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离开非洲绿洲时,冰轮的背包里多了样东西——阿依用驯鹿皮边角料缝的小布袋,里面装着一把混着冰花种的沙粒。沙粒在袋中轻轻响动,像带着沙漠的心跳。砚秋的检测仪则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屏幕上,从传薪树飘来的种子信号正一路向南,最终消失在印度洋的深蓝色褶皱里。

“万国盟的深海站发来了警报,”冰轮看着最新通讯,眉头微蹙,“马里亚纳海沟的热液喷口附近,发现了异常的生物变异——原本只在高温区活动的管水母,开始往低温海域迁移,身上还长着类似冰花的晶体。”

砚秋调整着船上的声呐设备,船体切开海水的声音像首低沉的歌。他们乘坐的“新共生号”是用南极的耐寒钢材和南洋的防腐柚木打造的,船底装着特制的透明观察舱,能直接看到海底的景象。“太奶奶雪影的绣谱里提到过‘海火兰’,”他突然想起什么,“说是蛇岛附近的深海里,有种会发光的兰花,根须能在热液和冷水的交界处生长。”

船行至第七天,观察舱第一次捕捉到了异常。在两千米深的海域,一群管水母正缓慢游动,它们半透明的伞盖上,镶嵌着星星点点的冰晶状凸起,在探照灯下泛着和冰花一样的光泽。更奇特的是,它们的触手间缠绕着绿色的丝线——与传薪树下的共生菌有着相同的荧光频率。

“它们在携带共生菌迁移。”冰轮盯着屏幕上的生物图谱,管水母的基因链上,竟嵌着一段来自极北冰藻的dNA,“是冰火花种子激活了这种能力!就像沙漠里的冰花,它们在改写自己的生存密码。”

深海站建在一座海底火山的边缘,站内的科研人员大多是玛雅的后代,其中一位叫“珊瑚”的女研究员,戴着用蛇岛珍珠串的项链,项链坠子是块微型冰火花晶体。“热液喷口的温度正在下降,”她指着监测屏,原本300c的喷口,现在只有200c,“这些管水母像层活的隔热膜,用身体挡住了部分热量,可它们自己也在慢慢冻死。”

冰轮突然想起沙漠里的暗河:“平衡场!这里也需要平衡场!”她让砚秋调出深海地形图,果然在火山与海沟的交界处,发现了一条断裂带——那里既有火山的热流,又有极地的冷水注入,像极了沙漠下的冷暖交汇带。

他们带着共生菌乘坐深潜器,下到断裂带附近。当共生菌被释放入海的瞬间,绿色的荧光立刻在海水中扩散开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管水母的冰晶凸起开始发光,吸引来成群的磷虾,磷虾的粪便又滋养了海沟里的藻类,藻类释放的氧气则让管水母的活性增强了数倍。

“是食物链在重构!”珊瑚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共生菌像个信号塔,让所有生物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三天后,断裂带形成了一片新的生态区。管水母在中层海域形成了道发光的帘幕,帘幕下,海火兰的幼苗正顺着热流向上生长,花瓣一半是火山岩的黑,一半是海水的蓝,花心处跳动着和冰火花一样的红光。

离开深海站时,珊瑚送给冰轮一颗海火兰的种子,种子被封在透明的树脂里,里面还裹着一只管水母的冰晶凸起。“它会在极北的冰水里发芽吗?”珊瑚的眼睛像蛇岛的海水一样清澈。

冰轮握紧种子,感觉它在掌心微微发烫:“会的,就像沙漠里的冰花,深海里的光,也能在冰原上绽放。”

深潜器上升时,冰轮透过观察窗回望,只见断裂带的海水中,绿色的荧光正顺着洋流蔓延,像条发光的丝带,连接着深海与海面,连接着火山与冰原。她突然明白,无论是沙漠、深海,还是极北的冰原,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都是这颗星球的血管,流淌着同一种生命的力量。

背包里的沙粒又开始响动,冰轮知道,下一站,该带这些沙漠的种子,去看看深海的光了。