”

“唐洲曹植与刘晔,已与‘太阳王国’(印加)发生正面冲突,其民据险而守,山地作战颇为棘手,目前仍在安第斯山麓激战。灵州孙权,则已稳固根基,大力开发,已成帝国重要之海上中转与资源补给之地。”

王韧沉默片刻,目光再次回到明洲的位置,手指轻轻点在那条新标注的、通往西海的南部航路上。

“赵广此子,未及弱冠而能有此局面,虽赖尔等辅佐,亦见其能。”王韧缓缓开口,语气中听不出喜怒,“其‘双海之梦’,非止一洲之利,亦关乎帝国全局。”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众臣:“传朕旨意:

一,明汉王世子赵广,开拓有功,加封其为‘明洲都督’,总领明洲一切军政要务,准其便宜行事。赐丹书铁券,彰其功勋。

二,擢升甘晟为靖海将军,吕通为扬波将军,赏赐有差。北路探索阵亡将士,追封抚恤,从优办理。

三,着帝国工部,设立‘格物院’,专司蒸汽机、新式舰船、军械之改良与制造。优先拨付资源,务求精益求精。新型舰船制成后,优先装备明洲及帝国本部水师。

四,命赵广,稳固现有疆域,加速东西贯通。对西海之地,当以建立据点、发展贸易、羁縻土人为主,暂不必急于大规模用兵。帝国将于明年,再增派移民十万户往明洲,充实东西要地。

五,谕令商、炎、唐、灵各洲王爷,稳扎稳打,以巩固为主,广积粮,缓称王。帝国将于物资、技术上予以更多支持。”

在朝堂之上,皇帝的旨意一条条清晰地颁布下来,每一个字都显得深思熟虑,意义深远。

他首先对赵广的卓越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不仅在言语上表达了对赵广英勇事迹的赞许,更是在实质上给予了他明洲都督的重任,这是一份对赵广能力的极大信任和对他在明洲所做贡献的丰厚回报。

赵广被赋予了管理明洲的重任,这不仅意味着他将拥有对明洲的军事和行政大权,也意味着他将代表帝国在明洲的最高利益。

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帝国中枢对明洲的影响力与控制,皇帝还特别强调了对明洲的技术支持和移民政策。

通过派遣技术专家和鼓励内地居民迁徙到明洲,帝国不仅能够将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带入明洲,促进当地的发展,还能够通过人口的流动和融合,加强帝国与明洲之间的联系,确保明洲的稳定与繁荣。

在对赵广的授权和对明洲的政策调整之外,皇帝还对其他各洲的战略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调整。

他指出,帝国过去的扩张策略过于激进,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边疆的不稳定。因此,他决定将战略重心从无休止的领土扩张转移到对现有领土的巩固和内部治理的加强上。

这意味着帝国将更加注重农业、教育、法制等基础建设,以确保国家的长远稳定和持续发展。

在讨论到如何处理那些势力庞大、可能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的诸侯王时,皇帝王韧的嘴角泛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他以充满自信的语气说道:“朕分封诸王于四裔,本意便是以汉家子弟,布国威于四海。”他解释说,这些诸侯王的强盛,实际上也是帝国强盛的体现。

只要帝国的科技、文化和制度始终领先于其他诸侯国,只要他作为皇帝仍然能够掌控整个大局,那么诸侯王的力量愈强,帝国的基业就愈稳固。

这是一种巧妙的平衡艺术,通过分封制度,既能够利用诸侯王的力量来维护帝国的边疆安全,又能够通过中央集权的制度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他再次望向那幅《天启舆图》,目光似乎穿透了宫墙,跨越了重洋,落在了那片正被汉家儿郎奋力开拓的新土之上。

“告诉赵广,也告诉所有为帝国开拓的将士臣工,”王韧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期许,“朕在神都,看着他们。帝国的命运,与他们的功业紧密相连。望他们不负朕望,亦不负此亘古未有之时代!”

皇帝的目光,如同高悬的日月,照耀着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明洲的迅猛发展,已然引起了帝国最高权力中枢的密切关注和战略调整。

赵广和他的明汉王国,在获得更大自主权和支持的同时,也无疑被推到了更为广阔和复杂的帝国棋局之中。

他们的每一步,都将在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注视下,影响着整个帝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