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间小道上,唐军坐地休息,四周群山莽莽,一眼看不到尽头。

杜河坐在地上,吃着干硬军粮。

经过七天行军,唐军终于钻出山林。鸭绿江江水流淌,据游骑回报,再过三十里,就能进入国内城官道。

“总算出来了。”

李会小声抱怨,让他会心一笑。

他与士兵同吃同住,大军士气尚好。但林中行军,脏污是顾不上的,个个灰头土脸,如同叫花大军。

就连一旁赵红缨,琼鼻上也沾着灰。

“咱们突然出现,百原武估计吓一跳。”

李会猛灌一口水,咧着嘴坏笑道:“这厮估计还防着西面,绝对想不到,我们来捅他屁股。”

赵红缨柳眉竖起,斥道:“大个,你说得太难听了。”

李会一缩脖子,呐呐不敢说话。行军休息时,他和赵红缨比试过,这娘们精通摔跤,可把他摔惨了。

诸将都笑起来,这奚人公主利落大方,行军艰苦从不掉队,很得他们敬重。

杜河问道:“东西都没问题?”

“都督放心。”

姜奉笑道:“风雨都吹不着。”

杜河点点头,山路崎岖,他没带攻城器械,火药是重中之重。若是受了潮,国内城就难打了。

耳边马蹄阵阵,罗克敌纵马赶到。

“都督,前方四十里,有敌军探哨出没,弟兄们抓了舌头,国内城没有援军,只有百原武三万守军。”

“再探。”

杜河站起身,浑身兴奋起来。

“告诉弟兄,即刻开拔。”

众将轰然起身,大战终于开始了。

杜河又道:“李会,你带五百人先去,前方二十里,有一处石桥,不管敌人是否发现,务必占领大桥。”

“诺。”

国内城建在鸭绿江东侧平野,江水是天然屏障。

为避免暴露,唐军沿西侧而下,想要到城下,还需渡过江水。

“出发!”

一个时辰后,唐军转入官道。

各部将领整顿队伍,声势喧哗起来。高句丽百姓惊慌失措,家家户户紧闭大门。

“都督,要不派人把守路口。”

杜河挥手道:“咱们这么多人,想瞒也瞒不住。不用管他们,传令下去,任何人都不许停顿。”

两蕃纪律很差,他因此特意强调。

再行军片刻,就到达石桥边。唐军在两端结阵,已经封锁住。辎重营士兵,就地伐木搭建浮桥。

李知提醒道:“再过段时间,就不能涉水了。此桥连接两端,最好派人防守。”

“让李会守桥。”

杜河心中清楚,春季多雨水,等洪流过境,唐军就不能横渡。

届时这座桥,就是撤退的关键。

他沉吟片刻,又道:“公主,你带五千奚人西进。沿途进攻望波岭关隘,浑河渡口。打通之后,先和盖牟三城联系。”

两关建在险恶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军之所以打辽东城,也是因为被两关挡住。

但两处都有一个特点,防外不防内。毕竟,长城防线是抵御唐的,现在他们在内,打起来非常方便。

“诺。”

赵红缨领命离去。

杜河想了想,又命李知带一千府兵随她去。经过数次阴谋,他行军十分谨慎,未虑胜先虑败。

只要西线打通,盖牟三城就会连成线。

无论战况如何,唐军都有路线撤退。另外打通之后,李绩就不用纠结辽东,可以东进国内城,南下进攻平壤。

片刻之后,奚人和李知开拔,马蹄声如雷,直往西面而去。

他们六千人一走,大军人数骤减。

杜河翻身上马,一抽缰绳。

“走,会会百原武。”

……

国内城城主府。

“大萨褥……大萨褥……”

一阵惊慌失措的声音,朝着书房逼近。房门被推开,百原武满脸不悦,长袍松垮垮搭着,隐约可见胸口唇印。

春日暖暖,正是怀抱美人时。谁那么大狗胆,敢来打扰他。

“狗奴才,不要命了?”

那近卫跪倒在地,忙道:“大萨褥,唐军打过来了。”

百原武浑身一激灵,怒气消散的无影无踪,一把抓住近卫衣领,喝道:“怎么可能!哪来的唐军。”

“看旗号是营州军。”

百原武脑中嗡嗡作响,营州军是杜河部。

但他怎么过来的,西面有望波岭天险,还有浑河渡口。李绩都打不进来,更何况北路三万人。

“从哪来的。”

“东北方向。”

娘的,那水古道!

百原武顾不得深究原因,额头瞬间冒汗。

国内城建在平原,虽是大城但无险可守,杜河恶名远扬,他惶惶难安。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

“传令下去,全城戒严,让守军上城墙!”

“诺。”

近卫退下后,百原武焦躁难安。真他娘的绝了,新罗人在霸王朝山城,百济人在西岸,都等着伏击唐军。

谁能想到,唐军不知不觉,跑到国内城了。

他冲进书房,飞快写好两封信。

“来人!来人!”

“在。”

“用最快速度,送去风月仙!这封去那水,送给鬼室福信!”

“诺。”

信使离开后,百原武长舒一口气。只要新罗人和百济人回防,国内城大军近七万,攻守形势变化,谁打谁还不一定。

多亏金庚信行事谨慎,平壤援军根本没进城。

估计现在唐军,还以为只有三万人吧。

“大萨褥……唐军到城下了。”

“慌什么!”

百原武训斥一句,脸上保持镇定。

“走,去看看。”

他身披铁甲,在近卫簇拥下出府。城中收到戒严命令,已没有百姓上街。一队队游骑,正在街中巡视。

城墙下旌旗飘扬,一杆杜字牙旗赫然在目。

漫山遍野的骑兵,在平野上奔走,冲天的杀气,扑面而来。守军严阵以待,守城器械都搬上城头。

“这么多人。”

百原武是统兵的人,一眼就看出唐军不下两万。

木桩敲击声传来,一顶顶帐篷扎起,唐军嚣张至极,竟当面安营扎寨。没过多久,一个骑士奔出阵中。

“大唐天兵压境,尔等若是识相,速速开门投降。”

百原武大声斥道:“百氏世受国恩,岂会卖国投敌。城中有数万顺奴部勇士,誓死守卫国土。”

“百将军,渊氏以下犯上,屠戮国主,行窃国之事。如今大唐天兵亲至,你若执迷不悟,小心人头不保。”

“一派胡言,放箭!放箭!”

百原武连忙呼喝,一阵箭雨把骑士逼退。

劝降的人离开后,唐军又奔出数百骑士。

那些人在城下奔走,发出呼喝声音,更有甚者,下马朝城头撒尿。如此挑衅行为,让城头一片躁动。

“大萨褥,末将去教训他们。”

“不准!”

百原武立刻拒绝,唐军想引他野战。营州边军精锐,最擅长野战,高延寿三万大军,就栽在这招之下。

他可不是傻瓜,有城不守去野战。

“守好城墙,没有我命令,任何人不准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