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先别着急!”见光荣村的支委陈志刚听说以鱼换网计划后,眼睛放光,李向阳笑着摆了摆手。

他目光扫过眼前三位“示范村干事”,嗓音适当提高了些:“咱们这个示范村建设,摊子大,项目也不止十个八个……这些事儿要成,靠的是什么?”

他略微停顿,让几人有了点思考的时间,“靠的是能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是能协调、能组织、能把想法和实际结合好的人!”

他看着陈志刚,继续道:

“盯着眼前一张网、几条鱼,那能挣几个辛苦钱?我觉得,眼光得放长远些。真正站在高处,能把整个局面盘活的人,将来收获的,可不是那三瓜两枣能比的!”

似乎是怕意思表达得不清楚,他又说得直白了些:

“真正给村民服务、干实事的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不但我不会亏待大家,对大家的前途来说,也肯定是有益无害的!”

他这番话,虽然满满的“大饼”味,却画得有理有据,让几人听得心头发热,脸上的急切,也慢慢变成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思索。

是啊,要是真能把示范村搞出名堂,他们这些具体跑腿办事的,还怕少了功劳和好处?

“向阳,你说得对!是我眼窝子浅了!”陈志刚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临走前,李向阳也没让三人白跑一趟,他大方地从院坝边的水泥池子给每人捞了一条三斤出头的草鱼。

光画饼肯定不行,想让马儿跑,总得给马儿吃点草不是!

可是,饼画得虽然好,这三人刚走,李向阳就把他们从那241户中减掉了——既然是干部,就要有干部的觉悟不是!

同时划掉的,还有三个村子持有制式枪支的五个猎人和两个石匠。

第二天,这三位干事就陆续来回话了。

经过他们的走访动员,三个村子拢共有五十七户人家表示愿意参与“以鱼换网”的计划。

“通知他们,三天后,吃完早饭到我家院坝里开会!”李向阳简单安排了后续任务,又追问起机动田和食用菌基地的进展。

“那两件事也得抓点紧,马上就开春了,得尽快落实下来。”

之所以把会议定在三天后,是因为一张渔网具体多少钱,他心里还没个准数,用多少鱼来换这张网,这个标准也得仔细掂量才能定下来。

日子一晃就到了正月二十。

三个干事又来汇报了工作进展:三个村子都同意拿出一亩集体机动田,用于茶叶育苗扦插的事情。

但是,食用菌基地的选址却卡了壳——问题主要在于,符合三百亩以上面积的成片桦栎树林实在难找,不是面积不够,就是地势不合适。

“向阳!”见弟弟为此事犯愁,李向东在一旁开口道,“光荣村后面那个大竹园,你看行不?面积绝对够大,里头还有一汪泉水,条件还算合适。”

见李向阳看过来,他详细解释道:“那竹园是光荣村集体的,往年竹子长得太密,不透风。年前不是咱们家收竹子么,被村民砍了个精光……”

“你需要遮阴的话,等今年竹子发笋,看着情况挖,留出足够的遮挡,剩下的竹笋还能卖钱,也不浪费……”

听他这么一说,李向阳豁然开朗!

对啊,竹林底下潮湿,正好适合菌菇生长,而且,发出来的竹笋,一两个月就能把阳光遮严实了,又有泉眼,方便日常洒水,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地方!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贺万林的大力支持。

一方面两人关系本就融洽,另一方面,村民们经过之前的事情,对李向阳和村干部都颇为信服。

当然,李向阳开出的条件也很有诚意:

承包期间,竹林里产出的竹笋都归光荣村集体所有,此外,他每年还额外支付一百二十块钱的场地使用费。

很快,李向阳就以个人承包的身份,与光荣村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同。

定下五年这个期限,李向阳心里是有认真考虑过的。

他依稀记得,好像到了八八年左右,那种用锯末装在袋子里栽培香菇的代料技术就会开始普及,到那时,这种依靠天然树林的栽培方式可能就得更新换代了。

签五年,正好是个稳妥又留有余地的选择。

当日,李向阳又跑了一趟县城。

家里积攒的小鱼干已经不少了,上次去望江楼,韩老板就念叨过这个。

顺便,把水泥池子里的鱼和黄鳝也带了一些。

当然,这趟进城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购买撒网。

镇子上早已让黑蛋借着给金矿送鱼的机会问过,根本没有现成的渔网可买。

河对岸村子倒是有家自己织网的,可没现货,交了定金也得等上小半个月。

好在县供销社的货架上,还真刚进了一批。

一指宽的网眼,两米五的网高,标价十九块五一个。

只是库存不多,拢共就五十张,到了以后还没卖出去过。

知道供销社不讲价,李向阳也没多费口舌,直接上手,分了几趟,颇为豪横地将五十张新网全部搬进了拖拉机车斗。

想了想,他又配了五十轱辘的尼龙线。

回家后,李向阳和父亲、大哥围坐在一起,仔细商议起来。

经过一番斟酌,“以鱼换网”的政策最终敲定:

渔网提供给渔民后,不立字据,全凭口头约定,取网人需在三个月内,向李家返还价值二十四块钱的活鱼。

具体折算标准是:鲤鱼、草鱼、鲶鱼不论大小,均按四毛一斤算;二两以上的鲫鱼,按三毛一斤;小杂鱼不要求活口,只要新鲜,一律两毛一斤;黄鳝也行,按五毛一斤!

账目两清后,李家依然按这个价格长期收鱼,大家自行决定交售与否。

“三个月还二十四块的鱼……这条件,是不是太容易了?”李向东又想了想,抬头问道。

“哥,这个事情,要两看!”李向阳笑了笑,给李向东解释道,“一方面,网的进价是十九块五,咱们要二十四块的鱼,这中间本身就有几块钱差价。

“再就是,这个价格,若是大鱼和杂鱼,咱们多少还有点利润空间,若是鱼苗子,那更是赚了!”

李向东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那万一他们网坏了、烂了,到时候交不上来那么多鱼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